系统分析是在企业信息化规划基础上,经过详细调查,指出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并对需求进行分析。系统分析是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把复杂的对象分解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基本属性和彼此间的关系。
系统分析也称为系统逻辑设计,是系统详细开发的关键性阶段,它处于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第二个阶段,上接总体规划,下联系统设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系统分析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必须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某个或若干个子系统进行深入仔细的调查研究,对新系统的各种方案和设想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和判断,旨在获得一个合理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以便为后一阶段的系统设计提供较详细的开发方案。
具体地说,在系统分析阶段,首先需要详细了解每一个业务过程、业务活动的工作流程、信息处理流程,理解客户和各个业务部门对信息系统的需求;然后运用各种系统开发理论、开发方法和开发技术确定出新系统应具有的逻辑功能;最后用适当的方法表达出来,形成这个系统的逻辑方案。这个方案不但要能够充分反映信息需求,而且要能够使系统设计员和程序员由此设计、开发出一个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对现行系统做进一步的详细调查分析,将在系统详细调查中所得到的文档资料集中在一起,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它侧重于从业务全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业务和数据的流程是否通畅,是否合理;数据、业务过程和实现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现行系统管理模式改革和新系统管理方法的实现是否具有可行性等。
系统分析的目的是将需求及其解决方法确定下来。需要确定的分析结果包括开发者对于现有组织管理状况的了解、电信运营企业对信息系统功能的需求、数据和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数据指标体系、新系统拟改动和新增的管理模型等。最后,提出新系统的各种方案和设想,并对所有的方案和设想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判断和选择,获得一个较优的新系统逻辑模型,并将上述分析结果表达成书面资料——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分析说明书(或称系统分析报告)所确定的内容是今后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的基础和依据,也是电信运营企业与信息系统提供商签订协议、合同的依据。
1.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
我们将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详细调查收集和分析系统需求
系统需求是指新系统应具有的全部功能和特性,主要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保密要求、开发费用和时间、资源方面的限制等。
在总体规划时所做的初步调查只是为了满足总体规划和进行可行性分析的需要,相对来说比较粗糙。在系统分析阶段,应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和了解分析系统需求,调查有关详细情况。
2)确定新系统的初步逻辑模型
逻辑模型是指仅在逻辑上确定的新系统模型,而不涉及具体的物理实现,也就是要解决系统“干什么”,而不是“如何干”。逻辑模型由一组图表工具进行描述。电信企业可通过逻辑模型了解未来新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和改进。
3)编制系统说明书
对上述采用图表描述的逻辑模型进行适当的文字说明,就组成了系统分析说明书,它是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成果。
从系统开发的阶段划分来看,系统分析是总体规划工作的继续,是系统设计工作的前导;从工作范围来看,系统分析是具体的、详细的工作,而总体规划是面向全局的;从工作深度来看,系统分析是更具体、更细致的工作,而总体规划是战略的、客观的考虑。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定义或制定未来新系统应该“做什么”,暂不涉及“如何干”。关于“如何干”的问题主要在系统设计阶段解决。
2.系统分析的主要过程
信息系统是一个错综复杂、涉及面广的大系统,在系统开发时,人们不可能光凭想象就造出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空中楼阁”。为了使目标系统既能实现当前系统的基本职能,又能得到改进和提高,系统开发人员必须首先理解并描述出已经实际存在的当前系统,然后对它进行改进,从而创造出既基于当前系统又高于当前系统的目标系统,即新系统。
系统分析过程主要按如图2-11所示的逻辑进行:
(1)认识、理解当前的现实环境,获得当前系统的具体的“物理模型”。
(2)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3)对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分析和优化,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错误 !
图2-11 系统分析过程图
系统开发的目的是,把现有系统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即图2-11中双虚线所描述的路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采用“迂回战术”,即按照① ② ③ ④的路线进行,系统分析阶段的结果是到达③从③到④的过程是系统设计的任务,将在2.3节中介绍。
“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主要差别就是“做什么”和“如何做”的差别。逻辑模型反映的是系统的性质,而物理模型反映的是系统的某一种具体实现方案。有关这两个概念,将在以后的章节中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图2-11所描述的系统开发的逻辑,我们将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步骤(如图2-12所示)分为:
(1)对当前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收集数据。
(2)建立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3)建立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4)在对当前系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和新系统应达到的目标。
(5)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6)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
图2-12 系统分析的步骤
在对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时,需从一个实际业务流程的角度,将系统调查中有关该业务流程的资料都串起来做进一步的分析。业务流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发现和处理系统调查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修改和删除原系统的不合理部分,在新系统基础上优化业务处理流程。
业务流程分析是在业务功能的基础上将其细化,利用系统调查的资料将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用一个完整的图形将其串起来。在绘制业务流程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不足,优化业务处理过程。因此,绘制业务流程图是分析业务流程的重要步骤。
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 Flow Diagram,TFD),就是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业务流程图的绘制基本上是按照业务的实际处理步骤和过程绘制的。换句话说,就是一“本”用图形方式来反映实际业务处理过程的“流水账”。绘制出这本“流水账”对于开发者理顺和优化业务过程是很有帮助的。
有关业务流程图的画法,目前尚不统一。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们都是大同小异,只是在一些具体的规定和所用的图形符号方面有些不同,而在准确明了地反映业务流程方面是非常一致的。
业务流程图是一种用尽可能少、尽可能简单的方法来描述业务处理过程的方法。由于它的符号简单明了,所以非常易于阅读和理解业务流程。它的不足是,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处理细节缺乏足够的表现手段,它比较适用于反映事务处理类型的业务过程。
1.业务流程分析方法
业务流程分析方法是采用流程分析模板,通过调研的方式实现。流程分析模板包括以下内容:
(1)流程代码。
(2)业务流程。
(3)部门代码。
(4)人工工作(是/否/部分)。
(5)系统代码。
业务流程分为业务领域、业务功能、业务活动、业务步骤四个级。下面以电信行业为例,对业务流程等级进行简要描述。
1)第一级:业务领域
“业务领域”是流程的最高水平分类,可以分成营销和销售、业务开通、网络开通、计费、服务保证、综合客户服务以及业务支持这7个领域。
2)第二级:业务功能
“业务功能”是在某个业务领域中的一组业务活动。例如,在营销和销售领域中的业务功能包括产品组合管理、价格管理、广告和市场营销管理、销售渠道管理、产品销售等。
3)第三级:业务活动
“业务活动”是某个业务功能中的一个工作步骤。例如,在产品组合管理功能中的业务活动包括确定产品提供种类、制订产品战略、开发和实施技术解决方案等。
4)第四级:业务步骤
“业务步骤”是某个业务活动的具体的每一个工作步骤分解,具体到每一个通信供应商人员进行业务活动的每一个工作步骤细节。
根据流程分析模板中的调研数据,能够分析出下列内容。
(1)企业支持的流程。
(2)业务领域中的流程自动化程度。
(3)IT系统分别支持的业务功能。
(4)各个业务领域所涉及的IT系统。
(5)每一个组织部门分别支持的业务功能。
2.分层分析方法
分层分析方法是绘制出信息系统覆盖业务流程的层次图,以评估现有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的符合程度,找出IT系统覆盖业务流程的重叠部分、缺失部分,为设计和规划合理的信息系统提供依据。
电信企业IT系统的流程分析设计可以以国际组织TMF提出的eTOM为框架和基准,而非电信行业的企业可以将业务流程按照客户接口、业务、通用三个层进行分层,并结合企业数据、基础设施对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整体评估。
(1)客户接口层:外部客户和企业内部交互的流程,包括呼叫中心接口、自助服务接口等。
(2)业务层: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核心业务流程,包括市场和销售、综合客户服务、业务开通、网络开通、服务保障等。
(3)通用层:各企业通用的核心业务流程,包括财务管理/账务、人力资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项目管理、管理报表、OA等。
(4)企业数据:为应用和服务提供一致的、同构的、格式的数据,便于数据共享。提供了通用的企业数据视图,如客户、订单、产品等。
(5)基础设施:提供技术基础设施服务,包括企业门户、信息服务总线、数据转换/路由、业务流程管理、数据网关、安全、日志、监控、网络管理等。
信息系统的分层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是:
(1)将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按照实现的业务流程,划分到不同的层。
(2)找出没有信息系统覆盖的业务流程、多个信息系统覆盖的同一业务流程/或业务活动。
(3)与国际最佳实践进行对比/或根据第(2)步找出的问题,对信息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
3.系统转型分析方法
访谈业务部门领导,从业务需求角度,了解业务部门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和对现有系统升级、替换和长期发展的看法,总结归纳后,通过系统转型分析表的方式表现系统转型计划。
(1)对业务部门领导进行访谈,了解业务部门对信息系统的需求。
(2)对访谈归纳总结,填写系统转型分析表。
通过信息系统转型分析表,整理出一份详细的系统转型、升级及引入项目表,并按需求紧迫性对系统进行排序,为系统转型计划提供依据。
在系统调查中,我们曾收集了大量的数据载体(如报表、统计表文件格式等)和数据调查表,这些原始资料基本上是由每个调查人员按组织结构或业务过程收集的,它们往往只是局部地反映了某项管理业务对数据的需求和现有的数据管理状况。对于这些数据资料必须加以汇总、整理和分析,使之协调一致,为以后在分布式数据库内各子系统充分的调用和共享数据资料奠定基础。调查数据汇总分析的主要任务如下。
(1)将系统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分为如下三类:
① 本系统输入数据类,即今后下级子系统或网络要传递的内容。
② 本系统内要存储的数据类,它们是今后本系统数据库要存储的主要内容。
③ 本系统产生的数据类,它们是今后本系统输出和网络传递的主要内容。
(2)对每一类数据进行如下三项分析:
① 汇总并检查数据有无遗漏。
② 数据分析,即检查数据的匹配情况。
③ 建立统一的数据字典。
1.数据汇总
数据汇总是一项较为繁杂的工作。为使数据汇总能顺利进行,通常将它分为如下步骤。
(1)将系统调查中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按业务过程进行分类编码,按处理过程的顺序排放在一起。
(2)按业务过程自顶向下地对数据项进行整理。
(3)将所有原始数据和最终输出数据分类整理出来。原始数据是以后确定关系数据库基本表的主要内容,而最终输出数据则是反映管理业务所需求的主要数据指标。因为这两类数据对于后续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将它们单独列出来。
(4)确定数据的字长和精度。根据系统调查中用户对数据的满意程度以及今后预计该业务可能的发展规模,统一确定数据的字长和精度。对数字型数据来说,它包括数据的正、负号,小数点前后的位数,取值范围等;对字符型数据来说,只需确定它的最大字长和是否需要中文。
2.数据分析
数据汇总只是从某项业务的角度对数据进行了分类整理,还不能确定收集数据的具体形式以及整体数据的完备程度、一致程度、无冗余的程度。因此,还需对这些数据做进一步的分析。分析的方法可借用BSP方法中所提倡的U/C矩阵来进行。U/C矩阵是一种聚类方法,它可以用于过程/数据、功能/组织、功能/数据等各种分析中。这里只借用它来进行数据分析。
1)U/C矩阵
U/C矩阵是通过一个普通的二维表来分析汇总数据。通常,将表的纵坐标栏目定义为数据类变量(X),将横坐标栏目定义为业务过程类变量(Y),将数据与业务之间的关系(即X与Y之间的关系)用使用(U,use)和建立(C,create)来表示,那么将上一步数据汇总的内容填于表内就构成了所谓的U/C矩阵。U/C矩阵逻辑图如表2-5所示。
表2-5 U/C矩阵逻辑图
2)数据正确性分析
在建立了U/C矩阵之后,就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其基本原则就是“数据守恒原理”(Principle of Data Conservation),即数据必定有一个产生的源,而且必定有一个或多个用途。
U/C矩阵的正确性可由下列三个方面检验。
(1)完备性检验。这是指每一个数据类必须有一个产生者(即“C”)和至少有一个使用者(即“U”);每个功能必须产生或者使用数据类。否则,这个U/C矩阵是不完备的。
(2)一致性检验。这是指每一个数据类仅有一个产生者,即在矩阵中的每个数据类只有一个“C”。如果有多个产生者的情况出现,则会产生数据不一致的现象。
(3)无冗余性检验。这是指每一行或每一列必须有“U”或“C”,即不允许有空行空列。若存在空行空列,则说明该功能或数据的划分是没有必要的,是冗余的。
将U/C矩阵进行整理,移动某些行或列,把字“C”尽量靠近U/C矩阵的对角线,可得到C符号的适当排列。
3)U/C矩阵求解
U/C矩阵求解过程就是对系统结构划分的优化过程。它是基于子系统划分应相互独立且内部凝聚性高这一原则的一种聚类操作。具体做法是使表中的“C”元素尽量地靠近U/C矩阵的对角线,然后再以“C”元素为标准,划分子系统。这样划分的子系统的独立性和凝聚性都是较好的,因为它可以不受干扰地独立运行。
U/C矩阵的求解过程是通过表上作业来完成的。具体操作方法是:调换表中的行变量或列变量,使得“C”元素尽量靠近对角线。
通过业务流程分析,我们建立了现行系统的物理模型。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在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勾画出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数据流图,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数据字典和加工说明是系统逻辑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流程分析就是把数据在现行系统内部的流动情况抽象出来,舍去了具体组织机构、信息载体、处理工作等物理组成,单纯从数据流动过程来考查实际业务的数据处理模式。
数据流程分析主要包括对信息流动、传递、处理、存储等的分析,其目的就是勾画数据流通现状,并发现和解决数据流通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数据流程不通畅、前后数据不匹配、数据处理过程不合理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应该通过适合的工具(如数据流图)尽量地暴露并加以解决。一个通畅的数据流程是今后建立数据库系统和设计功能模块处理过程的基础。
1.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分析可通过分层的数据流程图来实现。具体做法是:首先按业务流程图理出业务流程顺序,建立现行系统的物理模型;然后对物理模型进行抽象,将调查过程中掌握的数据处理过程绘制成一套完整的数据流程图,一边整理绘图,一边核对相应的数据资料,从而理清数据的处理过程,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步骤如图2-13所示。
图2-13 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步骤
数据流程图包括以下四个基本成分:
(1)外部实体,指系统以外又与系统有联系的人或事务。
(2)数据处理,指对数据的逻辑处理,也就是数据的变换。
(3)数据流,指处理功能的输入和输出。
(4)数据存储,指数据保存的地方。
2.数据字典
系统分析中所使用的数据字典,主要是描述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和外部实体。数据字典把数据的最小组成单位看成是数据元素(基本数据项)。若干个数据元素可以组成一个数据结构(组合数据项)。数据结构是一个递归概念,即数据结构的成分也可以是数据结构。数据字典通过数据元素和数据结构来描写数据流、数据存储的属性。
数据字典中有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和外部实体六类条目,不同类型的条目有不同的属性需要描述。
3.处理逻辑描述
在数据流程图中,上层的数据流程图表达系统的主要逻辑功能,随着自顶向下的逐层展开,表达的功能越来越具体,直到最底层的数据流程图,系统的全部逻辑功能被详细地表达出来。因此,系统的最小功能单元就是最底层的数据流程图中的每个处理加工,称为基本处理(或称为功能单元)。只要对所有基本处理的逻辑功能描述清楚,整个系统功能也就说明清楚了。
对基本处理的说明称为“基本说明”。基本说明应准确地描述一个基本处理“做什么”,包括处理的激发条件、加工逻辑、优先级、执行频率、出错处理等。其中最基本的是加工逻辑。加工逻辑是指用户对这个加工的逻辑要求,即输出数据流与输入数据流之间的逻辑关系。
分析的过程是提取系统需求的过程,主要包括理解、表达和验证。在面向对象的分析中,主要由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组成。
面向对象分析的关键是识别出问题领域内的对象,并分析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最终建立起问题域的简洁、精确、可理解的正确模型。在用面向对象分析建立的模型中,对象模型是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模型。
1.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过程及原则
1)分析问题的层次
面向对象建模得到的模型包含对象的三个要素,即静态结构(对象模型)、交互次序(动态模型)、数据变换(功能模型)。大型系统的复杂问题对象模型由下述五个层次组成:主题层(也称为范畴层)、类和对象层、结构层、属性层和服务层。
这五个层次逐层显现出对象模型的更多细节。主题是指导读者(包括系统分析员、软件设计人员、领域专家、管理人员、用户等,泛指所有需要读懂系统模型的人)理解大型而复杂模型的一种机制。也就是说,通过划分主题,把一个大型、复杂的对象模型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概念范畴。
一个主题有一个名称和一个标志它的编号。在描绘对象模型的图中,把属于同一个主题的那些类和对象框在一个框中,并在框的四角标上这个主题编号。
上述五个层次对应在面向对象分析过程中建立对象模型的五项主要活动:识别主题、找出类和对象、识别结构、定义属性、定义服务。通常,在完整地定义每个类中的服务之前,需要先建立起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通过对这两种模型的研究,能够更正确、更合理地确定每个类应该提供哪些服务。
综上所述,在概念上可以认为面向对象分析大体上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寻找类和对象、识别结构、识别主题、定义属性、建立动态模型、建立功能模型、定义服务。但是,正如前面已经多次强调过的,分析不可能严格地按照预定顺序进行,大型、复杂系统的模型需要反复构造多遍才能建成。通常,首先构造出模型的子集,然后再逐渐扩充,直到完成、充分地理解了整个问题,才能最终把模型建立起来。
2)OOA(Object-Oriented Analysis,面向对象分析)的主要概念的表示法及OOA的主要
原则
(1)OOA的主要概念如下。
① 对象、类:必要时,可区分主动对象并用不同的类符号表示。
② 属性:必要时,可区分类属性和对象属性。
③ 服务:对于主动对象,应标出主动服务。
④ 连接:包括实例连接和消息连接。
⑤ 主题:指导读者理解大型而复杂的对象模型。
(2)OOA的主要原则:OOA是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直接接触问题域的阶段,尽可能全面地运用抽象、封装、继承、分类、聚合、关联、消息通信、粒度控制、行为分析等这些原则完成高质量、高效率的分析。
3)OOA过程
OOA过程包括以下主要活动。
(1)发现对象、定义它们的类。
(2)识别对象的内部特征:
① 定义属性。
② 定义服务。
(3)识别对象的外部关系:
① 建立一般/特殊结构。
② 建立整体/部分结构。
③ 建立示例连接。
④ 建立消息连接。
(以上活动的总目标是建立OOA基本模型——类图。)
(4)划分主题,建立主题图。
(5)定义use case,建立交互图:
① 发现活动者。
② 定义use case。
③ 建立交互图。
(6)建立详细说明:这是对模型的详细定义与解释,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活动,更自然的做法是分散在其他活动中。
(7)原型开发:这一项可在OOA过程中反复进行。
对于以上各个活动以及它们的子活动,没有特定的次序要求,并且可以交互地进行,分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工作习惯决定采用什么次序以及如何交替。可以遵循如下策略。
(1)把建立基本模型的三个活动安排得比较接近。根据需要随时从一个活动切换到另一个活动。划分主题的活动在分析很小的系统时可以省略,在分析中、小规模的系统时可在建立基本模型之后进行;在分析大型系统时可在建立基本模型之前进行,即在简单地认识系统的一些主要对象的基础上先划分主题,并根据主题进行分工,然后开始正规的分析。
(2)发现活动者和定义use case 两个子活动(如果需要)放在分析工作的开始阶段,建立交互图的子活动(如果需要)安排在建立基本模型之后。
(3)建立详细说明的活动分散地进行,结合在其他活动之中。最后做一次几种的审查与补充。
(4)原型开发需要反复地进行,在认识基本模型的一些主要的对象之后,就可以做一个最初的原型。随着分析工作的深入,不断地进行增量式原型开发。
不强调活动的顺序,允许各种活动交替进行,是这种OOA方法体现在过程上的特点。例如,在发现了一些对象之后,就可以开始定义它们的属性和服务。此时,若认识到某些结构,则可以及时建立这些结构。在建立结构时既可得到某种启发,联想到其他对象,又可及时转到发现对象的活动。在CASE工具的支持下,各种活动之间的切换相当灵活。有些开发习惯于规定一个基本的活动次序,使OOA过程按这种次序一步一步地执行。
图2-14是按照以上建议给出的一种OOA过程模型示意图,图中只画出了过程中的活动,没有表示角色、资源等因素。主干线上的活动体现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次序,其拓扑结构表明这些活动既可以回溯,也可以交替进行。
详细调查、收集资料,对现行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都是为最终确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做准备。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是系统分析阶段的最终结果,是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的依据。
新系统逻辑模型是指经分析和优化后,新系统拟采用的管理模型和信息处理方法。因它不同于计算机配置方案和软件结构方案等实体方案,故称为逻辑方案或逻辑模型。在建立该模型后,下一步工作就是着手撰写系统分析报告。一份完整的系统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图2-14 OOA过程模型示意图
(1)组织情况概述:
① 对分析对象的基本情况做概括性的描述,它包括组织的结构、组织的目标、组织的工作过程、性质和业务功能。
② 系统与外部实体(如其他系统或机构)间有哪些物质和信息交换关系。
③ 参考资料和专门术语说明。
(2)现行系统(包括手工系统)概况:
① 现行系统现状调查说明。通过现行系统的组织结构图、数据流图、概况表等,说明现行系统的目标、规模、主要功能、组织机构、业务流程、数据存储、数据流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
② 系统需求说明。用户要求以及现行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3)系统逻辑模型:
① 新系统拟定的业务流程和业务处理方式。提出明确的功能目标,并与现行系统进行比较分析,要重点突出计算机处理的优越性。
② 新系统拟定的数据指标体系和分析优化后的数据流程,各个层次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加工说明,以及计算机系统将完成的工作部分。
③ 出错处理要求。
④ 其他特性要求,如系统的输入/输出格式、启动和退出等。
⑤ 遗留问题。根据目前条件,暂时不能满足的一些用户要求或设想,并提出今后解决的措施和途径。
(4)新系统在各个业务处理环节拟采用的管理方法、算法和模型。
(5)与新系统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体制的建立。
(6)系统设计与实施的初步计划
① 工作任务的分解。根据资源和其他条件确定各子系统开发的先后顺序,在此基础上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组织或个人。
② 根据系统开发资源与时间进度估计,制定时间进度安排计划。
③ 预算。对开发费用的进一步估算。
(7)领导审批意见:在系统分析报告中,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加工说明这三部分是主体,是系统分析报告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他部分则应根据所开发目标系统的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酌情选用,不必生搬硬套。总之,系统分析报告必须简明扼要,抓住本质,反映出目标系统的全貌和开发人员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