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加减法在珠算运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珠算四则运算是以珠算加减法为基础,珠算乘除法是通过叠加或叠减来完成乘(除)的运算。在财会和金融实际工作中,加减法的计算量占有很大比重,而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常见的传票算、账表算也是以珠算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来进行的。因此,无论从提高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效率,还是为珠算乘、除法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珠算加减法必须熟练的掌握。
珠算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个位固定,数位对齐,从左到右,同位数相加减。
1.直接加
在珠算加法运算中,本档靠边算珠(外珠)够加数直接拨入时,称为“直接加”。
运算方法:加看外珠,够加直加。
例3—1 742+157=899。
拨入被加数742,如图3.2所示。
图3.2
拨入加数157(百位+1,十位+5,个位+7),如图3.3所示。
图3.3
阶段性练习
2.直接减
在珠算减法运算中,本档靠梁算珠(内珠)够减数直接拨去时,称为“直接减”。
运算方法:减看内珠,够减直减。
例3—2 846-635=211。
拨入被减数846,如图3.4所示。
图3.4
拨去减去635(百位-6,十位-3,个位-5),如图3.5所示。
图3.5
阶段性练习
在珠算加减法运算中,在加或减小于5的数时,往往会出现外珠(下珠)不够加数或内珠(下珠)不够减数的情况发生,这时需要通过“凑数”的组成或分解来进行上、下珠的转换。“凑数”是指两数之和等于5,称该两数互为凑数。例如,1是4的凑数,4也是1的凑数;2是3的凑数,3也是2的凑数。
1.凑五加
在珠算加法运算中,盘面上已有部分下珠靠梁,而上珠未靠梁,这时要加入小于5的数,下珠的外珠不够,就需拨入上珠靠梁,同时要把多加的数(加数的凑数)从已有下珠中拨去。这种运算称为“凑五加”。
运算方法:下珠不够,加5减凑。
例3—3 4342+3214=7556。
拨入被加数4342,如图3.6所示。
图3.6
拨入加数3214,如图3.7所示。
千位+3=+5-2(3的凑数)
百位+2=+5-3(2的凑数)
十位+1=+5-4(1的凑数)
个位+4=+5-1(4的凑数)
图3.7
阶段性练习
2.破五减
在珠算减法运算中,盘面上已有上珠靠梁,这时要减去小于5的数,而下珠的内珠不够减,就需拨去上珠离梁,同时要把多减去的数(减数的凑数)在下珠中加入。这种运算称为“破五减”。
运算方法:下珠不够,加凑减5。
例3—4 8756-4312=4444。
拨入被减数8756,如图3.8所示。
图3.8
拨去减数4312,如图3.9所示。
千位-4=-5+1(4的凑数)
百位-3=-5+2(3的凑数)
十位-1=-5+4(1的凑数)
个位-2=-5+3(2的凑数)
图3.9
阶段性练习
在进行“凑五加”和“破五减”的运算时,应采用“双下”和“双上”的拨珠指法。如果采用单指独拨的指法,在运算时,“凑五加”应先“加5”再“减凑”;而“破五减”是应先“加凑”再“减5”的拨珠顺序,以避免影响运算速度。
在珠算加减法运算中,当两数之和满10或本档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通过“补数”的组成或分解来进行前、后档算珠的调整。
“补数”是指两数之和等于10(或10的乘方数),称该两数互为补数。例如,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此5组数互为补数。具体来说,1的补数是9;2的补数是8;3的补数是7;4的补数是6;5的补数是5;6的补数是4;7的补数是3;8的补数是2;9的补数是1。
1.进位的加
在珠算加法运算时,当被加数与加数之和大于10(或等于10)时,需向前档进1,本档减去多加的数(加数的补数)。这种运算称为“进位的加”。
运算方法:本档满10,减补进1。
例3—5 4986+7548=12534。
拨入被加数4986,如图3.10所示。
图3.10
拨入加数7548,如图3.11所示。
千位+7=+10-3(7的补数)
百位+5=+10-5(5的补数)
十位+4=+10-6(4的补数)
个位+8=+10-2(8的补数)
图3.11
阶段性练习
2.退位的减
在珠算减法运算时,当本档被减数小于减数(本档不够减)时,需从前档减1,本档加上多减的数(减数的补数)。这种运算称为“退位的减”。
运算方法:本档不够,退10加补。
例3—6 12063-3596=8467。
拨入被减数12063,如图3.12所示。
图3.12
拨去减数3596,如图3.13所示。
千位-3=-10+7(3的补数)
百位-5=-10+5(5的补数)
十位-9=-10+1(9的补数)
个位-6=-10+4(6的补数)
图3.13
在进行“进位的加”和“退位的减”的运算时,如果采用单指独拨的指法,“进位的加”应该先“减补”后“进1”;而“退位的减”应该是先“退10”后“加补”的拨珠顺序,以避免影响运算速度。
在算盘上减6、7、8、9四个数时,本档不够减,需左档退1,本应在本档加上4、3、2、1,可是本档下珠不够加,需用凑五的加法。其运算规律也是“左档退1,本档加补”。它与退10的减法的区别在于加补数时要用凑五的加法。
阶段性练习
1.连续进位加
在珠算加法运算中,本档被加数与加数相加满10,应向前档进1,如果前档为9,9+1又满10,需再向9的前档(本档的前两档)进1,遇此情况前档的9清成0,在9的前一档加1。如果前几档连续是9,那么在本档“减补”后,连续是9的各档均清0,然后在最高位9的前档加1。
例3—7 2839+4167=7006。
拨入被加数2839,如图3.14所示。
图3.14
拨入加数4167,如图3.15所示。
千位+4
百位+1
十位+6
个位+7=+10-3(7的补数),十位、百位的9均清0,千位加1。
图3.15
阶段性练习
(1)1257(2)2845(3)3194(4)1345(5)2248
2419 1326 2078 3256 1593
5241 3188 2926 1793 3485
+1085+2641+1802+3606+2447
(6)1167(7)3251(8)1409(9)2637(10)3068
3254 1387 2573 2395 1942
1087 1026 3282 1064 2586
+4498+4339+2745+3906+2405
2.隔档退位减
在珠算减法中,本档不够减,需从前一档退1,但如前一档或前几档连续为0,就需从最高位为0的前档退位。具体方法是:本档不够减,从前档借位,前档为0,则从0的前档借1,借位档与本档间的空档均加9,然后本档“加补”。
例3—8 4062-65=3997。
拨入被减数4062,如图3.16所示。
图3.16
拨去减数65,如图3.17所示。
十位-6
个位-5=千位-1,百位+9,十位+9,个位+5(5的补数)
图3.17
阶段性练习
(1)2378(2)6754(3)4678(4)3574(5)2297
-246-938-823-297-874
379 459 745 689 625
- 596-276-609-968-949
(6)5673(7)6379(8)4932(9)8237(10)2635
-832-843-617-952-843
458 257 225 369 706
- 846-785-548-657-499
3.倒减法
在多笔珠算加减混合算的运算中,可能遇到被减数小于减数的情况,此时,可以采用“倒减法”的方法来完成。具体方法是:在运算过程中盘面被减数小于减数时,就在发生不够减的前档虚借1,人为加大被减数,然后继续运算。发生“倒减法”后的计算结果有以下两种情况。
(1)可归还虚借数,如387-456+675
387-456发生不够减,此时千位虚借1(心中默记或千位档悬空一下珠),减456后的盘面数为931,再加675,百位加6后出现向千位进位的情况,此时立即归还在千位虚借的1。继续计算十位加7,个位加5,完成计算,最后盘面数606为计算结果。
(2)未归还虚借数,如256-829+157
256-829发生不够减,此时千位虚借1(心中默记或千位档悬空一下珠),减829后盘面数为427,再加157盘面数为584。结束运算后千位虚借1未归还上,那么盘面数584就不是真实的计算结果,真实的计算结果应为盘面数(584)的负补数(虚借档与个位档之间的各档补成9,个位档补成10),即百位盘面数5补成9为4,十位盘面数8补成9为1,个位盘面数4补成10为6,最后的计算结果为-416。
阶段性练习
(1)4537(2)6578(3)3256(4)8764(5)2635
-5268-2276-8407-2578-8264
-3576-4165 9823-7653 7508
8 029 9 874-1 235 4 326-1 363
(6)3384(7)9437(8)4576(9)7234(10)1648
-6537-6254-6032-8419-8964
2845-5873 2945 1756 2817
- 4 578 1 096-3 726-2 938-7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