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瘾不是疾病

我们再来剖析何为“上瘾”。严格来说,上瘾是指“对某种行为或物质有害的、持续性的、强迫性的依赖”,通俗来讲就是大脑的奖赏机制变成某种单一的刺激——只要做这件事,自己就会感觉愉悦,所以不断地重复这种行为。有时候自己明知道那样不对,会伤害到自己或者干扰到正常的生活秩序,却还是情不自禁地想做,那它可能会逐渐成为一种上瘾行为。最简单来说,我每天睡前都忍不住想要吃一口辣的东西,我明明知道这对我的身体不好,但是觉得自己辛苦工作一天了,就吃一口自己想吃的东西也要为难自己吗?久而久之,养成了一个坏习惯,不吃点儿消夜就失眠,身体的负担就变重了。

美国心理治疗学家威廉·格拉瑟(William Glasser)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产生上瘾行为,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爱与价值,或者是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且无法缓解这种迷茫与痛苦,于是用酒精、赌博、游戏、刷各种社交平台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他在《积极上瘾》这本书里提出过一个有意思的观点: 上瘾分为消极上瘾和积极上瘾。 前者很好理解,就是人在酒精、药物等事物中放任自流。这里我想着重聊聊积极上瘾,它可以简单概括为“人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入迷”,无害且可持续,比如运动、画画、阅读、静坐冥想等。这件事让大脑形成一种认知,并且建立起新的神经连接——只要自己在做这件事,就会感觉愉快,而这种做事时的满足感足够吸引自己下一次继续进行这件事。

所以,我们与其去控制自己的欲望,让自己从那些非常喜欢而无法控制的事情中挣脱,不如选择另一个选项,就是培养自己的积极上瘾行为,把注意力分配给那些对我们更有价值的事情。当然,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结构和心理结构不一样,容易积极上瘾的点也不同。比如,对我来说,跑步绝对是一种折磨,而对那些能轻松跑完十公里的人来讲,一天不跑就浑身难受;但是通过强制要求自己每隔一段时间就参加一个考试来倒逼自己学习,最终取得好成绩,这个过程对我来讲就是一种享受。

和消极上瘾时容易产生的多巴胺不同,与积极上瘾挂钩的是另一种内源性肽类物质,也就是被称为“快乐激素”的内啡肽(endorphin),它同样会给人带来愉悦感,但它属于大脑的补偿机制。比如,一个人长时间、连续性、中等强度地奔跑,当运动量达到某种程度时,大脑为了让人感觉不那么痛苦,就会分泌内啡肽,缓解运动所带来的疲惫,给跑步者带来愉悦感。所以,在有些人眼中,极具挑战性的滑雪、撸铁、游泳都是享受,可以带来更长久的快乐和成就感。 1d+4gFsDaq0C/z6Qwzyxr6wv1NcdhHgvO8svyUIHkYi5ithIAVTS96MA4JJAXw3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