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我的浪漫主义朋友

宋佳

2022年12月的第一天,杨天真女士找我为她的新书写序,作为共事了十六年的亲密伙伴,她写书我写序,也算是一件相得益彰的妙事。

我与杨天真女士相识于2005年,相知于2006年,相爱相守至今。

杨天真女士思维敏捷、积极自信、坦荡豁达、真诚无畏。一个女性,在社会环境中常常会被定义成一种样子——“你必须这样,你应该那样”,杨天真女士清楚地知道一个想要规划自己事业的年轻女性需要与怎样的限制做抗争。每每看到她永不停止地“折腾”,做着自己想做的事,看到她身处舆论中心依然不慌不忙,我就会忍不住想:这是一个多么勇敢的人啊!杨天真女士就像西方小说里的那些存在主义女性,她们超越自我内在性,无畏地追求着自由与存在的意义。

当然,热爱蝴蝶结、爱穿花裙子的杨天真女士也有她浪漫主义者的一面,这一点在我和她“环游世界”时深有感触。我们吵架,我们喝酒,我们哭了,我们也笑了,在我的人生旅程中有这样一位通透融畅的朋友是多么美好的一种体验啊!

大约十年前,我读过以赛亚·柏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在画下的无数段句子中,有这么一段:

只有知道自己是谁,知道我们需要什么,知道从哪里获得所需和如何利用所掌握的最佳手段达到目的,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的、高尚的、公正的、自由的和满意的生活;所有的美德都是互相兼容的。

我祝愿我的亲爱的伙伴杨天真女士在不同领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永远过着热辣真实、美好畅快的生活。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岂无通达之理,大可放心前去。

补记:

2022年11月我过生日的时候,杨天真女士已是连续第十五年对我说了生日快乐。于是到了12月,我还给她这篇序。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十一月的事,在十二月自有答案。”

是以为记。

小花

杨·福尔摩斯

吴梦知

天真小姐,不怕事儿大,不嫌事儿小。

她不怕事儿大的案例太多了,除了经纪事业,她还会做女装、搞直播、做节目、参加辩论、讲脱口秀、走红毯……而且,每次都搞得动静很大。

而不嫌事儿小呢,就是她又出书了。她总能把我们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小事,掀开来,钻进去,最后抽丝剥茧,形成一套她独有的认知。

所以,她的书,我常常很乐意当成一个推理故事来读。

这本新书,亦是如此。

嗯……她呢,就是侦探杨·福尔摩斯,对于工作和生活,她一直以一种近乎破案的方式,在不断寻找答案和解法。

杨侦探的好奇心,飞流直下。

我们以网友的方式认识,但从加上微信的第一天起,就好像很熟悉了一样,不需要任何铺垫,直接开始聊节目——当时她计划要做一档新节目,脑子里有十万个为什么。我们还在一问一答着,她的新节目就已经做出来了。

后来,我们聊艺人生态、聊求学、聊旅行……话题庞杂而广泛,但每次都没有废话,而她的输出,总是给我很多启发。

杨侦探的生活,如火如荼。

每隔一段时间,就发现她又在做一件新的事情,完全跨领域。

我一点儿也不意外,完全能够理解,因为她有极敏锐的触角。更重要的是,对于去探索一件跨领域的事情,她是毫不迟疑的,并有着极敏捷的执行力。

我想,她内心的火焰很猛,既不怕烧到别人,也不怕烧到自己。而最后都能安全落地,其中是有智慧打底的。

杨侦探的分享,热情慷慨。

我认为,人生其实是没有真正的终极解法的,我们只不过是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尝试接近真相,以及找出抵达真相的路径。

在没有找到正解的过程中,去分享自己的思考,是需要热情的;而说真话,是需要勇气的。

但正因为这样,所以有了大家在她身上看到的、认同的“通透”。

我们读一本书的实质,其实阅读的是一个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视野。

我的职业病,让我对“人”充满了兴趣,所以我常常开玩笑说,杨天真是一个真人秀节目的“天菜”(即最喜欢的嘉宾类型)。她太丰富、太有趣、太奇特了。

而她每次出书,我都会读。她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善于提供通俗易懂的解答,这跟我们做综艺的底层逻辑很像。

同时,她的书,在我们对人生的解谜过程中,会提供一些奇思;让我们在所有闯关的过程中,领略到一些不一样的视角。

《通透》就是这样一本书。杨侦探对她看见的人生,又新开了一挂。

吴梦知

心态影响每一秒输出

薛兆丰

后来我才知道,计算机的主要工作,恐怕不是计算。三十多年前,微软与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分道扬镳,不再共同发布DOS操作系统,原因之一是IBM认为计算机的任务就是计算,所以操作系统只提供几种字体就够了,这样系统会高效且稳定;而微软则认为,计算机的任务不只是计算,操作系统必须为花里胡哨的图形界面支付海量的算力,哪怕这会暂时降低效率和稳定性。两家公司的分歧,很快就有了结果:微软大胜,IBM转行。

计算是计算机的“本”,界面是计算机的“末”。IBM的决策貌似本末有序,但由于界面很不友善,丢失了用户,也就丢失了整个系统升级的原动力;微软确实有点儿本末倒置,但只要赢得了用户,就有了持续迭代升级的雄厚本钱。在这件事上,IBM多着眼于技术,而微软多着眼于人性,这是区别。

这三十年来,我一直思考这段历史。它给我的启发是:成功的关键往往在于被轻视甚至被忽视的因素。

一位名医,到最后其实是一位心理治疗师;一部电影,大家记住的往往不是情节而是它的氛围;一种食物,受欢迎的往往不是它的营养而是它的易于食用;一位创业者,赢得投资人青睐的往往不是商业眼光而是人品;而一位职场达人,取胜的不是机灵圆滑而是稳定的情绪和输出。类似的例子多不胜数。它们初看似乎有点儿奇怪,但深究就能发现规律。

再次想起这个道理,是因为杨天真的第二本书《通透》要出版了,我荣幸应邀作序。五年前,我在北大国发院的朗润园里教过一个短期培训班,班里的学员清一色是国内知名的且有求知欲的女企业家。天真不仅是其中一位,而且是唯一一位延续了她的求知欲,两年后就在这个院子里取得北大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学员。我从此知道,她说到做到,充满能量,天真是来真的!

为什么能来真的?现在在《通透》这本书里,天真分享了她对三十种负面情绪的处理方法。我看这是她“来真的”背后的秘籍。就像计算机不仅仅要计算,还必须腾出大量算力来解决输出输入问题一样,人也不仅仅要工作,而且得与此起彼伏的负面情绪周旋,而这种周旋甚至还是成功的关键。这是因为,心态影响你每一秒的输出。

原来杨天真也会遇到这些情绪!原来杨天真是这样想通透的!原来杨天真的能量是这样聚拢的!相信这就是这本《通透》对你的价值。

薛兆丰 2Io9vJN/Md07rNrkVE1Tdy3f+Im/iq6KocSWGb0rOZgHcwmG0mFU9BLbDLtZhC9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