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 家,是孩子的“心理子宫”

自信、快乐、可依赖的父母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说,父母的齿轮带动孩子的,也会被孩子所带动,祖父母的齿轮也会被孙子孙女们所带动。当我们的孩子过得好时,这是因为我们的努力,我们也会为他们的成功而有所收获。孩子的心理究竟是如何发育的?影响孩子心理的究竟是父母的哪些行为?

曾经有这样一则报道,有一个农村的家庭,父母都是农民,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是五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硕士、博士,而且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发展得非常好。我曾经接待的来访者中,母亲是北师大的研究生,父亲是清华的研究生,可是孩子已经休学,而且有暴力倾向,经常会用暴力虐待妈妈。此外,还有双博士的孩子休学在家一年的情况。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究竟取决于什么?是取决于父母的文化程度,还是一个家庭的经济富裕程度,或者是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一个伟大的实验。为什么说是伟大的实验呢?因为这个实验是一项跨越了30年的精密设计的科学计划(关于这项实验的详细著述见美国的内森·塞恩伯格和亨利·马西所著的《情感依附——为什么家会影响我的一生》)。这项实验研究的目的就是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人生道路?什么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一个人的影响最为深远?

这项研究从1964年持续到1993年,实验对象是76个婴儿,实验人员从他们出生起就追踪研究,直到他们30岁,试验的理论基础是精神分析,做这项实验的人是美国加州大学的三个医学博士、心理学教授,这项实验得到了国家以及加州大学的多方支持。这项研究为什么设定的时间是0~30岁呢?这是依据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最早提出了“终身发展”和“终身教育”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整个人格的发展过程是由贯穿一生的八个阶段组成(详见表1-1),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发展任务在等待解决,每一个阶段又都在为下一阶段做准备,以便去适应社会组织以“某种传统方式”为他准备好了的社会任务。同时人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每一个阶段中又都存在着一种本质性的危机,如果这种危机解决得好,人就可以顺利地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这个危机没有解决好,就会产生各种各样影响心理健康的问题,诱发心理疾病。

表1-1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实验设置为0~30岁,是横跨了埃里克森所描述的八个阶段中的七个,所以是可以说明问题的,实验是有效的。实验的方法是记录76个婴儿出生时的神经成熟度和每年的认知成长,认知成长就是他的智力、语言的发育等。0~7岁期间,对孩子和母亲之间的互动,母亲和孩子的玩耍做了录像记录,同时还有对孩子的心理测试、观察、教师访谈以及不定时的家访。7岁以后,对孩子和父母亲进行定期的访谈,让他们谈这些年的发展情况等。所有的这些资料累积下来之后,这些教授用了五年的时间观看录像,观看这些访谈记录,观看这些心理测试的结果,并且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对他们进行分析。

试验的结论就是:父母和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人生道路,对孩子的一生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这76个孩子里面,80%的实验对象是符合上面的研究结论的,即早期父母对孩子照顾得好的,在他们到30岁的时候发展得都很好,或者比较好。

而早期照顾有问题的孩子,发展得并不好。发展得好的所谓的成功者们,不是说官职做得多高,事业做得多好,有多么富有,他们风度翩翩,令人愉快,到30岁时没有经历情绪上的痛苦,工作成功,关心他人的生活,婚姻也很幸福。后期发展不太好的这些人,因为父母在孩子早期照顾得不好,他们的童年是痛苦的。

这些人有两类发展倾向:第一类人是把童年的痛苦外化了,他们的情绪和不安是向外释放的,这类人的内在是低自尊、安全感缺乏,和外界的关系不和谐,外在的表现是社交功能差,问题行为很多,这样的人内心也想做好,但是做不到。第二类人是把童年的痛苦内化,也就是说他们把痛苦指向内心,指向自己,他们的内在抑郁、焦虑和恐惧,自我贬低,没有价值感,有着深深的孤独,外在表现有的是完美主义,有的是嗜睡,有的是很“宅”。

其余20%的人的发展是不符合上面的结论的,这20%的孩子中也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早期被照顾得好的孩子,后期的发展不尽如人意;第二类是早期被照顾看起来不太好的孩子,后期的发展比预期的要好。这是什么原因呢?第一类是因为这些孩子曾经目睹过死亡,或者父母在后期的时候离异了,或者孩子本身患了比较严重的疾病等。第二类孩子虽然父母早期照顾得不太好,但是父母乐观自信,家庭稳定,工作努力,肯为子女付出。什么意思呢?这部分父母虽然对孩子照顾得不太好,但是父母自身的状态是很好的,比方说事业比较好,也很乐观、自信,只是对孩子的照顾不够好。从这20%的人的发展中,得出的一个结论是:父母自身的状态对孩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项实验得出的结论就是,成年后发展良好的人,父母具备两大特质(见表1-2): 第一是可以依赖的 ,能把孩子照顾得很好,特别关注孩子,能够及时地回应孩子,体贴孩子,是温柔的,是温暖的,可以共情到孩子,也就是痛着孩子的痛,高兴着孩子的高兴,能够对孩子的感受感同身受,对孩子的积极表现感到骄傲,对孩子的创造性、独立性感到骄傲。但是这些父母又有一些规则,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第二是自身状态好,自信、快乐。 父母是自信的、快乐的、上进的、积极的,这样的情绪状态很有感染力,是乐观的。

表1-2 发展良好的儿童的父母具备的特质

我们再来看看成年后发展不如人意者的父母的特征。

第一,很难和婴儿建立联结,很难和孩子产生互动。

第二,很难理解孩子的情绪、身体的状态和期待,也就是不可依赖的。孩子期待他去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是感受不到,也看不到的。

第三,倾向于把孩子当成物体,而不是有着情绪意图和能力的人,总是很机械、很僵硬地给孩子发号施令。

第四,对孩子的成长缺乏耐心,期望孩子早熟,不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第五,对孩子的成长缺乏信心,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有旺盛的生命力的,是可以很好地成长的。

第六,和孩子共同玩耍存在困难,不喜欢和孩子在一起玩,很烦躁,倾向于把情感投射在孩子身上。会把自己的不高兴投射在孩子身上,否认自己的情绪,自己明明生气了,非要说自己不生气,否认孩子的情绪。孩子不高兴了,不许孩子哭,甚至指责孩子有什么好难受的等,而孩子高兴的时候漠视甚至嘲笑孩子。

第七,知行不能合一,说的和做的不一致。经常把自己的需要放在孩子的需要前面,经常体罚孩子。当然这些父母是关心和投入地照顾孩子的,但是照顾得不恰当。孩子在学习、做事情的时候会去干扰,他们并不了解,这样恰恰是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

父母为什么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在讲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潜意识这个概念。心理学家荣格曾经有这样一个论断: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称之为命运。

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种,意识和潜意识就像冰山的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一样(见图1-1),我们的思想、行为、决策就是人的意识,人的意识只占5%,就像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潜意识就是水下面那95%的部分,我们虽然意识不到,感觉不到,但是就像是冰山会向哪个方向移动是由水下的95%决定的一样,我们的人生道路和命运也是由那95%的潜意识决定的。当意识和潜意识一致的时候,我们就会心想事成,而当意识和潜意识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往往就会事与愿违。

意识和潜意识:意识就是冰山一角,潜意识是在海底真正影响我们的部分。

图1-1 意识与潜意识

潜意识是如何形成的?该如何理解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研究动物行为学的科学家们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狗放在一个铁笼子里,把肉放在笼子外面,这些狗正常的起跳高度是1米8,当笼高是1米8,甚至2米时,这些狗都可以跳出来吃肉。但是当笼高加到2米8的时候,狗就跳不出来了。在反复尝试后,这些狗会发现,无论如何努力,它们都无法跳出笼子,于是这些狗就失望了,它们不再做任何努力,即使笼外放上它们最爱吃的骨头,狗都不会想跳出笼子。

科学家们继续做实验,他们把笼子从2米8降到了1米8,这个时候狗是有能力跳出来的。但是科学家们发现,狗并没有向外跳,太多次的失败使得它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机制,“我没有能力跳出笼子”,尽管它们的实际能力是可以跳出笼子的,但是头脑中形成的机制让它们不再有跳出去的动力,也就不会产生跳出去的动作,这种“我没有能力跳出笼子”的意识就是潜意识。此时,狗的意识中非常想得到结果1,也就是吃到骨头,它也有这个能力,但是潜意识告诉它,“你没有能力跳出笼子”,因此,它最终得到了结果2,也就是没有吃到骨头。这就是意识和潜意识不一致的结果,潜意识战胜了意识,得到了结果2(见图1-2)。

图1-2 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

假如这个狗没有受到2米8笼子的限制性训练,它的潜意识就是“我有能力跳出笼子”,当它看到骨头时,头脑或意识中想得到结果1:吃到骨头,此时潜意识的指令也是“我有能力跳出笼子”,于是它就产生了跳出笼子的行为,也因此得到了结果1。这就是意识和潜意识一致的结果。

狗看到肉时,一定是有反应的,会流口水,它肯定想吃肉,但是它为什么没有行动?笼子已经降到1米8了,它完全可以蹦出去,可是它没有蹦。因为多次失败的尝试已经让它形成了一个全自动反应机制,这种反应机制就是,“我没有能力跳出笼子,只要肉在笼子的外面,我就不可能吃到”,这种反应机制越过了先判断一下笼子高低并去尝试一下的步骤,这样的一个在长期的互动模式中形成的全自动反应机制就是潜意识。

我们人生的道路和命运,除了外部条件影响之外,更多的就是由潜意识选择和创造的结果。我们常常认为是外部力量决定着命运,觉得生活中很多事都事与愿违,想做做不到,或做不好,就是因为运气不好,没有毅力,“我没那个命”,其实不是,那是潜意识在操纵你,你是不知不觉地被它牵着鼻子走了。有些人在集体里,明明能力不弱,但是当他有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时候却不敢,背后的潜意识就是“我不行”“我没有这个能力”,他心中其实很想得到这个职位,想去争取自己的利益,但最终的结果却总是失败。这样的结果和实验中受过2米8限制性训练的狗的模式是一样的,意识中很想得到那块肉,但是潜意识告诉自己“我不行”“我没有那个能力”,于是放弃了努力。

人的潜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呢?就是在孩子出生之后和父母的一次次重复的互动中形成的。

场景(按钮):孩子做错事了。

案例:花瓶打碎了

第一对父母:没关系,来,咱们把打碎的碎片收起来,别扎着手,下次小心一点就好了……

第二对父母:哎呀,你怎么这么笨,这么不小心啊,这个花瓶特别贵,真是闯祸精。

形成的潜意识(全自动程序):

第一个家庭的孩子:长大犯错后,没有抱怨、没有自责,很快从错误和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继续前进。抗挫折能力强。

第二个家庭的孩子:长大犯错后,害怕、懊恼、自责,抱怨、指责别人,一直在错误和失败的阴影中沉浸着,迟迟走不出来。抗挫折能力弱。

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孩子遇到困难来求助时,家长会如何和孩子互动?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家长如何回应?孩子考了好成绩来向父母炫耀如何回应?长期的互动方式,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全自动反应程序,当相似的场景出现时,就像是按下了全自动程序启动的按钮,瞬间开始自动执行,完全不受头脑和意识的控制。

图1-3 人格养成过程

父母和孩子对于类似场景的反复互动模式,就相当于给孩子的行为反应模式编制了一个个全自动反应程序,写入了孩子的头脑中,当孩子遇到不同的事件时,就会触发这些编制好的程序,孩子的行为就会不受头脑控制地按照设置好的步骤执行,并产生相应的结果。这些全自动程序就是人的潜意识,这些潜意识的组合反应模式,就是一个人的人格。

人格就是一个人对外界的各种感知能力,以及感知后做出的不同反应。人格就像是人体建立的一套对外的反应机制。当受到不同的刺激时,就会有不同的反应。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思想、动机和情感模式。一个人的人格决定了他的命运,而父母是孩子人格的塑造者,所以说父母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和大家讲一个我身边的事。弟弟的发小叫小强,从小在我家玩,和我也很熟悉。小强大学毕业后留在省电视台工作,那年电视台公开竞聘选拔部门主任,小强也参加了竞选,但是没有选上。在工作中没有被提拔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小强却在回家后跳楼自杀了。

和我弟弟聊起来时,弟弟说小强的母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阿姨,从小就对小强的要求特别高,他从母亲那里从来没有得到过鼓励和赞赏。上学时,小强如果考不好,他妈妈会非常严厉地批评甚至打骂小强,甚至说:“考这么点儿分,你有什么脸活着?你还不如去死!”即使考得特别好,他妈妈也会说:“你不要得意,你有什么好得意的,比你强的人多的是。”

从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当小强遇到挫折时,他潜意识层面的全自动程序就启动了这样一个模式:我糟糕透了,我实在是太差劲了,连个主任都没有竞聘上,我对得起谁,我还不如去死!遇到挫折后进行自我攻击就是小强的潜意识,当然事件不同,自我攻击的程度也不同,这次的挫折对小强来说是巨大的,大到了他要用毁灭自己来完成对自我的攻击。

假如小强的妈妈换一种模式和小强互动,在小强考试不好的时候跟他说:“考不好没关系,我们一起看看这次没有考好的原因是什么?是题目出得太偏太难了?还是审题不仔细?还是哪部分内容复习不到位?”帮助孩子分析失利的原因,总结教训,告诉孩子“下一次我们考好就可以了”。

这样的模式下来,小强的潜意识就形成了面对挫折的另一种程序,当他长大后,面对竞聘失利,会客观分析没有竞聘上的原因:“可能我的竞争对手实力比我强,也可能是我自己在某一方面准备的不足,没有关系,下次机会我准备充分一点,现在还是好好工作。”这样小强的命运就完全不同了。

投射无处不在

为什么不同的父母会对孩子的相同行为有不同的反应呢?这取决于父母自身的人格状态。父母的人格状态是如何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呢?

我们先来看精神分析里的一个概念——投射。我们通常理解的投射是通过反光把一个物体照射到别的物体上,一个人的身体通过灯光投射到墙上,在墙上就可以看到这个人的影子。心理学上的投射也是这个意思,但它是无形的,并不是一个能够看到的有形的影像,它是指一个人的感觉,是把“我”的感觉想象成别人的感觉。

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大家可能就好理解了。我记得网上有一个笑话,说一个小女孩在幼儿园门口,穿得特别厚,有点不合时宜,旁边有人问她:“小朋友,你怎么穿这么厚呀?”这个孩子说:“我妈妈让我穿这么厚。”有一种冷叫作“你妈觉得你冷”,这就是投射。小女孩的妈妈可能自己比较怕冷,体质弱,也可能当时感冒了,觉得应该多穿点衣服,于是就把这种感觉投射到了女儿身上,孩子可能会说:“我不冷,不穿。”但是妈妈就会说:“穿上,这么冷的天,不穿你会感冒的。”她用自己的感受代替了女儿的感受,这就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女儿身上了,长期这样下去,女儿自己的感受就完全被母亲的感受给代替了,这就是投射。

还有一个挺好玩的故事,是说有一个地主自己不爱吃肉,他觉得肉非常难吃。他家里雇了几个长工,这些长工只要犯了错,他惩罚的方式就是让长工去吃肉。当然,这只是个笑话,但这是非常典型的投射的例子。

投射无处不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对现实世界的感觉,跟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并不一致,而是跟我们内心是什么样的感觉有关系。每一个人都是被厚厚的自己投射的世界所包裹,我们投射的世界,围绕着我们周围的投射的世界,很可能并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在这个世界外面才是真正的世界。

我们来看一下投射对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方式,或者说对孩子的人格影响在哪里?

图1-4 父母与子女的互动方式

图1-4左上边是父母,左下边是李明,李明小时候和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可能是各种各样的,但无论是什么方式,成年以后,李明会把父母和自己的互动模式固化在心里面,叫内在父母,把自己小时候和父母的互动模式也固化在心里,叫内在小孩。他和外界“他人”的互动,其实就是他的内在父母、内在小孩和“他人”的互动,这个“他人”可能是自己的孩子、父母、妻子、朋友、同事、领导等。李明和“他人”打交道的时候,有时会把内在父母投射到“他人”身上,自己用内在小孩和“他人”互动,有时会把内在小孩投射到“他人”身上,自己用内在父母和“他人”互动。

所以一个人成年以后,和外界打交道的方式,就是他的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打交道的模式。一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我们来看一个案例(这本书中的案例都是从我之前咨询和培训中来的。当然这些案例都经过了加工,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情况不同,大家不要对号入座,也不要往自己身上套),为了讲起来方便,我把这个人的名字叫李明。

李明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小时候父亲长年在外地工作,他是由母亲带大的,家里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母亲是一个农村妇女,因为父亲常年不在家,所以母亲种地和操持家务比较辛苦,但是因为父亲在外挣钱,经济上还可以。李明的妈妈脾气非常暴躁,要强、爱面子,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孩子们的衣服不管多旧,但是补丁打得整整齐齐,也洗得干干净净,孩子们出去都是很体面的。

李明是属于非常调皮捣蛋的孩子,是个“孩子王”,天天领着一帮孩子打架、偷鸡摸狗、惹是生非。这样的一个孩子,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其实是一个生命力很旺盛、非常聪明的孩子,但在李明的妈妈眼里,李明给她带来了太多的麻烦。因为家里有很多农活,母亲自己干不过来,会经常求助邻居或亲戚来帮忙。李明的妈妈手很巧,经常帮邻居做一些活,父亲从外地回来的时候会带一些零食,母亲舍不得给自己孩子吃,都送给了邻居和亲戚。

一年级的时候,李明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写作业,他很喜欢邻居家孩子的钢笔,可是妈妈不给买,他就偷偷地把人家的笔拿走了。邻居家孩子发现自己的笔不见了,就跟自己的妈妈说明了情况,这个妈妈就领着孩子跑到李明家来,说“你们家李明拿了我们孩子的钢笔”,李明硬着头皮不承认,可是这时候笔却“不争气”地从李明口袋里掉出来了。李明妈妈顿时火冒三丈,觉得李明给她丢人了,就大声责骂儿子。因为院子里吵闹得厉害,惊动了其他一些邻居过来,大家就都过来劝。当着一堆邻居的面,她让李明跪下,还拿了一把菜刀架在了李明的脖子上说:“你认不认错?你今天要是不认错,我就不要你这个儿子了!”说着,刀在李明脖子上划出了血印。

李明那时候只是个六七岁的孩子,他又害怕、又羞耻,哭着认了错。但是当时那种内心的屈辱,他一辈子都记得。那种愤怒,对他妈妈的愤怒,对邻居的愤怒,全部都压在心里。

李明犯错后,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处理?第一个原因是他的母亲要面子,怕在别人面前把自己“好人”的面子丢掉,他的母亲承受不了别人说自己是“坏人”的压力,于是就把这个“坏人”的形象投射到了李明身上,“我不是坏人,是孩子坏”,当她指责、打骂孩子时,就把自己的压力和焦虑投射到了孩子身上。第二个原因是他的母亲怕因此得罪邻居,以后就不好再求别人帮忙了。

在李明的回忆里,他从小到大,只要有邻居告状,母亲就会当着别人的面把他打骂一顿,而这次是到了一个很极端的程度,用了菜刀。李明说他当时真的是怕母亲把自己杀了的。这样的互动模式,久而久之在李明的心里形成了一个暴躁、可怕、不允许孩子犯错的内在父母,也形成了一个弱小、可耻、可恨又可怜的内在小孩。

李明现在已经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和普通的同事关系都挺好,他在工作中的困扰是,当工作顺利时,和领导的关系没有问题,一旦工作中出现问题,他见了领导会绕着走,害怕认错,如果领导和他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他的反应会非常过激:“我就是做错了,怎么着,大不了把我开除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这么丢掉的。工作中出现了问题,领导还没有说什么的时候,他自己就提出辞职了。这是一种什么模式呢?李明把内在父母的形象投射到了领导身上(见图1-5),因为领导是比自己强大的人,这个时候他的内在小孩开始和领导互动,他感觉害怕、恐惧,无法面对这种痛苦的感觉,只能逃跑,于是就产生了辞职的行为。其实领导并不是母亲,领导并没有想要去惩罚他,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但是他内在的模式让他把母亲的模式投射到了领导身上,认为领导和母亲是一样可怕的。

图1-5 内在小孩和领导的投射模式图

李明在家里是什么情况?他平时和孩子在一起是很开心的,但是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内在小孩投射到孩子身上(见图1-6),这个时候,他的内在父母开始和孩子进行互动,他变成了他的母亲,会非常愤怒,会指责、打骂孩子。

图1-6 内在父母和孩子的投射互动模式图

李明和妻子平时相处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妻子指出他的问题或向他提一些正常的要求时,他会出现过激反应(见图1-5),比如,妻子说:“你把这些水果放到冰箱里,放在这儿会坏的。”他就会非常激动地说:“你凭什么要管我?!你为什么什么事情都要管我?!”原因是他此时把自己的内在父母投射到了妻子身上,他小时候积累的对母亲的那种反感和愤怒就出来了。

他感觉妻子是在管他的时候,就会非常反感。和妻子在一起有时会是一种讨好的状态,总是怕妻子生气,但是一旦妻子命令他的时候,他会变得很愤怒,会非常激烈地去跟妻子对抗,所以他的妻子经常会觉得他是喜怒无常的。“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会生这么大的气”。

图1-7 内在小孩和妻子的投射互动模式图

其实他不是在和妻子对话,他是在和自己的内在父母对话。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和孩子小时候的互动方式是多么深刻地在影响着一个人,影响着他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李明的父母其实都已经去世了,但是他的内在父母已经固化到他的心里了。无论何时何地,内在的父母随时随地会投射出去,内在的小孩也会随时随地投射出去,而影响着他和“他人”的互动方式。

如果李明的母亲人格状态比较稳定,在他拿了别人的笔以后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模式:她能够看见真实的孩子,几岁的孩子分不清拿和偷的区别。她知道孩子不是故意的,李明肯定是太想要这支笔了,才忍不住去拿的。她可以看见这个孩子内心的恐惧、自责和羞愧,可以意识到孩子遇到麻烦了,要给孩子支持。

她可能会跟邻居说:“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你们先回去,我跟孩子了解一下情况。如果他拿了的话一定会还给你们。”然后再单独和孩子说:“你告诉妈妈你有没有拿人家的笔?妈妈相信你不是故意的,你肯定是特别喜欢才拿的,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你喜欢的话,妈妈给你买。”母亲去把笔还给邻居,去道歉,去替孩子承担这份羞耻,去向别人解释。这样的互动方式,就会形成一个完全不同的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未来李明在单位做错事的时候,不会惧怕领导,也不会有愤怒。他会把这件事情和领导说清楚,不会认为这有什么特别严重的,下次改就好了。

《情感依附——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这本书中写道:“创伤和早期的亲子互动深深地埋藏在我们的人格之中。”创伤可能只是“闷烧”,就像看起来即将熄灭的火一样,然后再次死灰复燃,演变成我们无法预期的症状。

李明“偷钢笔”事件看起来是过去了,但其实母亲的这种处理方式给他造成了非常大的痛苦,这种痛苦会压抑在潜意识中,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未来相似的场景出现的时候,它就会死灰复燃,会演变成和领导的冲突、和妻子的冲突、和孩子的冲突,而这些冲突会深深地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决定着人的幸福程度,影响事业的发展。他的领导会认为他是个不敢担当的人,工作上犯了错误以后不敢承认,不接受批评,没有人愿意和他合作共事。他会在工作中失去很多的机会,也会失去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看起来李明是和领导、妻子、孩子在互动,其实都是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在互动。一个人的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是和谐的,他和外界的关系就是和谐的,一个人的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是冲突的,他和外界的关系就总是冲突。

所以内在父母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支持型,可以看见孩子、尊重孩子的感受,当孩子犯错时、遇到困难时,是孩子内在的倾听者、帮助者、支持者,当孩子开心、快乐、成功时,是孩子的分享者、肯定者和赞美者;另一种是迫害型,即李明的内在父母型,看不见孩子,不尊重孩子内在的感受,是一个内在的迫害者,就是不断地跟他过不去,造成许多内心冲突,总是处在一种很沉重、很不快乐、很愤怒的状态中。

父母的养育方式会让孩子形成什么类型的内在父母,取决于父母自己的人格状态。李明的母亲也会和李明讲很多道理,也总是和李明说,“我的脾气不好,你不要和我一样”,但是李明成年后成了和母亲一样脾气的人。所以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怎么教育孩子更重要。 QgrX3WagPfOX1T96TRLEKk8TGh+pm3aHNh2Ef1K45gsnna624r5JYem5bd18mCI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