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各阶段奶牛饲养管理要点

断奶犊牛饲养管理要点

(一)犊牛断奶

当犊牛体重达到初生重 2 倍以上,日增重达到 700 ~ 800 g,连续 3 天精料采食量大于 1.3 kg以上,就可以对犊牛进行断奶。断奶前 10 ~ 15 天,逐步从开食料转变到生长料,断奶前 7 天减少奶的供应量,增加水的供应量。同时,要观察犊牛的精神状态及粪便,减少断奶应激。

(二)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断奶后 7 ~ 10 天原地饲养。断奶后 15 天内按月龄、体重大小分群,尽可能以原群为主体,每头犊牛占地面积大于 4 m 2 。自由采食,每天 3 次供应充足优质的饲料、饲草、饮水。注意观察犊牛采食、粪便、精神状态,如发现疑似肺炎、腹泻等疾病症状,记录并通知兽医。随着月龄的增长,逐渐增加优质粗饲料的饲喂量,选择优质干草、苜蓿供犊牛自由采食,4 月龄内不喂青贮等发酵饲料。保证充足、新鲜、清洁卫生的饮水,冬季应饮温水。在 6 月龄时体重达到 180 kg以上,日增重超过 800 g,则可以测量体高、体重,转入育成牛群。

育成牛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 6 月龄断奶后就进入育成期。7 ~ 12 月龄是后备母牛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该时期奶牛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很快,体躯、体高快速增长,前胃相应发达,容积扩大 1 倍左右,因此在饲养上需要供应充足的营养物质,使其尽早达到配种时间。12 月龄至初次配种期间,后备母牛的消化器官容积进一步增大,消化器官接近成熟,消化能力日趋完善,可大量利用低质青粗饲料,保证体况处于正常水平,不可过胖或过瘦,肥瘦要适宜,七八成膘,最忌肥胖,否则脂肪沉积过多,会造成繁殖障碍,还会影响乳腺的发育。但如饲养管理不当而发生营养不良,则会导致育成母牛生长发育受阻,体躯瘦小,初配年龄滞后,很容易产生难配不孕牛。当体重超过 350 kg,日增重大于 700 g,体高高于 127 cm,体况评分在 3.0 ~ 3.5 分,14 ~ 16 月龄的时候,可以对其进行配种。

(一)饲养要点

日粮以青粗饲料为主,每天投喂 2 ~ 3 次。饲料要有一定的容积,以刺激前胃发育。但是要控制饲料中低质粗饲料的用量,以防止形成“草腹”。

(二)管理要点

每天供应充足清洁饮水,冬季避免结冰。

每天清理一次料槽,每 2 天清理一次水槽。

每月给育成牛称一次体重,测量体高、体斜长、臀端高、坐骨端宽并记录。每月做体况评分并记录,除非体重差异过大,一般不重新分群。

保持育成牛舍的卫生及舒适度。每天进行不少于 2 小时的运动,促进奶牛健康发育。除恶劣天气外,可全天在运动场活动。

定期防治体内外寄生虫和钱癣等疾病,对发育缓慢的育成牛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13 ~ 15 月龄符合配种体尺、体重要求的健康母牛要做好发情鉴定,一旦发情要适时配种。

对于 15 ~ 18 月龄的青年牛,应提供足够日粮,以达到增重目标。为了促进育成母牛乳腺组织的发育,提高产奶量,并养成母牛温驯的性格,使牛分娩后容易接受挤奶,在怀孕 6 个月后即可进行乳房按摩,每日 1 次。按摩时,用热毛巾轻轻揉擦,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乳房。预产前 21 天至分娩,限制食盐和多汁饲料的饲喂量,预防乳房水肿。对于 19 月龄至分娩前 22 天的青年牛,应适当控制日粮供给量,避免胎儿生长过快,造成难产。

建议奶牛场安装自动牛体刷,方便奶牛刷拭身体,提高舒适度。

泌乳牛饲养管理要点

泌乳牛瘤胃功能高度发达,饲料采食量和消化率达到最大。母牛产犊、产奶交替进行,生产周期呈规律性变化。饲养管理方面要注意精、粗饲料的搭配。高产奶牛应延长饲喂时间,增加饲喂次数。一般要求高产奶牛自由采食时间不少于 20 小时,空槽时间不大于 2 小时。要保证每头牛能够吃到料。

(一)泌乳前期奶牛饲养管理

泌乳前期也叫泌乳盛期。奶牛分娩后产奶量迅速上升,一般 5 ~ 8 周达产奶高峰,此时,虽然食欲逐渐恢复正常,但是 10 ~ 12 周干物质采食量才达到高峰。因此,此期奶牛常常处于营养和能量负平衡状态。

1.饲养要点

提高日粮营养浓度,以减少产后营养和能量负平衡。

饲喂苜蓿、燕麦等优质粗饲料。

精料与粗料比例控制在(55 ~ 65)∶(45 ~ 35)。

添加保护性脂肪和瘤胃蛋白酶(或过瘤胃氨基酸),满足能量和氨基酸需要。

合理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保证瘤胃内环境稳定。

2.管理要点

每日定时挤奶 3 ~ 4 次,每次挤奶间隔均等。

配备防暑、防寒设施,控制奶牛舍通风、采光、温度、湿度等小气候;维护好采食槽、饮水槽、通道、牛床等区域环境卫生;安装自动牛体刷、音箱等,减少各种应激,提高奶牛福利待遇。

每日观察并记录奶牛采食、反刍、粪便、肢蹄、发情、体况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泌乳盛期是乳房炎的高发期,因此要加强乳房的护理。可适当增加榨乳次数,加强乳房热敷和按摩,并在每次榨乳后对乳头进行药浴。

每月进行DHI(奶牛牛群改良,dairy herd improvement)测定。

分娩后第 30 天进行第一次产检,如有异常及时治疗。对分娩后 60 天尚未发现发情征候的奶牛,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治疗措施。

做好发情鉴定、配种和妊娠诊断工作,做好繁殖记录。

头胎牛应单独分为一群饲养管理。

(二)泌乳中期奶牛饲养管理

泌乳中期奶牛食欲旺盛,处于采食量高峰期,具有较高的产奶量。此时多数奶牛处于妊娠早、中期,产奶量开始逐渐下降。奶牛能量处于正平衡,此期应适当减少精饲料喂量,逐渐增加优质青、粗饲料喂量,力求减缓奶量下降速度,恢复体况。

1.饲养要点

将精料与粗料比例调整到(50 ~ 55)∶(50 ~ 45)。

饲喂优质粗饲料。

日粮组成应适当降低能量、蛋白含量,增加粗饲料饲喂量。

体况评分在 3.0 分左右。对低于 2.5 分或高于 3.5 分的奶牛,应及时进行补饲或限饲,或进行调群干预。

2.管理要点

每日定时挤奶 3 次,每次挤奶间隔均等。

配备防暑、防寒设施,控制好奶牛舍通风、采光、温度、湿度等小气候;维护好采食槽、饮水槽、牛床、通道等区域环境卫生;安装自动牛体刷、音箱等,消除各种应激,提高奶牛福利待遇。

每天观察并记录奶牛采食、反刍、发情、粪便、肢蹄、体况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每月进行DHI测定。

统计分娩后 100 天仍然未发情的牛头数,做好难妊牛的疾病诊断与治疗。

(三)泌乳后期奶牛饲养管理

泌乳后期奶牛处于妊娠中后期,产奶量逐步下降。此期关键是延缓泌乳量下降的速度,同时使奶牛在泌乳期结束时恢复到一定膘情,准备干奶。

1.饲养要点

将精料和粗料比例调整到(45 ~ 50)∶(55 ~ 50)。

饲喂优质粗饲料。

日粮组成应适当降低能量、蛋白含量,增加粗饲料饲喂量。

对过肥过瘦的奶牛进行调群干预。对于体况评分低于 3.0 分的奶牛,应适当增加日粮能量含量,以恢复奶牛的体况。

2.管理要点

每日定时挤奶 2 ~ 3 次,每次挤奶间隔均等。

配备防暑、防寒设施,控制好奶牛舍通风、采光、温度、湿度等小气候;维护好采食槽、饮水槽、牛床、通道等区域环境卫生;安装自动牛体刷、音箱等,消除各种应激,提高奶牛福利待遇。

每天观察并记录奶牛采食、反刍、粪便、肢蹄、发情、体况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每月进行DHI测定。

做好乳房保健,加强乳房炎检测。

加强饲料、环境、人员管理,防止奶牛流产。

对接近干奶期的奶牛做好干奶准备工作。

对产奶和繁殖成绩优良的奶牛群,中产牛和低产牛的TMR也可以合并为1 个配方。

干奶牛饲养管理要点

妊娠母牛产犊前的 60 天左右停止挤奶,停止挤奶后的母牛称干奶牛,须单独分群饲养。干奶期是母牛饲养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饲养管理好坏对胎儿生长发育及泌乳期产奶性能均有重要影响。

干奶期一般为 45 ~ 70 天,平均 60 天。初配或早配母牛、高产牛以及饲养条件差、营养不良的母牛需要较长的干奶期,一般为 60 ~ 70 天。对体质健壮、产奶量低、营养状况较好的母牛,其干奶期可缩短至 45 ~ 60 天。

1.干奶方法

(1)逐渐干奶法。

此法是用 1 ~ 2 周的时间将奶牛的泌乳活动停止。具体方法如下:在预定停奶前 1 ~ 2 周开始停止按摩乳房,改变榨乳次数和榨乳时间,由每日 3 次榨乳变为 2 次,而后每日 1 次或隔日 1 次;改变日粮结构,停喂糟料、多汁饲料及根块饲料,减少精饲料,增加干草饲喂量,控制饮水量(夏季除外),以抑制乳腺组织分泌活动,当奶量降至 4 ~ 5 kg时一次挤尽即可。

(2)快速干奶法。

在预定干奶之日,不论当日奶量多少,认真热敷按摩乳房,将奶挤净。榨乳后,即刻用 70%~ 75%的酒精消毒乳头,而后向每个乳区注入一支含有长效抗生素的干奶药膏,最后再用 3%~ 4%的次氯酸钠或其他消毒液浸浴乳头。

无论采用哪种干奶方法,乳头经封口后不再触动乳房。在干奶后 7 ~ 10 天,每日注意观察乳房的变化情况(是否有红、肿、热、痛)。乳房最初可能继续肿胀,但 5 ~ 7 天后,乳房内积奶逐渐被吸收,10 ~ 14 天后乳房收缩松软,处于休止状态。若停奶后乳房出现过分肿胀、发硬或滴奶等现象,应重新挤净处理后再行干奶。

2.饲养要点

干奶牛饲养主要是维持胎儿发育,保持奶牛正常体况,使乳腺及瘤胃得以休整,为下一个泌乳期高产做好准备。此期要提高青粗饲料比例,精料与粗料比例控制在(20 ~ 30)∶(80 ~ 70)。粗饲料干物质比例在 60%以上。采用低钙低钾日粮,钙的饲喂量不超过日粮干物质的 0.6%,钾不超过日粮干物质的 1.2%。干奶牛日粮应新鲜干净,严禁饲喂冰冻发霉饲料。

3.管理要点

干奶前 10 天,应进行妊娠检查和隐性乳房炎检测,确定怀孕和乳房正常后方可进行停奶。如怀孕则正常干奶,如未怀孕则停止干奶,记录并通知配种员。新感染的乳房炎 40%~ 50%发生在干奶第一周及围产期,因此泌乳牛干奶前应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应先进行治疗。

保持环境整洁,及时清理粪污、疏松卧床,每 2 ~ 3 天添加一次垫料。每周疏松平整运动场,保证无积水、积粪及硬物。

干奶期间,可对奶牛进行修蹄护蹄。

干奶后期要做好产前相应准备工作。产房产床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消毒,随时注意观察牛只状况。产前 7 天开始药浴乳头,每日 2 次,不能试挤。

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要点

围产期可分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围产前期指产前 21 天至分娩的时间段;围产后期指分娩至产后 21 天的时间段,围产后期的奶牛也称之为新产牛。

由于奶牛在围产期这一阶段生理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抵抗力下降,稍有不慎极易患病,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因此,加强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显得十分重要。高产牛在停奶时和产前10 天左右应做血样抽样检查,测定有关生理指标。应定期监测酮体,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一)围产前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围产前期要加大对奶牛的观察频次,在预产期前 7 天将奶牛转入产房,并做好记录,对提前出现产犊征兆的奶牛要立即移入产房并通知接产人员。该时期要确保奶牛最大的干物质采食量,使奶牛瘤胃逐渐适应产后高精料日粮,保证奶牛顺利分娩和产后高产。

1.饲养要点

该期间确保日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的 1.6%以上。

保证稳定优质粗饲料供给。精料与粗料比例控制在(45 ~ 50)∶(55 ~ 50)。按照营养需要,补充足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

保证钙、磷平衡,防止产后低血钙。

保证充足、新鲜、清洁卫生的饮水。

2.管理要点

分娩前 21 天奶牛应及时转入围产前期牛圈进行饲养,圈舍内保持安静,干净卫生,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产栏与产圈在使用前要进行严格清理和彻底消毒,铺上厚 15 cm以上干净、干燥而柔软的褥草。

高产、体弱、食欲不振的牛在产前 1 周可适当补充 20%葡萄糖酸钙 1 ~3 次,增加抵抗力。临产前 2 ~ 3 天根据乳房的充盈程度,对乳头进行药浴,每日 1 ~ 2 次。

产房应昼夜有人值班,根据预产期做好产栏或产圈、助产器具的清洗消毒等准备工作。母牛有分娩征兆时,驱入产栏或产圈,消毒后驱。通常情况下,让其自然分娩;如因胎位不正、胎儿过大需要助产时,应由专职兽医进行。助产时,术者应严格消毒手臂和器械,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二)围产后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奶牛经过产犊、泌乳,会经受生理上的巨大应激,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对疾病易感。因此,围产后期要加强饲养管理,让奶牛尽快恢复采食量,促使母牛产后恶露排净和子宫恢复,确保奶牛日干物质采食量大于体重的 2.3%。

1.饲养要点

饮喂温热麸皮盐水 10 ~ 20 kg(麸皮 500 g,食盐 50 g),以利于恢复体力和胎衣排出。注意饲料营养浓度、精粗饲料添加量的合理性,尽可能缩短奶牛体内能量蛋白质的负平衡过程,保证优质干草供应。视食欲状况和乳房消肿程度逐渐增加饲喂量。

一般来说,奶牛产后挤奶第 1 天每次只挤 2 ~ 3 kg,满足犊牛需要即可,第 2 天每次挤 1/3,第 3 天挤 1/2,第 4 天挤尽。分娩后乳房水肿严重,要加强乳房的热敷和按摩,注意适当运动,促进乳房消肿。

采用高钙高钾日粮,钙的饲喂量占日粮干物资的 1.0%以上,钾的饲喂量占日粮干物质的 1.5%以上。精料与粗料比例为 50 ~ 55∶50 ~ 45。保证优质粗饲料稳定供给。

2.管理要点

分娩后 10 天内,每天观察并记录饲料采食量、瘤胃蠕动、反刍、粪便、胎衣和恶露排出等情况。每天监测体温,定期监测隐性乳房炎,分娩后第 7、14、21 天监测酮体。以上情况如有异常,查找原因,立即处理。

奶牛分娩后应尽快让其站起,立即灌服产后灌服料。对体况较弱的奶牛可连续灌服 2 ~ 3 天。

难产、死胎、腐胎、多胎、胎衣不下的奶牛,由兽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分娩后在 0.5 ~ 1.0 小时内进行第一次挤奶。

新产牛上厅挤奶时,每班次应安排在第一批挤奶。

母牛产后应立即清理产栏或产圈,正确处理胎衣,及时收集到专用桶中进行集中处理。及时喷洒药物消毒,更换垫草,做好产科检查。

夏季注意防暑降温,供给清洁饮水;冬季注意防寒,供给温水,不能饮用冰水。

开始参加DHI测定。

做好产犊和产后护理各项记录。

新产牛转群时,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几点:

隐性乳房炎监测阴性;乳中抗生素残留检测合格;体温检测连续 3 天正常;酮体检测阴性;日粮干物质采食量超过 17 千克;无其他疾病。

尽量避免单独转群,赶牛要缓,禁止大声吆喝鞭打奶牛,减少应激。 UUSn55mYKYvO1VFGJSwPH2CLmgkjJ8H9knZUKdK09w11ESbMshdcMHmndU4EG6D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