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我写这本《华杉讲透〈资治通鉴〉》,希望给读者贡献两个价值:一是轻轻松松通读《资治通鉴》,把故事讲好,一读就懂,把道理讲清楚,一看就明白;二是真正能学到东西,用在自己身上,知行合一。

要实现这两个价值,就要写成《资“自”通鉴》。什么意思呢?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是写给皇上看的,让皇上学习历史,从中找到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而我这本书,是写给我自己看的,是写给和我一样的普通人看的,让人们从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经营事业和人生的经验教训。正如宋神宗在为《资治通鉴》御制序言中所说:“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音xù,养育之意)其德。”我们读《资治通鉴》的目的,就在于“畜德”,提高自己的智慧和修养。

为什么要读史呢?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形成未来的参与者。读史可以理解今日之中国、今日之世界为什么是这样子,也可以理解今日之我为什么是这样子。现在虽然是全球化的时代,但我们每个人都首先是中国人,我们与生俱来就继承着中国独特的政治和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构成了我们生存发展的环境,也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血脉里,是我们的文化基因。这文化既在我们之内,也在我们之外,构成我们的思想观念,让我们浸泡在其中。

《资治通鉴》从战国的三家分晋,写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一共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可以说,这就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集大成。现在不是流行讲大数据吗?这就是历史的大数据。

这些历史大数据,是历朝历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是一本超级案例集。这些人物,是中国人的“原型人物”,这些故事,是中国社会的“原型故事”,驱动这些人物和故事的力量,就是中国历史的“社会原理”和“文化原力”。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无论是家国天下的,还是个人遭遇的,历史先辈都遇到过,都处理过,都有经验教训,找到原型、原理和原力,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今天的社会,指导我们的生存、学习和发展。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是我“华杉讲透历史智慧系列”的第六部书。之前我写完了《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华杉讲透〈论语〉》《华杉讲透〈孟子〉》《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完成《资治通鉴》之后,我还会写讲透《史记》,整个讲透系列六本书,也可以说整体是一本书,为什么呢?因为后两本,《资治通鉴》和《史记》,可以说是前五本书的案例集。不是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吗?在对《资治通鉴》的解读中,和平年代的事件和议论,我就用儒家思想来作案例分析。而战争年代的军事部分,则用《孙子兵法》来作对照讲解。这样,六本书结合起来,就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智慧最精华部分的理论和案例大全了。

写这一部书,是我“为往圣继绝学”心愿的一部分,之前写《孙子兵法》和“儒家思想”,是因为那是中国智慧的母体。而写《资治通鉴》,是因为它篇幅太大,现在很难有人能花精力去写,所以我就想利用我的优点——能下日日不断之功,滴水穿石——利用每天早上5∶00到7∶00的写作时间,花上十年,把这个工作做了。

孔子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继承往圣先贤的遗志,叙述他们的事迹,我这也是为祖先尽孝吧!

《资治通鉴》各种版本的权威,当然是历经宋、元两朝的胡三省的注本,后人无法超越了。但是,胡三省的注释,仍是古文,绝大多数人读不了。目前大家读的《资治通鉴》白话文版,一种是文白对照版,通常是找若干历史或中文教授,每人分解一部分合译,其出发点只在于译,不在于讲,可读性不是很强,而且每个人的理解也不一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过分翻译,译得像白开水,失去了原文的气脉。我在译注时,力图尽量保留原文的韵味,特别是一些传世警句,如果直译就太可惜了。所以,我先保留原句,再作解释,在文白之间,把握到比《三国演义》再白一点就可以了,能让读者没有阅读困难,又能体验到一点古风古韵。

另一种白话文版,就是《柏杨版〈资治通鉴〉》。柏杨老师怀着对中国历史“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否定态度和憎恨情绪,基本上通篇都是痛斥,读得我心惊肉跳。我觉得他用现代语境来臧否中国古人,着力于批判,而不是借鉴,这不但对古人不公平,而且也无益于读者的学习进步。说实话,读了他的版本,是我发愿要重写《资治通鉴》解读的重要原因。但是,如果没有柏杨老师做的大量考据工作,我也没法这么容易去写这套书。对他的评论,我也作了部分收录。

宋神宗在御制序言中说:“惟是非不谬于圣人,褒贬出于至当,则良史之才矣。”我也用这句话来要求我这套书,是非明确,褒贬恰当,而且基本以中国儒家思想为价值观标准,怀着对祖先的感情和敬意去写。至于与“现代观念”不一致的地方,就要读者自己去辨别了。

神宗又说《资治通鉴》:“其中所记载的明君、良臣,他们切磋琢磨治国理政之道,他们相互商议讨论的精当之语,他们制定的德政和刑法,在天人相与之际,吉凶和善恶的原理,威福和盛衰之根本,规模和利害之功效,良将之方略,循吏之条教,评判其邪正,概括其善治与疏忽,其辞令渊厚,箴谏深切,可谓齐备!”

神宗这个评价,高度概括,令人神往。今天我写《资治通鉴》,就以胡三省的注本为本,结合张居正的《资治通鉴》讲稿,和王夫之的《读通鉴论》来写。希望能用现代的语言,还给读者原汁原味的古人智慧,再以“华杉讲透”的点评,与读者分享我的心得体会,知行合一。

《资治通鉴》全文三百余万字,我这套“讲透”,也将有五百万字之巨,其中谬误,在所难免,望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华杉
2018年9月23日于上海寓所 9K+Gtwo+0itjZ4CvHgFS91FYnAuUU/8FcJCGcDK28QdNUhtV8EU7MNcCyeepoqR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