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志现在连流浪汉都不如,不仅没饭吃,还要躲着警察,走路都要沿着墙脚根,生怕被人发现。要不是火车站耍杂耍的杨东,救了自己,没准他已经被警察带走了。
被警察带走,真的就再也见不到妈妈和姐姐了。
小志知道坐火车可到不了美国,可是能到大城市,比如说上海,比如说北京,然后再坐飞机,跨过太平洋。
小志身上没钱,他必须找机会混上车,或者等在铁路旁的草丛里,看到车经过扒上去,就像电视里《铁道游击队》演的那样。
至于到了大城市怎么办,那就再说吧。
可还没开始行动呢,他就看到了车站里的刘从严和达子。
这两个人小志认识,在东山的时候和自己说过话;阿姨领的那群人中,也有他们。
是来抓自己的?
小志不知道,就在快要被人发现,危急的时候,杨东救了他!
小志可怜兮兮的就像一个乞丐,被红箍赶得东奔西窜早就咬牙切齿的杨东,同情心一下子泛滥了出来,把他装进了木头箱子。
杨东把小志挑到车站外之后,还给了他一个肉包子,挥挥手让他走了。
小志咬着肉包子,无处可去,不知不觉又退回到了电厂的居民楼。
现在火车站里全是警察,还不算便衣,一进站估计就会被盯上,还是找机会再跑吧。小志想着。
他家所在的楼是一个凹型,楼背面的缺口里竖着两根一直通往天台的排水管。那天警察在楼里搜了半天,殊不知他们要找的人一直就在天台上看着他们。
家门口一直有两个人守着,小志是一清二楚的。他看着他们在楼对面的石板凳上,坐着抽烟,吃炒面。
小志饥肠辘辘,实在熬不住了,就沿着水管从楼房的背面,爬下来徒步到了火车站。从火车站回来,他只吃了一个肉包子,不吃还好,吃了反而把饥饿感更加汹涌的勾引出来。
小志趁着没人看见,攀着水管又爬回了天台,到达楼顶的时候已经筋疲力尽了。
他靠在水箱的边上,双手拢起来接着从水箱壁上滴下来的水珠,喝完了水,稍微清醒了一点。
可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小志从来没有这样感到过无助。
无处可去,无人倾诉,更重要的是没东西吃。
小志重重的咽了一口唾沫。四周全是水泥地,连棵草都没有。他尝试着站起来,转了一圈,在天台捡了几颗小石头,把它们归到了一起。
他对自己说,“小志小志啊,你别着急,现在我就做饭给你吃,给你做炒猪肝,还有木耳鸡蛋,多放点麻油,多放点蒜。”
他一边说着,一边回忆着小时候妈妈在厨房围着围裙做饭的样子,先要用划火柴点火,然后开煤气,等锅热了之后放油。
油呢?
小志往边上看看,然后抓了下空气,把“油”倒进了过去。
锅里顿时冒起了一阵烟,火太大了,小志赶忙手忙脚乱的蒜和姜片倒进进去,顿时传来滋啦滋啦的声音,等锅被爆香,就该放猪肝了。
小志拿起锅铲,不停的翻炒着锅里的食物,仿佛香味扑鼻。
不能炒太久,否则猪肝要老的,小时候每当小志站在妈妈的身边咽着唾沫等着的时候,妈妈总是这样说,也不能时间太短,炒不透,里面夹生的,就会很腥。
小志把猪肝盛了出来。先不急着吃,还有木耳鸡蛋呢!
他照着样子,打鸡蛋,切木耳,折腾了好一会儿,才把菜全都做好了。
做好了,这是他最爱吃的两个菜。可石头还是石头,不能吃,小志看着看着就哭了。眼泪像坏掉的水龙头,止不住的往下流。
他觉得自己很可怜。
哭了很久,哭到天都黑了,星星都出来了,眼泪还是止不住。哭了那么久,小志感到很累,他就在自己的眼泪中睡着了。
等到醒来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小志揉揉眼睛,早晨的阳光温暖的照在他的脸上。他清醒了一会儿,趴在台阶上看看楼下,蹲守的人还在,小志失望的抬起头,转瞬间看见对面楼墙面上熟悉的光斑。
是胡晓她们姐妹俩,小志又兴奋了起来。他口袋里摸摸,什么也没有,早知道的话就应该把那面小镜子也带出来了,现在怎么和她们交流呢?
他四周看看,水箱边的地上有几块熠熠发光的玻璃碎片,小志走过去,拿起来掂掂,然后对着太阳摇晃,能够反射出点影子。
小志挑了块大的,重新趴回台阶旁,用微弱的光斑,给姐妹俩发信号。
姐妹俩的光斑突然停滞在那不动了,又是一瞬间,光斑不见了,显然她们发现了小志然后“躲”了起来。
小志想了想,现在能够帮助自己的,也就是她们了,起码能够给点吃的。他来到小门那儿,用力拉开门,向里望了望,人们都去上班了,很安静。
小志“噗咚”一下跳了下去,蹲在地上听了会儿动静,确保没人发现之后,才站起身子。
他下了楼,来到姐妹俩的家门口,门紧闭着。小志耳朵贴在门上听着,里面什么声响也没有。他轻轻的敲着门,嘴里喊着,“胡晓,胡菲。”
没人出来应门,小志知道她们在家的,可是不愿意开门。也许因为自己是“通缉犯”吧,小志沮丧的想着。
“胡晓,胡菲。”他又叫了一遍,还是没人回答。
小志失望的走开了。刚准备上楼重回天台,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小口子。
“是小志吗?”门里传来了姐姐胡晓的声音。
“嗯,是我。”小志三步并作两步,又从楼梯上跳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