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叶问最大的成就是将咏春传到全世界,克服了语言的障碍

许知远:六七十年代,邵氏已经拍了很多武侠片,那个时候看不看那些武侠片?

叶准:有看。

许知远:看金庸小说?

叶准:也看。

许知远:喜欢吗?

叶准:挺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真实的历史衔接得比较好。比如丘处机,在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人物。有很多真实的历史穿插在里面,我比较喜欢。他对朝代比较了解,写出来也比较精彩。我个人最喜欢的是《鹿鼎记》。

许知远:你是不是想做韦小宝?

叶准:也不错。这么幸运的人,谁都想做。

许知远:你觉得你运气好吗?

叶准:晚年算是还可以。叶问就不好。

许知远:你父亲一辈子最遗憾的是什么事?

叶准:在他年少的时候,我们的太公很有钱,那时候家族里没有人工作,也不需要工作,太公会给大家钱,结果到日据时期连饭都没得吃,变化太大了。父亲没有跟我说过这话,但我猜想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这个戏剧性的变化。

许知远:如果叶问看到现在拍他的电影,你猜他会满意吗?

叶准:我估计这个假设比较难成立,第一,如果叶问还活着,是不太会有人想拍他的电影的,所以不太可能看到;第二,拍电影首先要征求叶问的意见,叶问不一定会同意。

许知远:为什么不愿意?

叶准:怕树敌太深。如果人已经不在了,把这个人神化一点,写得天下无敌,不会得罪人;而在世的时候,出于票房考虑就要说得好像天下无敌,这样便会影响别人的生计,大家都会不喜欢,会生出很多仇人来,所以没有必要。

许知远:你害怕死亡吗?

叶准:大家都怕死,但是死亡没得选择,怕不怕都一样。

许知远:会常想起父亲吗?

叶准:会想一下。

许知远:你觉得叶问对咏春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叶准:他最大的成就应该是将咏春传到全世界。为什么他能在短短二十年的时光做到这么大的事情,这是有两个原因的。第一个是他鼓励了一些跟他学习过、后来出国留学的人,将咏春在国外发扬。就这样通过外国的校园,进入外国的社会,克服了语言的障碍。第二个原因是在教学员学拳的时候,中国有很多传统功夫是和五行八卦很有关系的,我举个例子,咏春有一套拳叫“寻桥”,其中有一个动作叫“太极分两仪”。叶问不喜欢,他也不把这些老的、比较形而上的俗语放在教授的过程中。这个“太极分两仪”,他直接就说是一百八十度转身,这个是很紧要的。譬如说,我们到外国教功夫,有人给我做翻译,我说这个下脚叫“太极分两仪”,他都不知道怎么翻译;说一百八十度的转马,大家都知道。

曾经有一本纪念叶问出生一百周年的刊物,选中我给它写序言,我就写了一首词做代序,最后两句就是“敢翻旧谱变新声,顷刻全球应和”。这两句话差不多是我对叶问成就的总结。

许知远:你觉得你对咏春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叶准:建叶问纪念馆就是。建馆本来应该是一件大事,但是别的同门没有给什么支持,只有我自己的徒弟响应。当然了,用的也不是我个人的钱。我有出钱,但大部分的支持是来自当地政府,只是由我出面和国内各方面联系。建成以后,他们又交给我自行管理,这样好一点。这件事情我觉得做得挺好的,在佛山罗村。

许知远:你觉得练武对性格的改变是什么?如果当年继续做文化工作,可能是另外一种性格了?

叶准:我现在年纪很大了,尤其是拿了两个跟本来的人生轨迹无关的东西,一个是那个最佳男配角奖,一个是拿了自己家乡的荣誉市民称号之后,做人就更要检点了。恐惧自己一朝得志,语无伦次。所以时时警惕,处处行为要小心,过马路没有转灯,没有车我都不走的。练武、教拳也是这样。我写过一首诗:“未为浮名迷本性,且随流水逐红尘。”不要被那些浮名弄得语无伦次,应该且随流水洗涤,不做愚蠢的行为。

许知远:你喜欢现在的香港吗?你关心香港吗?

叶准:自己的感觉是现在的香港,政治方面的争吵多过做事。中国有一句话,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社会也是这样。经常吵架,一定是做不出事情的,我对香港有这种担心。附近几个地方经常吵架的,就是香港和台湾了。四小龙之首就这么被韩国追上来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别人一条心去做事,你是只有嘴巴去说。

许知远:过去几年大家对叶问这么感兴趣,你觉得叶问最吸引人的特质是什么?

叶准:如果说是电影成功的因素,我觉得是时间的问题。如果叶问在世时就拍这部电影,根本就没有人去看的。他已经不在了几十年了,在这几十年里,有很多人接触了咏春,很多人来捧场。这对它的成功应该有很大的影响。另外一个原因是他过世几十年以后,有了更多的老板愿意投资去拍它。这个人刚死,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去拍他的主题电影。

许知远:和同代人比较起来,他身上最不同的东西是什么?

叶准:从眼光来说,叶问看得远一点。同时,叶问毕竟是读过书的人,可能会比一些传统的师父更加适应香港的社会。

许知远:咏春里面也很讲境界吗?

叶准:应该说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过,人生要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是第二个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个境界。就我来讲,咏春是一个事业,所以觉得还有是一些关系的。

许知远:你觉得你到了咏春第几个境界了?

叶准:应该是第一、第二种。

许知远:你父亲是第几个境界?到第三个境界了吗?

叶准:我觉得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就是找到真谛了,圆满了。按照道理来讲,现在还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许知远:咏春和戏班、粤剧的关系很密切?

叶准:说到咏春的历史,我们得说详细一点,因为平时没有人问这个问题。首先咏春也好,别的东西也好,世界上大部分的东西都不会突然冒出来,一般会从量变慢慢到质变。咏春应该也是这样的,咏春也在发展。梁赞 在的时候,咏春的量变应该是成熟了。那时候他将前人一点一滴的功夫整理出来,成了今天的咏春。所谓的前人可能也和咏春不是那么接近,梁赞是有很多故事的。他主要的学问都是在戏班收集起来的。梁赞的师父陆锦,人称大花面锦,也是戏班的;还有黄华宝 也是戏班的人。梁赞有很多师父,很多都是出自粤剧的戏班。所以我很同意你的见解,咏春有很多根源。

许知远:叶问喜欢粤剧吗?

叶准:喜欢,有一段时间,他都是泡在茶座里。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刚刚解放的时候,我在佛山主持一个茶座。茶座最主要是要唱歌,请一些很有名气的歌星、音乐家。有一次请一个叫邓飞的人。吃饭的时候,他问我认识叶问吗。同桌的人笑起来,说我就是叶问的儿子。他马上把他老婆叫来,他老婆是很有名气的歌星,我们也请了她。邓飞问他老婆:“知道这人是谁吗?是叶问的儿子。”他对我说:“当时我和你父亲一起去泡妞,追同一个女人,结果是我追到了,你父亲输了。为什么?因为我会音乐,他不会。”他说的那个女人,也就是当时他的老婆。从前他和我父亲老一起去茶座听音乐。

后来唱戏的很难赚钱,经济条件不好,夫妻俩都得了严重的胃病,贫困加上病,他们就在海珠桥跳海自杀了。我 1962 年来香港之后,和我父亲谈这件事情,他也觉得很感慨。真的是很可怜了。

许知远:为什么你会觉得咏春出自戏班?

叶准:粤剧里有一个祖师爷,叫张五 ,他是湖北人,京剧修为很高,又称张五为昆,昆曲的昆,就是说京剧昆曲两种曲艺都难不倒他。那段历史说雍正期间“不容于经书”,于是他南下佛山,组织琼花会馆,粤剧因此得到发展。白纸黑字写的是“不容于经书”,实际上就是造反,他是天地会的人。但他不仅戏剧上很厉害,还是一个武林高手,一只摊手(咏春的基本动作),独步武林。所以粤剧的祖师是摊手,咏春的祖师也是摊手,其实都是指张五他们。在佛山还有一个轰轰烈烈的人物李文茂 ,也是戏班的,是一个很出名的文武生,他培养了很多武术上的后人。后来的起义也不能说他不成功,在太平天国的年代,他一直打到广西,但最终失败了。他当时培养了很多能武的人,不是所有人都跟着他去搞革命,有的留在了佛山继续发展。特别是咏春的招数,就是出自这里。

许知远:所以咏春是一个反叛者的艺术。

叶准:可以这样说。为什么佛山成为全中国武术的发源地,是和反清复明有关的。当时枪炮没有那么流行,要造反,要搞革命,就是依靠拳脚。

许知远:为什么都聚集在佛山了?

叶准:我刚才讲了就是因为“摊手五”。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祖师爷干这个,还有一个原因是佛山的经济发展非常好,交通也是四通八达。

许知远:在你小时候,黄飞鸿是不是很有名气?

叶准:那是不同年代了。比叶问的年代还要早,和叶问的师父同年代。

许知远:叶问小时候应该听说过黄飞鸿吧?

叶准:应该听说过,很出名。

许知远:咏春为什么从十九世纪末反叛者的武术变成了二十世纪富家子弟的权利?

叶准:刚刚说了,起义的时候很多人是没有去的,其中包括梁赞,所以后来他就跟这事情没有什么关系了。之所以后来基本上只有富家子弟学习咏春,最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咏春讲究的是师徒关系,不能教得太多,只能教三四个。他的生活费一定是要这三四个徒弟支付的,所以学习咏春比其他功夫贵很多。而且学功夫是长期的,这样一来,能够负担起的非富即贵。第二个原因就是,很多有钱人的儿子,都会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写字、画画、功夫。当时学就是学,不会拿它们作为赚钱的手段。包括叶问也是,不会拿这个东西去赚钱。所以叶问之前,咏春发展得一点都不理想。别人都说咏春是富二代的功夫。叶问被逼来到香港依靠功夫吃饭之后,第一个改变的就是形式。他改变了教学的方法,不是一定要自己带徒弟,徒弟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这个改变带来了很大影响,令咏春有条件得到广泛发展。

许知远:你家祖上是做什么生意的吗?

叶准:我也不知道。也不是很有钱。就是当时罗村,现在纪念馆那地方,有很多人是姓叶的。早几代之前,就是我爷爷的爷爷,突然带着这些人迁到桑园。至于他为什么有钱,因为要追溯到五六代之前,所以我也不太清楚了。

许知远:所以你还记得,在日本人来之前,你家里生活还是很好的?

叶准:日本人来的时候,我十四岁,读初中一年级。其实也不是很有钱,就是太公有,可以分一些钱给大家,于是造成了整家人都不会去打工。一共一百多人,都是吃太公的,没有人打工。后来日本人突然入侵,到他们 1945 年撤退,一百多人剩下不到二十人还活着,全部都是饿死的。我妈妈生了七个孩子,在那个时候死了三个。

许知远:你是不是会一点日语?

叶准:记得一两句。第一句学的就是,这些是什么东西?印象很深。

许知远:你在 1962 年之后,碰到过李小龙吗?

叶准:见过,但说不上交情很深。我到香港的时候,他已经去了美国读书。

许知远:对他什么印象?

叶准:印象不深刻,就是听父亲说练功夫很勤快。

许知远:李小龙说他练习功夫是一个自我发泄的过程,从中重新理解自我是什么人。你练功也是吗?

叶准:每个人的环境和情况不一样,李小龙是真的喜欢这个东西。对我来说,练武是被迫的,环境所迫,不太有这种感觉,或者是受到家庭传统的影响,可能大家的想法不一样。

许知远:你打了五十年的咏春,发现自己其实没那么喜欢?叶准:现在无所谓喜欢不喜欢了,它变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许知远:在你心中咏春的哲学是什么?

叶准:咏春,乃至中国武术,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咏春和中庸之道有很密切的关联。

许知远:为什么咏春和现代武林好像没有关系?

叶准:为什么咏春和武林关系不大,是因为它在做自己的东西。很多别的门派也都是这样的。其实教武术或者练武的人,最聪明的就是干自己的东西。练自己的武,别的东西别去参与,这是最聪明的。

1941 年 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

1963 年 定居香港,长期任职邵氏、嘉禾等东南亚最大制片厂的电影监制

1989 年 与黄霑、倪匡合作主持《今夜不设防》,创香港同时段电视节目的收视纪录

1992 年 进入餐饮商界

2007 年 在深圳开设蔡澜美食坊餐厅

2012 年 担任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

2014 年 创办个人品牌“蔡澜花花世界”,出售由他本人监制的各类食品、酱料及茶饮

2016 年 出版作品《蔡澜旅行食记》

扫码观看视频 Fb6eZClI2tVpLmPSZdjd6if8jBSwQ9RQ8w881diVIf+VPRgL70/eLgrC6cR2pB8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