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移民穿越嵩山

考古发现,二里头人并非洛河边的土著居民,他们来自位于二里头东南方100多公里的新砦聚落,而新砦和二里头之间隔着嵩山。

新砦聚落存在于距今4000—3900年间,面积约1平方公里,这意味着聚落人口已多达数千。在龙山时代的繁荣过去之后,这种规模的聚落已经很少见,显然,新砦人找到了某种可以使人口增殖的秘诀。

考古工作者对新砦遗址也做过浮选,稻米粒数占54.37%,折合成重量的占比则是85.1%,和二里头的数据(84.5%)非常接近。 6 (参见表三)

表三:新砦遗址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

到3900年前,新砦人突然向西北穿过嵩山,进入洛阳盆地,在古伊洛河北岸营建起新的家园,这就是二里头的来历。新聚落和新砦规模接近,也是约1平方公里,数千人。

在二里头遗址最早的地层(一期),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捕鱼用的骨鱼叉和陶网坠,很多蚌壳制作的工具,如箭镞和用于收割的蚌镰,显示当年这里是水滨湿地环境。

二里头一期(距今约3900—3800年)的聚落规模,继承了新砦遗址,面积约1平方公里,尚未发现大型建筑。不过,水稻在二里头人的粮食中已占据最重要地位:在这一期地层内,发现水稻953粒、粟155粒、黍36粒。 8 这个比例和新砦可谓一脉相承。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二里头聚落规模不算大,还不可能统治到较远的地方,所以水稻肯定不是外来的“贡赋”,只能是自己生产。

二里头与新砦遗址方位 7

洛阳,位于中国地形第三和第二阶梯过渡带上的一个大平原和山地的交界处,被断续的低山包围成不太严密的盆地,而黄河正是从洛阳北部山地穿过,然后流入开阔的华北—黄淮海大平原。在新石器时代,洛阳盆地一直有零星的聚落,到新石器末尾的龙山文化时代(距今4500—4000年),曾出现部落间剧烈冲突的迹象,如各种被杀害后遗弃的尸骨(王湾二期), 9 但并没有发育出大型城邑。龙山时代的辉煌基本在洛阳盆地之外,比如,在东边,嵩山东南麓曾出现过一系列夯土小城——小型古国,在西北方,临汾盆地则有繁荣的陶寺古国。

龙山时代结束后,洛阳盆地才成为孕育华夏文明的温床。 p3HEz1VV4UDBh19sLz4E8zod8kH5pe8v5pcJ05s+lMu/oc59eUAhpw3IWA5ylv8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