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四、睡心是本

“先睡心,后睡眼”是历代养生专家们提倡的睡眠方法。因为在睡眠的过程中,睡眼是标,睡心是本。

因为诸多的原因,许多人都有过失眠的经历。有的人在失眠时使劲地闭眼强迫自己入睡,但是却不能如愿。这就要从失眠的原因来找对策。

失眠多是因为压力大、心理矛盾冲突导致的,所以,想要睡好,必须先调节情绪,只有先让心“睡着”,才能进入真正的睡眠状态。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是我国历史上的老寿星,活了100多岁。孙思邈十分讲究睡眠养生,他在自己的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凡眠,先卧心,后卧眼。”“卧”字本意为伏在矮小的桌子上,这里引申为躺在床上。

清代初期著名养生学家石成金先生在《长生秘诀》中曾说:“凡睡下就要一心安慰思睡,不可又复想其他事务,只‘先睡心’三个字,即是极妙睡功。”

睡前摒除一切喜怒忧思、烦恼杂念,放松精神,做到恬淡虚静、内心安宁,静静地躺着,使大脑处于轻松状态,合上双眼,自然就会酣然入梦。

事实上,心不睡的人是无法安眠的。要想心睡,先要心静。达到心静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静坐。

“静坐”是针对失眠者的脑神经“开关”不能在短时间内关上,即不能很快入睡的特点,采用的一种过渡方法。失眠者利用“静坐”达到“入静”状态,头脑中不再想任何事。这种状态能使脑神经各种“开关”分期、分批地关上,而且关上的神经开关短时间内不会被打开。达到这种入静状态一般需要30~45分钟,这段时间又称为“亚睡眠状态”。

进入亚睡眠状态,睡意自然就产生了,而且睡意很浓,还伴随着哈欠不断、睁不开眼等现象。这时马上躺到床上去,不用几分钟,就会睡着了。

“睡心为本”,“先睡心、后睡眼”的“心”指的是大脑,如果你的脑神经细胞不能进入睡眠状态,尽管你的眼闭得严严的,还是会睡不着。只有先放松大脑,让情绪缓解下来,并消除一切思虑,才会达到“睡心”的状态,才能真正地入睡,这也就保障了身体健康。 AfrD3gLPURRhV8f308Q27ATqTEA6o5aESbF+SV95E1G/TukPyfKkLwAxwqygI+I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