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这样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知足常乐,乐古乐今,凡事付之一笑!仔细品味一下,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笑是生活和生命的组成部分,是健康的需要。笑能给人自信,让人保持良好状态。马克思说过:快乐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身体上的痛楚。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笑越来越少了。美国有资料显示,20世纪中叶,人平均每天有18分钟在笑;可到了本世纪初,这一时间减少到了6分钟。想想自己,是不是连6分钟都没有呢?
这种现象很普遍,走在大街上,你会发现,满街都是冷漠的面孔,人们来去匆匆,擦肩而过,可能没人正面看你一眼,更不用说对你笑了。
其实,要别人对你笑,你首先要对别人笑,你对别人笑了吗?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想法呢?对陌生人微笑,会被认为居心不良,会被当做神经病。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真诚的发自内心的笑少了,更多的是官场上的皮笑肉不笑,生意场上用来出卖的笑,戏场上表演式的笑……这些笑是苍白的,充斥着苦涩、陷阱。
笑是轻松和愉悦的,是愉快情绪的自然流露,可是很多人由于心理压力太沉重了,笑不起来。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现代人压抑的概率是20世纪50年代的10倍。随着贫富悬殊的逐渐加大,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不管日子过得富裕还是贫穷,很多人就是笑不起来,笑也是装出来得多,不是坦诚而舒心的笑。
强求的笑是不真实的,“脸上在笑,心里在滴血”的笑是虚假的笑,这种笑是无法让身心健康的。这样的笑不如放声大哭来得好。
我们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笑,怎样才能笑得轻松,笑得自然呢?
一个人要永远保持愉快的情绪,欢乐的笑容,首先要培养乐观主义精神,“知足常乐”的思想。只有心理上的平衡和稳定,才能保持笑颜常驻,笑口常开。
不论对人还是对己,都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我们达不到老子所说的无身境界,但看淡得失我们总能做到吧,这样我们就能像弥勒佛一样,“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了。
要保持快乐的心态,就应该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增加自己的兴趣爱好,广交朋友,彼此交谈,互相倾诉,使心情变得豁达、轻松。
总之,丰富多彩的爱好兴趣,可以调剂、装饰我们的生活,使生活充满情趣,五彩缤纷,从而激发起我们热爱生活的强烈愿望。
快乐为心景,如果我们只看到眼前的景,而看不到心中的美景,即使快乐,那也只能快乐一时。我们要做到心有美景,这样我们就能常乐常笑了。
笑看万般人与事,笑对生活每一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健康平安,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