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雷军:努力寻找不需要管理的人》。文章说:“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简化管理,甚至我不需要管理”,“从这个问题开始,我思考的是什么样的公司不需要管理,什么样的人不需要管理”。于是,雷军把找人作为管理的第一个切入点,在小米创办的第一年,把80%的时间用在了面试,努力寻找不需要管理的人,这种人有四个特质:一是能干,有能力;二是有高度的责任心;三是有强大的自驱力;四是有相同的价值观。找到这样的人以后,就可以实现“去管理化”。
雷军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因为管理是要耗费成本的,既耗费时间、精力,又耗费心血、资源,管理很折磨人,也很消耗人,德鲁克说:“管理没有一件激动人心的事。”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不管理,雷军懂得管理的最高境界,他在创业的一开始就把“不管理”的理想关口前移,以避免因管理而带来的不必要的“内耗”。
其实,在职场上,大部分人是无须管理的,因为他们有责任心和职业操守,有自我约束的自觉和能力,能够按照组织的意图和目标前行。
所谓的管理,包括管与理两部分。管,永远管的是那些需要管的少部分人,尤其是:满嘴的仁义道德,却有浑身的巨婴习气的人;低劣的为人处事声誉,却有非凡的自私自利欲望的人;自我管理能力差、职业素养低的人。理,永远理的是由这些人造成的整体状态不安稳、不顺畅、不和谐的局面。可见,职场上,那些少部分需要管理的人,他们所占比例尽管不大,却耗费着绝大部分管理成本,不仅拉低着管理效率、效益和效果,甚至还会让管理无效,把绝大部分人的心气、心力和精力也拖进了需要管与理的“泥沼”。
实际上,单位或者职场中,需要管理的那一少部分人恰恰也是最难管理的人,即有人称之为的“刺头”或者“滚刀肉”,他们的存在破坏着单位或者职场的和谐、顺畅与安稳。有人这样比喻:“粥能不能喝,不取决于锅里有多少干净的米,而取决于有没有老鼠屎。”这个比喻用在一个单位或者职场中,亦然!
所以,管理,永远是木桶理论的忠实运用者,管理的效率、效益、效果也永远取决于那些需要管理的少部分人。
(2022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