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素有“云石之乡”的美称。那白中带赭红的坚硬石头,经过加工,变成了美丽的家庭用具,变成了光滑的建材装饰材料。在那民不聊生的日子里,除富有的人家购进一些经加工的石料以外,饿着肚子的穷人要这些石料干什么?
云浮东面是山,西面是山,踏出大门皆是山,全县山地面积占83%,耕地面积仅占11%。邓兴盛觉得在这遍地岩石的山区里生活,实在很艰难。经亲戚帮忙,邓兴盛举家搬迁到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开平县,在那里租种田地。
开平农村虽然比老家富饶,但是初到异地,一切都得从头开始,邓八以一个劳动力的身份开始出现在田地里、菜地边、山坡上,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邓八当时才9岁,9岁孩子每天的工作量,并不亚于一个强壮的劳动力。
到开平后,母亲经常患病,生活仍然十分困难。为了挣点钱给母亲治病,邓八和哥哥拿起砍刀、扁担,带上干粮到山上砍柴卖。他们长途跋涉,上山砍了一担柴以后,时已中午,哥哥将小布包摊开,上有几个烤熟的番薯,他拿起一个最大的递给邓八,满头大汗的邓八接过来又放回去,拿起一个小的番薯,皮没有剥就吃了起来,随后又拿起一个,转身就走。
“邓八,你别走,再吃两个。”哥哥拽住他,说。
邓八拉下哥哥的手,微笑地说:“你比我大,应该多吃。”
邓八说完,往小溪的方向走去。小溪流水潺潺,邓八蹲在探出水面的石头上,双手捧起水洗了一把脸,惬意极了,转过身来,这时发现身后的哥哥眼里噙着泪花。
邓八惊讶地问道:“你怎么啦?”
“你每次上山都这样,都让着我。”哥哥带着咽声说。
“哥哥,这是应该的。你挑的是一大担,我挑的是一小担。你个子大,下山挑的多,当然要多吃。”
多吃与少吃,有人也会认为这是小事,但我们从这些小事中,可以看到邓八这孩子的好品德。
家庭困难,大人患病,懂事的邓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除帮干农活、上山砍柴外,有空还到河沟摸鱼虾。上山砍柴是为了挣点钱给母亲治病,抓点鱼虾是为了给母亲补补身体。邓八是多么希望母亲身体好起来,全家过上富裕的生活啊!
云浮—开平,两地相距甚远,环境条件也有所不同,母亲的病未好,又遇到全家人水土不服,不久父亲也病倒了。邓家一天天在苦熬着。本想离开云浮那块贫瘠的土地,可以到开平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安居乐业,没想到家境比在云浮更加糟糕。病倒在床上的邓兴盛想起了“长安虽乐,不如故居”这句古语。如这样下去,病死在开平,还不如回云浮老家。邓兴盛与妻子一商量,妻子十分同意他的意见,于是他们举家又搬迁回云浮老家。
20世纪20年代的西江边
邓八从开平返回云浮,更加懂事,更加懂得人生的艰辛了。从开平回到云浮,全家人身体也奇迹般地好了起来。乡亲们说,还是山里好,山里的灵水治好了邓家的病。
一晃两年过去了,邓八已11岁了。邓八4岁就能背《三字经》《百家姓》,在当地农村也算是一个神童。而神童不能去读书,这使人大为惋惜。邓兴盛是一个知书识礼的人,一旦人家议论起邓八的读书问题,心里就感到内疚,面子上也过不去。新年刚一到,他咬咬牙,向亲友借点学费,就将邓八送到学堂去读书。
阳光灿烂,小鸟啁啾。踏往学堂之路的邓八,心情格外愉快,他对在枝头嬉戏的小鸟说:我要上学了。他拍拍老牛的头说:再见!
一个历经磨难的穷孩子上学是多么不容易啊!邓八在难得的学习机会中,刻苦钻研,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邓发的亲属邓谦回忆邓发的童年时说:当时小小的邓发知道家境困难,就边读书边做工,赚些钱回家帮补家庭生活,每天放学回家和星期天都带着弟弟一起到鞭炮厂做鞭炮。他做鞭炮时,为了多赚些钱,就专拣比较粗重的卷鞭炮筒的工种做,所以他赚的工钱经常都比别人多。有时星期天还去干挑砖瓦的重活。由于他赚的工钱比较多,减轻了家庭的压力,他的父亲很高兴。
旧社会,有钱人欺负穷人;在学校,富家子弟经常欺负穷人家的孩子。他们学校有一个富家子弟因欺负穷人家的孩子出了名,人们都称他为“牛精仔”。虽然他不敢惹邓八,但是邓八对他十分光火,总想找一个机会治治他。
“快!快滚开!”
“牛精仔”骑在一位穷学生的背上,穷学生像马一样往前爬,他手持树枝,边呼喊前面的学生让路,边挥起树枝抽打这位学生的屁股。
这位学生已受到“牛精仔”的多次欺负、侮辱,因为这位学生的家租种了“牛精仔”家的田地,每当这位学生向父母哭诉,父母总是要他忍耐。
邓八站在路中央,故意挡住他们的去路。
“你快给我滚开!”“牛精仔”边吼边挥起树枝打过来。
邓八一下子接过树枝,顺势一拉,“牛精仔”一下从“马”上摔了下来,把“牛精仔”摔得“哇哇”大叫。“牛精仔”从地上爬起来后,挥拳向邓八打来。饱食终日的他哪是邓八的对手,邓八避过拳头挥脚一扫,“牛精仔”站立不稳,像根小木桩似的倒了下来。邓八跨上去骑在他身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抓起他后衣领子,叫他往前爬。
“邓八,求求你饶了我吧。”“牛精仔”求饶了。
“你爬完五步,我才放了你。”邓八紧抓他的后衣领子。
“牛精仔”没办法,一、二、三、四、五,向前爬了五步。邓八一从他的身上离开,他马上起身撒腿就跑,边跑边喊:“我告诉我爸去,叫警察抓你们。”
同学们一听,心里都很焦急:邓八这下子惹麻烦了,搞不好还会殃及全家。
胸有成竹的邓八把手一挥,对同学们说:“求求同学们,跟我走一趟,找‘牛精仔’的爸爸去!”
同学们一时感到迷惑:找“牛精仔”的爸爸不是自己送上门吗?邓八这么说了,大家也就听他的,大家深知邓八有主见。
一大群同学一下子涌到“牛精仔”的家门口,这时一大群好奇的农民也围了上来。
“牛精仔”的爸爸刚露脸,邓八就上前列数“牛精仔”在学校为非作歹、欺负同学的坏品行,强烈要求他好好教育“牛精仔”,如果以后“牛精仔”再欺负同学,同学们会联合起来整治他……
邓八话刚说完,同学们就喊开了:“反对‘牛精仔’的爸爸纵容儿子干坏事!”“富人不能欺负穷人!”
围观的农民也纷纷指责“牛精仔”与他的父亲。
“牛精仔”的父亲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连连向同学们道歉,并表示要好好教育儿子。
邓八看目的达到了,就领着同学们离开了“牛精仔”的家。
迟到一步的“牛精仔”回到家里,在父亲的盘问下,将情况如是这般说了一遍。其父一听火冒三丈,想不到邓八这穷小子,竟敢如此欺负自己的宝贝儿子,这还了得!在怒发冲冠的时候,他又想起刚才那一张张愤怒的小脸庞,众怒难息啊!况且儿子先欺负了人家,这一次只好挨“闷棍”了。
不识时务的“牛精仔”看到父亲满脸怒气,以为自己的“奏状”达到效果,马上说:“爸爸,叫警察……”
“警察个鬼,你再惹事,我就狠狠打你!”其父说完,真的挥起手打儿子的屁股。
“牛精仔”的父亲还记着邓八的那句话:“‘牛精仔’再欺负同学,同学们会联合起来整治他。”
从这以后,“牛精仔”再也不敢欺负穷同学了。
邓八不仅学习上是佼佼者,而且聪明、能干,有组织能力,很快在同学们的心中树立起了威信。
“五四”运动,如春风吹到了云浮这个南方偏僻的县城。新文化开始在云浮传播了,刚接触新文化的邓八,如饥似渴地抓紧时间学习,从中吸取营养。
学校为了支持北京学生,抗议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决定,组织了学生上街游行,邓八积极参加到这一革命洪流之中。
邓八举着小红旗走在队伍的前头,领着大家高呼: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拒绝和约签字!”
“取消二十一条!”
邓八和老师、同学们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县城,传得很远、很远……
邓八还在街头演活报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