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我要读书……

古老的西江,江水湍急,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奔向大海。西江两岸,群峰竞秀,林木茂盛,桃花点缀,沿途处处有醉人的美景。古老、美丽的西江,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人民;西江河畔,走出了一个又一个伟人、志士……

在西江中游南岸,有一个被世人誉为“小桂林”的美丽的地方——广东省云浮市。云浮市区地处岭南岩溶地貌带,座座石峰在大地高耸而起,个个岩洞岩石晶莹奇幻,“小桂林”令人赞叹称奇、目不暇接。云浮市区有如诗如画的“八大景”——玉屏拥翠、星岩古洞、碧虚夜月、天柱攀空、太空夕照、石麟秀耸、绀岭层峦、天马腾雄,这一批美丽、壮观、迷人的景点往往令参观者流连忘返。在这风景如画的云浮城西边,有一个叫 石塘的小村落。村里有一座清末盖起来的普通青瓦农舍,农舍坐北朝南,踏进大门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客厅,过了一个小天井,又是一个大客厅,客厅两边是厢房。站在门口往外眺望:正面是南山,东边是屏风山。门前是一小方鱼塘和成片的稻田地。这座农舍的主人叫邓兴盛。

1906年3月7日,天空阴霾,寒风呼啸。邓兴盛焦虑不安地在客厅来回踱着步,除了他的脚步声之外,四处一片寂静。

“哇——”突然一声婴儿的哭声,打破了这宁静的农舍。

孩子降临到了这个贫苦的农家之中。

隔了一会儿,接生婆满面春风前来向邓兴盛道喜:生下一个黑黑眉毛、圆溜溜大眼、逗人喜爱的小仔,母子都平安。

邓兴盛苦笑着连连向接生婆点头致谢,从桌上拿起了事先准备好的小红包,双手递给了接生婆。

接生婆跨出门槛,邓兴盛这时才想起给爱人欧氏弄吃的。他走到米缸伸手一摸,米缸已没有半粒米。当他懊丧地扭过头来,发现墙角还有几个小番薯和一小撮野菜。他摇摇头,先在锅里舀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开水,端进产房。

邓发故居(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 石塘村)

云浮风光是美丽的,而在岩溶地貌带,土地是相当贫瘠的。欧氏此前先后生下7个孩子,有3个早夭了,家中还有4个孩子,如今又添上一口,邓兴盛夫妻又要增多一份负担了。他们靠租种地主3亩地生活,每年除交租外,已所剩无几。邓兴盛小时候读过几年书,会写会算,欧氏出身于小商人家庭,有时他们也贩卖点小杂货,贩卖几斤猪肉,帮小店卖百货,以挣几文钱帮补家庭生活,但是这点收入是微不足道的。邓兴盛夫妻艰难地支撑着这个贫困的家庭。

孩子多,就成了家庭的累赘,对孩子也显得比较随便。邓家生下的男孩排行第八,就取名为“邓八”。当地喜称男孩为仔,也叫他“八仔”。“邓八”听起来显得很老,而“八仔”又只是他一个年少的名字。总之,不管是“邓八”,还是“八仔”,都是一个十分随意取的名字,并不是一个响亮而文雅的名字。不过,到了省港大罢工的时候,他却有了一个动听的名字——“邓发”。为何改为邓发,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不过这是后话。

冬去春来,邓八这棵生长在贫瘠土地上的幼苗,历经风雨,顽强地生长起来了。邓兴盛是一个有文化的农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而欧氏出身小商人家庭,与经商的来往人员接触多,深谙知识的用处。邓家虽家境困难,但邓兴盛夫妻勒紧裤带,创造条件,让孩子们上学读几年书。邓八的五哥邓芳要到私塾读书,年仅四岁的邓八要跟着去。上学堂读书哪能带个小弟弟?一个不让去,一个缠着要跟着去,兄弟俩一时相持不下。

“邓芳,你带弟弟去吧!”父亲站出来说话了。

“阿爸,你真好!”邓八拍着小手,高兴地说。

“你在课堂上不能吵闹,知道吗?”父亲转头严肃地对邓八说。

“这我知道。”邓八闪动着明亮的眼睛答道。

父亲让邓八跟哥哥上学堂,自有他的打算。邓八到学堂后,就不用人照顾他了,有利于大人下田劳作。更重要的是想让邓八在课堂上,耳濡目染受教育。

邓八随哥哥在课堂上课,开始私塾老师有看法,几天后他的看法慢慢消除了,因为邓八在课堂上不吵不闹,没有给老师、同学带来妨碍。再者,邓八圆圆的脸庞,乌溜溜的眼睛,长得十分逗人喜爱。

太阳像一个通红通红的灯笼从东方升起来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孩子们像小鸟似的“叽叽喳喳”朝学堂“飞”来了。铃声一响,老师踏入课室,顿时寂静下来。

老师用眼神扫了大家一下,开始点名背书:“邓芳,你来背《三字经》。”

邓芳马上站起来。随之,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

邓芳边想边背起来:“人之初,性本善……”

当他背到“亲师友,习礼仪”时,下一句记不起来了。

站在一旁的邓八悄悄地告诉他:“香九龄,能温席。”

紧接着,邓芳又继续背下去了。

老师听到有人提醒邓芳,马上转过身来,严厉地说:“邓芳,停!刚才是谁偷偷提醒邓芳的,站起来!”

站起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受罚,要用竹板打手心。

一时,课室一片宁静。突然,传来一声幼稚的嗓音:“是我告诉哥哥的。老师,你来罚我吧!”

老师、同学们往声音发出的地方望去:哦!原来是小不点邓八。

老师定神一看,一时又惊奇又好笑。为了不耽误上课,也就没有去理会他。

下课后,老师留住邓芳、邓八。

老师试着问邓八:“你跟你哥哥来上课,我讲的课,你能听懂吗?”

邓八偏着小脑袋答道:“你讲得那么好,当然能听懂。”

老师看到他那副天真、活泼的样子,忍俊不禁,“哈哈”笑起来。接着,老师试探地说:“刚才哥哥一时背不出《三字经》,你提醒了哥哥,这说明你对《三字经》很熟悉,你能不能背诵一遍给我听?”

邓八站好姿势,说:“背就背,人之初,性本善……”

邓八一口气背下去,并且一字不差。一时,老师惊讶地张开了口。

没待邓八背完,老师一下子将他抱了起来,连连称赞:“小小年纪,天资聪颖,记忆力强,将来一定是一个有作为的人才。”

经私塾老师这么一说,这件事在乡村一下子传开了,村民们都称赞邓八聪明。

花开花落,时光流逝,新的一年又开始了。邓八已经八岁了,到了上学的年纪。

邓八年纪小的时候随哥哥念书,他没有感到不好意思,到了年纪大一点,有人在他背后指指点点,自尊心很强的邓八,感到不好意思了,也就没有随哥哥一同去上学。到了学龄,邓八多么想有自己的书包、有自己的课本,踏进学堂读书啊!

邓八明知家庭很困难,但是读书的愿望驱使着他向父亲提出来:“我想读书!”

读书!假若孩子没有提出来,作为通情达理的父亲,也会让孩子去读书的。但是眼前邓家实在太穷了!生下邓八以后,欧氏接连又生了2个小孩,一个夭折了,一个尚活着。邓家生活越来越困难,为了生计,父母亲只得忍痛将小女儿卖给人家做童养媳,让大女儿早早地出嫁,又托人介绍邓八尚未成年的两个哥哥到外地去当厨工。虽是这样,一贫如洗的邓家还是挣扎在死亡线上。邓八提出读书,父亲哪能办得到。

邓发父亲邓应培(号兴盛)

邓兴盛抚摸着邓八的脑袋,带着咽声说:“孩子,我哪有钱供你去上学!”

懂事的邓八深深了解父亲的心,眼里噙着泪,向父亲点点头,扭头走出了房门。

暮色降临,鸟儿归巢。在饭桌旁,邓兴盛夫妻等邓八回来吃饭,左等右等没有见到邓八回来。

邓八去哪里了呢?邓兴盛决定到附近找一找。

在岩洞前,邓兴盛终于找到了邓八。邓八正趴在石头上哭泣。邓兴盛不觉心中一酸,他忍住快掉下来的热泪,走上前劝说邓八:“八仔,阿爸现在没有钱,有钱一定让你去读书。乖孩子,你不要哭,跟阿爸回去。”

邓八扭过头来,听到爸爸说的一席话,深知读书的愿望无法实现,他哭得更加伤心,边哭边喊道:“我要读书……”

“我要读书……”的声音,在岩洞里回荡着,传出一阵又一阵的回音…… iQnI8ExsMQrQznpncsjyeBSta6sNUDE3udFhSxSpaas7iCdHfiyTVTNAeZAKWM5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