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依据田野调查以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等南洋各地港口的华人庙宇、会馆、宗祠等碑铭和其他历史文献记载,与中国原乡“无客不住山”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近代以来海外的客家人大都聚集于南洋各大港口或近河岸的矿区,是“海上丝绸之路”商贸网络上非常重要的一支华人群体,他们可以被视为“海洋客家”。

梅州地处韩江上游,宋明以来,尤其是清代以来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带的客家人,不少通过梅江顺水而下,经过韩江从潮汕地区的港口出海,抵达东南亚乃至南亚、非洲、美洲等地谋生创业、落地生根,为当地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广大海外客家华侨华人也对梅州近现代以来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开展沿线国家历史、社会、文化的研究,助推与相关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从而实现民心相通,可谓正逢其时。

为此,2016年5月,嘉应学院以客家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在学校各个学院物色历史、文学、教育、艺术等相关专业人才,组建“客家华侨华人(梅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获嘉应学院2016年“创新强校工程”重大招标项目立项资助,并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资助。2016年起,团队成员走出国门,前往梅州客家人较为集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实地调研。本书即为本项目开展海外调查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本书内容主要分为“梅州客家向海外的播迁”“客家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与发展”“海外客家与梅州侨乡社会的形成”三个专题,希望通过这些论文较为全面地呈现近代以来梅州客家人向海外的播迁、发展以及海外客家人与梅州原乡的互动历史脉络。

“梅州客家向海外的播迁”包括6篇论文,分别以新加坡、毛里求斯、印度、美洲为例,探讨海内外客家人的历史渊源、社会文化和生活变迁。肖文评、宋心梅和徐媛的《新加坡大埔人与原乡互动研究——以吴深才〈账本〉(1912—1948年)和吴发祥〈日记交易〉为例》,以两份第一手材料为研究基础,通过吴深才在新加坡务工期间账本记录的收入和开销,以及其父吴发祥在大埔原乡记录的与新加坡亲人的往来书信和日记,用具体而微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20世纪初期新加坡大埔客家人与原乡互动的真实情形,较为生动地呈现了“水客”“两头家”等梅州侨乡地区特有的职业和生活方式。

马来西亚王琛发教授《海洋的客家:南海历史留下的话语思考》一文,通过大量的史料,探讨了越南会安、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马来半岛吉兰丹布赖、印度尼西亚邦加岛等地早期客家人的海上活动,认为客家人在南海地区以占据港口、开拓海路的方式建构了早期的海上贸易网络;而进入19世纪,随着客家人采矿活动日渐繁盛,婆罗洲、马来半岛、泰国、苏门答腊、邦加等地的客家人依靠“公司”聚人众、开港口,并通过港口前沿设置各自会馆,进一步构建了南海地区隔海跨境的客家商人海上网络,由此论证了在南洋地区“客家人开埠”的史实。此外,文章也论及了在晚清危局之下南洋客家人救亡图存的宏愿。

冷剑波《近代梅州客家人“过番”南洋考略》一文,通过梅州地区大量的历史文献,山歌、俗谚等民间文献,以及档案记载等资料,认为过番是粤东地区客家人传承已久的一种生活习俗,是他们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和主动性的生存策略。文章也分析了过番成为一种可能的其他客观条件,包括晚清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导致海禁政策的改变,以及航海技术的革新等。此外,文章依据档案资料概括性地分析了近代梅州客家人过番的时间和方式等问题。

夏远鸣《从侨居团体到国民团体——毛里求斯华人社团的变迁》一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毛里求斯华人移民的历史与概况,重点论及了关帝庙、仁和会馆、南顺会馆、各姓宗亲会等传统华人社团的成立和发展情况。文章也较为深入地阐释了“二战”后毛里求斯传统华人社团的主要变化以及新式华人社团的成立和产生方式。最后,文章还分析了近代以来中国国内局势对毛里求斯华人社团的影响,以及新时期当地社团功能的演变。

周云水《“文化包容”与“一带一路”——印度塔坝客家的启示》,以印度加尔各答塔坝客家人为例,通过分析当地客家人百余年从事皮革产业的发展历程,认为“文化包容”不但可以展现华人容忍、谅解的气度,还可以推动我国以平等、友善、互助、合作的姿态与沿线各国民众交往与交流,更可以凭借多元的文化认同打破地理界限,从而在讲述更多软性的中国故事时展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叶小利《近现代客家籍外交官的护侨活动——以美洲为例》,以清代至民国期间黄遵宪、黄锡铨、古今辉、钟宝僖、刁作谦等一批客家籍外交官在美洲的护侨行动为重点,介绍了他们如何心怀祖国与民族尊严、心系华侨疾苦与权益,在职责范围内积极主动对外交涉,与所在国、西方列强据理力争,保护美洲侨民的合法权益,弥补了学术界关于美洲客家籍外交官研究的不足。

“客家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与发展”包括7篇论文,这组文章分别从民间信仰、传统民居建筑、饮食文化、音乐、华文教育等角度探讨了客家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与发展。李秀萍和钟晋兰的《粤东移民与新马的三山国王信仰》一文,介绍了三山国王信仰随粤东移民传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基本情况,较为翔实地阐释了三山国王信仰在新马地区的分布、创建年代、建庙经过等。此外,文章重点从帮群互动、联结地域群体、民众日常生活意义、地方文化教育和慈善等角度,探讨了新马地区三山国王庙宇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情况。

林爱芳《印象“蓝屋”——客家传统建筑在马来西亚的传承》以著名客籍侨领张弼士在槟城的故居“蓝屋”为例,从其建筑形式与装饰元素两个方面,探讨了蓝屋对于传统客家民俗建筑艺术的传承,以及与欧洲建筑文化的相互交融。

周云水《客家饮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创新发展》一文,通过对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毛里求斯等地客家餐饮文化的实地调研和客观描述,认为海外客家人在以“落叶归根”理念为主导的时期,以传承客家传统餐饮文化为主;而随着“落地生根”理念的被动形成,海外客家餐饮文化则逐渐走向以融合当地主流餐饮文化的创新方式继续传承发展。

邓育文《新时代客家音乐海外传播探讨》概括性地介绍了客家音乐在国外的传播情况,凭借海外实地调研的经验,从政府政策、教育机构、民间交流等层面探讨了新时代客家音乐海外传播的一些可能路径。

鲁渊《客家先贤张榕轩首创华校——印度尼西亚棉兰敦本学堂》一文重点介绍了客家侨领张榕轩在印度尼西亚棉兰创建当地首间华文新式学堂——敦本学堂的有关史实。

魏明枢《浴火重生——印华作协的成长与崛起》一文聚焦于印尼华文学界的最重要社团之一——印华作协,从印华作协的组织和领导机构、印华作协取得的主要成绩、青年人才的挖掘与培养,以及其在海内外华文文学圈的影响等角度,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印华作协的成长轨迹,让我们得以一窥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情况。

张巧欢《印尼客籍作家严唯真的文学观刍议》一文,详细介绍了印尼梅州籍华文文学作家严唯真的文学创作实践和文学创作理论,概述了其对于印尼华文文学发展的反思及有关印尼华文文学、文学创作和唐诗宋词今译等问题的独到见解。作者认为严唯真的文学观从文化传播和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于形势严峻的印尼华文文学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性意义。

“海外客家与梅州侨乡社会的形成”共有5篇论文,主要论述海外客家华侨与梅州侨乡社会的形成及影响。梁嘉《海上丝绸之路对梅州建筑装饰艺术的影响》一文重点探讨梅州地区华侨建筑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即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与西方建筑元素的融合,作者选取梅县松口和大埔茶阳两地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为个案,从外部辅结构、立面造型、雕塑、彩画等角度分析了梅州地区广泛存在的中西方结合的华侨建筑艺术。

宋心梅《客家华侨与侨乡教育发展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广东梅州为中心》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梅州侨办教育的深入考察,重点探讨了客家华侨与侨乡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对侨乡教育变迁的影响。文章详述了海外客家华侨通过捐资兴学参与清末民国时期侨乡社会文化建设的实践。文章认为虽在清末危局之下,由于情系桑梓的客家华侨的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梅州地区的新式教育却取得了十分傲人的成绩,侨乡地区的社会面貌也随之发生变化。

张长城《梅州客家“足球之乡”形成与发展的文化生态学解读》一文分析了梅州作为“足球之乡”形成与发展的文化生态,认为客家文化的内涵与梅州作为华侨之乡侨汇经济的昌盛是梅州近代足球发达的重要原因。文章也分析了梅州足球发展的变迁、特色、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了促进梅州足球发展的相关措施。

高珊《湖山稻田里的客家古韵——梅州南口侨乡村初探》一文基于梅州华侨文化最为浓厚的南口镇侨乡村的考察,重点分析了“南华又庐”“承德堂”“德馨堂”“毅成公家塾”等民居建筑的特色、构造形式和装饰风格,同时对村落乡土景观的营造提出了建议。

雷汝林、祁新华和陈燕奎的《梅州传统客家村落的生态哲学》一文,以梅州代表性的传统客家乡村聚落的景观营造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实地勘察、研读地方史料以及GIS的空间分析手法,从传统客家文化的生态根源入手,剖析聚落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技术等层面所蕴含的生态智慧,总结和提炼了具有梅州地方特色的乡村生态环境维系与建设的生态哲学、生态实践经验。

总之,阅读本书所收录的这些文章,我们可以对梅州客家人向海外播迁的历史、原乡客家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海外客家人对梅州侨乡社会的形成与影响,获得一个较为丰富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思考梅州以及梅州海外客家人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特殊地位和意义。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印度尼西亚时,首度提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同年11月,中共中央正式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于推进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意义。 2016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提出8项总要求,其中两项为:“要切实推进民心相通,弘扬丝路精神,推进文明交流互鉴,重视人文合作”“要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 。海上丝绸之路既是商贸流通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不少学者指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不应仅局限于具体的经济活动,还要考察一些重要的社会、文化和族群纽带,及其在时间上的变迁和空间上的流动” 。希望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和本书所收录的相关研究成果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和相关的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编者
2020年11月5日 jDq/iFvdFjdEQAZUJH299cuwmTgj/vGiAhz06tHbFNCS+uAbk97aaYWknXE60l2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