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客家提线木偶戏的源流

我国木偶戏是一门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艺术种类,客家木偶戏是明朝初年由浙江杭州传入福建上杭和广东梅县、五华等客家地区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客家木偶戏分为弄悬丝傀儡(提线)、持棒傀儡(杖头)、肉傀儡(掌中)等。客家提线木偶戏,客家人称为“吊线戏”“线吊戏”,是木偶戏表演中技巧较高的戏剧品种之一,在内容和表演艺术方面推崇雅俗共赏,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

客家提线木偶戏所使用的表演道具均为木制人形偶。据专家研究分析,这种人形偶的产生与中国早期奴隶社会的人殉制度有关。奴隶主死后要用大量的牲畜和奴隶陪葬,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达到自己去世以后仍有佣人可供差遣的目的,后因人殉制度过于残忍,便采用“偶”来代替。在“偶”的材质选择上,相对草制人形偶而言,木制人形偶不仅在外表上与真人更加接近,且关节能够灵活运动,更接近真人的动作,因而以木制人形偶代替活人成为陪葬品。

我国现存木偶戏依据木偶结构和表演特征可分为四类:一是提线木偶戏,二是布袋木偶戏,三是铁枝木偶戏,四是杖头木偶戏。在这四类木偶戏中,提线木偶戏有较高的艺术性。 概言之,木偶戏泛指所有由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戏剧,提线木偶是其中一类。

按照提线木偶戏的历史发展脉络,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一、驱邪祭祀的西汉时期

据唐代的《乐府杂录》记载,汉高祖刘邦被匈奴酋长冒顿困于平城,援断粮绝,谋臣陈平为脱离险境献上了一计,陈平得知冒顿有好色之心、其妻阏氏有嫉妒之意,便利用他们夫妻之间的矛盾,以绝色美女的形象雕塑木偶人,并在木偶人身上安装机关,让它在城头上翩翩起舞。果然,阏氏担心城破后冒顿会娶美女为妾,于是引兵自退,遂解平城之围。由于木偶人退敌有功,即授其封并珍藏于御库。

汉文帝时,薄太后病危,文帝亲自祈天治病无效,群臣献策,搬出当年退敌的木偶人作为器具,敬天驱邪,以表虔诚大礼。汉文帝欣然接受并践行之,太后之病果然痊愈。从此木偶人乃始作宫廷中宾婚嘉会、敬神驱邪之用。

汉代末年,乐家们将木偶人翻为戏具,据唐代杜佑《通典》载:“窟儡子,亦云魁儡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可见,汉末木偶戏已活跃在喜庆嘉会之中,从单纯的歌舞、杂耍逐步演变成原始的木偶戏。

由此可以推断,木偶戏大致起源于奴隶社会的人殉,形成于汉高祖刘邦时期的“白登之围” 。按照时间估算,木偶戏出现的时间距今至少有2200年。

二、技艺高超的唐宋时期

相传唐玄宗时期,木偶艺人进宫表演。玄宗看过木偶戏后作了《傀儡吟》一诗:“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同时,民间也很盛行,寺庙中经常有木偶戏演出。寒山和尚有一首诗云:“寒山出此语,此语无人信。蜜甜足人尝,黄蘖苦难近。顺情生喜悦,逆意多瞋恨。但看木傀儡,弄了一场困。”本净和尚在《无修偈》中说:“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道性如虚空,虚空何所修?遍观修道者,拨火觅浮沤。但看弄傀儡,线断一时休。”由此可见,唐代提线技艺已经具有高超的水平。唐朝木偶工艺等多方面的繁荣发展为木偶戏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据晋《拾遗记》记载:“南陲之南,有扶娄之国,其人善能机巧变化……或化为犀、象、狮子、龙、蛇、犬、马之状,或变为虎、兕,口中生人,备百戏之乐,宛转屈曲于指掌间。人形或长数分,或复数寸,神怪欻忽,衒丽于时。”可见,当时木偶戏艺术已经比较普及,在“南陲之南”,就出现了“手指傀儡戏”(用手掌操作木偶,亦为提线木偶的雏形)。手指傀儡作为提线木偶的雏形已具有相当的艺术性,发展到宋代时,提线木偶戏表演技艺基本成型。

宋代,提线木偶戏已经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种类,宋人黄庭坚作有傀儡诗:“万般尽被鬼神戏,看取人间傀儡棚。烦恼自无安脚处,从他鼓笛弄浮生。”此诗显示木偶戏在宋代已经出演史事、公案、灵怪、胭粉等多种带有戏剧色彩的故事。据宋人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及周密撰《武林旧事》和吴自牧撰《梦粱录》记载,宋朝木偶戏昌盛,流行很广,到处都是傀儡戏(提线戏、杖头戏、扁担戏、被窝戏、木脑壳戏等),在戏种的丰富程度上可见宋代木偶戏的盛行。

三、待兴的元朝时期

元代,戏曲杂剧兴盛,但木偶戏并未就此完全消失,而是相对其他艺术形式显得较为单薄且疏于记录。元杂剧的兴盛也是艺术形式向多元化发展的证明。

四、交融的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闽西的木偶戏发展为布袋木偶戏(用手掌、手指在木偶布袋内套之中表演技艺),为提线木偶戏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契机。据闽西当地民间资料记载,掌中布袋戏兴起于明代,创始人为落第秀才,因怀才不遇而以编演讽刺剧营生,嘲讽时弊,但又怕授人以话柄,就借布袋木偶来进行托词式表演,一切话语皆出自偶人之口,所幸免于惹祸。而这种形式就是布袋木偶戏的雏形。

古时木偶戏艺人被尊称为“戏先生”,可参加科举考试,搭八卦台,穿长衫,屏幕内提线做戏,不抛头露面,被称为“内帘四美”。清道光年间,木偶戏增添“副旦”行当,称“五名家”。如果官府要演木偶戏,须下请帖,因此其原属地位不在娼、优、隶、卒之列。不能用召,享有不同于戏子的社会地位。

明代初,闽西地区的布袋木偶戏逐步传入周边地区,对与闽南龙岩市接壤的广东梅州地区的影响较大。由于梅州地区的客家人素有崇尚中原文化的传统,木偶戏在粤东获得了良好的生存土壤,得以蓬勃发展。据《大埔县志》记载,“埔之风俗,家诵户弦”或“比屋弦书”,可见客家人对诗与乐的喜爱已形成传统。基于对中原传统音乐文化的崇尚心理,粤东大埔县客家人以崇尚和包容的心态对发轫于中原的古老木偶戏的传入和融入给予了极大支持,木偶戏获得了发展生机。据1954年《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纪念刊》记载:“明朝初年,广东客家地区提线木偶是福建闽西传入广东的。它分布于粤东的梅县、兴宁、丰顺、大埔、蕉岭、五华、揭西、陆丰等县。”它在梅州的梅县、大埔、五华逐步形成了木偶戏文化技艺交流中心,同时还推动形成了梅县提线木偶戏、大埔提线木偶戏、五华提线木偶戏等木偶戏班。据木偶戏老艺人记述:“木偶戏传入梅州始于明代万历年间,由福建传入大埔、梅县、五华等地。旧时人戏班和木偶戏班在同一场地演出时,人戏班的成员都要到木偶戏台上参拜戏剧祖先‘木偶老爷’神像。每晚开场演出,若木偶戏没有开场,其他戏不敢响锣开场。木偶戏班未歇锣,其他的戏班不敢先收场。”据此推断,20世纪初期木偶戏已经完全融入当地文化生态圈,并获得了很好的发展空间。

五、新中国成立后的复苏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剧种的推陈出新、文艺的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审美的需求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传统戏曲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竞争。我国专业木偶剧团如今仅存七家,它们分别是福建省泉州市木偶剧团、陕西省合阳县提线木偶剧团、浙江省平阳县木偶剧团、广东省梅县木偶剧团、广东省五华县木偶剧团、福建省上杭县木偶剧团和福建省连城县木偶剧团。

综上所述,木偶戏源于周、承于汉、兴于唐、盛于宋,从明代传入客家地区(600余年),客家人崇尚故土文化的心理及兼容并蓄的精神情怀,使古老的木偶戏在粤东获得了蓬勃发展,从此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深受喜爱,成了客家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Y4xUZARjgH8yEvmIXU4UpIMn26wK5/2ruHjuCkcQMb1n1YDAH4zKW1ZxB9F82p0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