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客家提线木偶戏的行当特点

客家提线木偶戏作为广东梅州地区的传统戏剧,是梅州客家人的代表性文化之一。其在明朝初年由福建传入,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的发展中总是焕发着独特的色彩。客家提线木偶戏在清咸丰、同治年间一直唱“高腔”。其基本曲调有长行板、过山调、饶平调等十几种。它最初是用“单高腔”,后来发展成“双高腔”。所选剧目都是根据已有的故事提纲编词套曲,通俗易懂。

四大徽班进京后,“乱弹”在闽西也逐步兴起,它不仅有唱腔的行当分类,还有乐器伴奏。木偶戏也开始吸收和借鉴“乱弹”的形式,将人员增加到六至九人不等。此时,梅州地区的木偶戏也开始吸收当地广东汉剧的表演唱腔、剧目等。随着演出人员的增多,分工也逐步明确,角色行当大致可分为生、旦、丑、公、婆、净六种类型,这一分类与广东汉剧的角色行当(共七类,即生、旦、丑、公、婆、乌净、红净)不谋而合。

在唱腔上,此时的梅州提线木偶戏(包括梅县、五华、大埔等)则是以演唱汉调为主,间唱客家山歌、民歌、采茶小调等。梅州提线木偶戏表演技艺自成体系,更是岭南民间戏曲艺术的瑰宝。

如果说广东汉剧角色行当的基本功为“唱、做、念、打”,那么客家提线木偶戏的基本功为“八套线规”的提线程式,即“鞠躬线”“步走线”“家婆线”“单刀线”“管行线”“三四连线”“旦行线”“打八步”。这些线规在深刻地表现出木偶的提线程式艺术的同时,也奠定了木偶戏成为“活起来”的民间艺术的基础。正如一首客家民谣唱道,“簇簇人群看出神,登台傀儡似活人,长笛锣鼓紧又密,抬头东方已天明”,歌词反映了木偶戏在客家民众心中的地位及曾经繁荣兴盛的场面。

客家提线木偶戏所演剧目的戏文,既继承了中原汉族传统的古风,又具有浓厚的客家地方特色。五华木偶剧团的表演艺术及唱腔唱调与梅县木偶剧团的大同小异,但在发展中也形成了各自的特点。目前,五华木偶传习所表演的提线木偶戏的提线程式技巧,更倾向于木偶的四肢、步伐、神态等方面的表演程式,也包括对传统剧目、传统文化的挖掘。而梅县木偶传习所表演的提线木偶戏,则更倾向于传统戏剧表演的彼此借鉴和融合,这种借鉴和融合本质上就是创新,以及与市场发展的紧密结合,与时俱进。

即便如此,这些木偶剧团在唱腔的表演程式上,都以唱广东汉剧为主。其剧目、戏文、曲调、情节等都与广东汉剧的唱腔曲调相通。只有行当“丑角”在道白时,在用中州音韵基础上,插以客家话。由于客家提线木偶戏的角色行当与广东汉剧的角色行当相似,因此在本书中我们将不再重复论述,只做简单的展示。如需详细了解,可参考本丛书中的《走进广东汉剧》。

一、生行

客家提线木偶戏中的生行与广东汉剧的生行相同,又称小生,主要扮演青壮年男子角色。在唱腔上的表演特点是:主要运用男声假嗓,清脆明亮,文雅潇洒。表演时动作大方、文雅、潇洒,身段稳重。生行主要分文小生、武小生、文武生、娃娃生四大类。文小生表演风格突出“行如秋风,站似玉树”,武小生表演要求干净、利索,考验扮演者对力度与节奏的把握。

图2-1 武生袍

图2-2 小生帽

以下是提线小生唱段,选自历史剧《孟姜女》中的唱段《海角天涯路茫茫》。

二、旦行

客家提线木偶戏中的旦行包括正旦、青衣、彩旦、武旦等,主要扮演中青年妇女的各种角色。在唱腔上采用女声假嗓,华丽多姿。表演以身段和水袖功夫见长。在旦行中,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分类,如青衣多为大家闺秀,乌衣多为苦情角色,花旦多为俏皮活泼的青年女子。此外,旦行还有花彩旦、闺门旦等。

图2-3 武旦袍

图2-4 老旦服饰(左)、丫鬟服饰(右)

以下是青衣唱段,选自神话剧《黄花公主》中《三姐下凡》的青衣唱腔片段。

青衣水袖表演具有很强的舞蹈性。表演时通过“‘挑、拨、勾、甩、扎、偏、撩、绕、掷、遮、挥、抖、戽、扬、拖、抓’等各种不同水袖功的运用,表现出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 。本曲选自神话剧《李铁拐》剧目中《我要保留清白身》的青衣唱腔片段。

三、丑行

客家提线木偶戏中的丑行,通常扮演剧中各种滑稽、诙谐人物。丑行又可以分为官袍丑、方巾丑(项衫丑)、短衣丑、武丑、童子丑、女丑等。丑行的唱腔多用男声原嗓,句顿变化较多,唱法腔调滑稽诙谐、幽默风趣。

以下是选自《金鳞记》第四场中第三首曲目《这妖孽言语颇中听》的丑行唱腔片段。

四、公行

客家提线木偶戏中的公行又称老生、须生,在剧中主要扮演各种中老年角色。公行分为白须、乌须、黪白须和武老生等类型。表演时,以稳重的八字步为基础,仪态庄重大方。

以下是选自历史剧《三斩子》剧目中《为救外孙急如焚》的老生唱腔片段。

五、婆行

客家提线木偶戏中的婆行又称老旦、老妈,在剧中主要扮演老年妇女角色。婆行以本嗓发音,腔直而正,表现朴实大方。按照身份和地位的划分,“贫婆”一般代表五十岁以上勤劳善良的穷苦妇人;“贵婆”一般代表封建贵族妇人;“丑婆”则代表自私狭隘、心狠毒辣的老妇 ,等等。

以下是选自《金鳞记》第一场中第四首曲目《听说是公公死婆婆丧》的婆行唱腔片段。

六、净行

客家提线木偶戏中的净行,也分为乌净和红净。乌净,又称黑头、乌面、大花脸,常在剧中扮演英雄豪杰或权奸神怪。从脸部的特征上大致可分为白脸和黑脸两种。唱腔用“五六调”,表演时步子稳重坚实,迈步较宽。红净,又称红面,在剧中多饰演赤胆忠心的忠臣宿将、豪爽侠义的英雄或忠诚刚正、铁面无私的清官。表演时有如龙行虎步,气宇轩昂。

以下选自《金鳞记》中《一见此妖心头恼》真假包拯唱的净行唱腔片段。 Utg5ISF0i/o2Xp1UBBvusdZ5RkMqphKQSGLf/8Ii8A012CH6IJDuB+gy85xtTTQ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