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客家提线木偶戏的发展情况

梅州地区的木偶戏都属于“提线(上弄下的提线木偶)”类型。梅州提线木偶戏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在称呼上,通常在“提线木偶戏”前冠以地名,它们是梅县提线木偶戏、大埔提线木偶戏、五华提线木偶戏。其中,五华提线木偶戏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梅县提线木偶戏于2009年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埔提线木偶戏属于大埔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大埔提线木偶戏的发展情况

谢如剑撰写的《大埔木偶戏》记载:大埔县的木偶戏是由福建上杭传入的,人们称为“外江木偶戏”。

新中国成立前的木偶戏表演中,常用的木偶仅十几个,其中眼、舌会动的大丑(俗称“合子”)不可少,连同围幕、锦屏以及简单的刀枪道具,叠装起来只需两个小竹箩。木偶戏舞台装置简单,在普通人家厅堂中放置两张八仙桌,围以幕布即可演出。表演时台上两人不仅要注意手中的提线,也要注重演唱,台内两人包锣鼓和弦乐伴奏。晚清至民国初年,双溪镇草田里、清泉溪、木教、和村、灯盏湖都有木偶戏班,当时大埔全县有50多个木偶戏班。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爆发,人民生活困苦,木偶戏骤然衰落,幸存下来的戏班子寥寥无几。

新中国成立后,木偶戏得以新生。1951 年冬,大埔县人民政府将十几个流散艺人组成“大埔线剧队”,并给予经济补贴。1953 年冬,大埔线剧队与福建省永定县雷丰线剧团合并成立“大埔新星线剧团”,成员16人。1956年,该团参加汕头专区木偶、皮影戏观摩会演,获优秀演出奖。会演后,县木偶剧团转制为地方国营,派赵风任团长。1965 年11 月,在梅县地区戏曲团体整顿会议中,大埔新星线剧团宣布解散。1978 年5 月,经大埔县委研究并报梅县地委批准,复办“大埔县木偶剧团”。1987 年4 月,木偶剧团停演木偶戏,改办“百花轻音乐团”,原剧团人员分流,现仍保留编制。

大埔县木偶剧团拥有童宇东、余敦昌、黄世君、唐新英、蓝春英等艺术骨干,表演技巧和音乐唱腔皆称上乘,在广东及福建闽西一带享有盛誉。

图1-1 1982年大埔县木偶剧团团友在广州文化公园演出时合影 (前排左 起廖燕辉、廖小仁、邓学良,后排左起 郑雪娥、黄吉英、廖东雄、管其新)

图1-2 1982年6月,大埔县木偶剧团在广东省委党校汇报演出合影

图1-3 1983年11月,大埔县木偶剧团全体团员在进光村演出留影

图1-4 大埔县木偶剧团匾额

图1-5 大埔县西河镇北塘村民办木偶剧团表演的传统木偶戏《刘备招亲》

图1-6 2020年1月大埔西河木偶剧团在西河镇北塘村演出

二、梅县提线木偶戏的发展情况

梅县提线木偶戏是木偶戏中的重要类型,堪称客家文化艺术中的活化石。据《广东省志·文化艺术志》所载,梅县的木偶戏是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由江浙地区经福建上杭传入梅县的,已有四五百年历史。旧时梅县有不少提线木偶戏班,至新中国成立前夕还有6个,即以梅城谢瑞庭为班主的“乐尧天”、以黄宝师为班主的“奏吉祥”、以南口车陂刘伟荣为班主的“荣华堂”、以南口圩陈立郎为班主的“富天彩”、以隆文李达安为班主的“合一声”、以松口童士洪为班主的“乐升平”。

梅县提线木偶造型精致、形象逼真,身高70 厘米左右;表演以唱汉调为主,兼唱客家山歌;对白一般用客家方言;角色一般分为生、旦、丑、公、婆、净六大行当;表演形式是唱、做、念、打,唱以汉剧西皮、二黄板腔为主,辅以民间小调、客家山歌等。此外,还有特有的伴奏乐器:文乐有头弦(俗称“吊圭子”),武乐有大苏锣和号头。梅县提线木偶戏的演出剧目分为传统戏和丑行戏:传统戏以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和历史人物为题材,通过艺人的锤炼而逐步形成的较为规范的剧本有《化子进城》《凤岭缘》等;丑行戏以相声说唱、道白、对白、插科打诨、嬉笑怒骂等为主,代表性作品有《张四姐下凡》《魂老婆》等。

梅县木偶剧团在演出中,不但坚持天桥立体架舞台和长线操作,而且从单一的提线表演发展到杖头、布袋、人偶同台合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在提线木偶技艺上,由最初仅有3 ~ 5根线发展到20多根线,全靠演员十指连线操作,并使用软景、硬景、天幕幻灯景等扩大表演区,还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投影灯、色灯配景等。梅县提线木偶戏《变脸》将川剧变脸嫁接至提线木偶戏中,这种尝试性探索,对提线木偶戏的创新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梅县提线木偶戏变脸的嫁接运用在木偶戏领域是首创。

客家历史悠久,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梅县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有100多万人。客家人创造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客家人对戏剧艺术的喜爱为梅县提线木偶戏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图1-7 1985年,梅县木偶剧团团委研讨振兴木偶戏事业

图1-8 1985年,梅州文化局局长李启磊、副局长钟运生与剧团领导成员合影

图1-9 梅县木偶剧团送戏下乡演出

图1-10 梅县木偶剧团送戏下乡演出后合影

图1-11 曾学升、邓学良、巫启胜三位团长在梅县木偶传习所门口合影

图1-12 1992年,梅县木偶剧团全体成员在天安门合影

图1-13 1992年,梅县木偶剧团在北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汇报演出

图1-14 2017年,梅县木偶剧团在嘉应学院演出后与学生互动

图1-15 2017年,梅县木偶剧团参加韶关市春节联欢会

图1-16 梅州乐友会成员合影

[后排:赖振强(左一)、巫启胜(右三)、梁红(右二)]

图1-17 从左到右:陈如娟、孙钰、赖瑜明、吴华山、巫启胜、袁勤豹、钟玲

三、五华提线木偶戏的发展情况

据《五华县木偶剧团建团40 周年纪念专集》记载,五华提线木偶戏是明代从福建上杭传入的,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广东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提线木偶戏。民国初年,五华县拥有林华堂、新华堂、彩华香、同乐园等20 多个木偶戏班,居于兴梅、潮汕各县之冠,故而获得了“提线木偶之乡”的美誉。五华县木偶戏班中以1930 年由著名艺人李伯绅组建的林华堂影响最大,林华堂木偶戏班由古妙洪、张日星、张炳星、古三、张如亮、李亚七、古妙姐等人组成,曾应华侨邀请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演出,时间长达四年,深受当地客家乡亲的欢迎。

五华提线木偶戏于2007 年8 月被广东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全省九个稀有剧种之一,2008年6 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演唱以汉调为主,间唱客家山歌或采茶小调,对白用客家方言,角色行当分公、婆、净、生、旦、丑。五华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当代木偶头制作借鉴福建泉州大师工艺,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现力,成了驰名中外的工艺精品。五华提线木偶形象线条繁多,操弄复杂,与我国多数传统木偶戏相比,表演难度更高。

五华木偶传习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五华县木偶剧团,是专门从事五华提线木偶戏艺术的传承、保护、研究和展演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近年来,传习所不断加大文化交流力度,与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共建广东汉剧(汉乐)活动驿站,是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中华文化学习基地。作为中外人民的友好使者,传习所多次到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法国、澳大利亚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图1-18 2014年10月,五华木偶传习所参加广东省群众文化精品巡演

图1-19 2016年4月,五华提线木偶传习所前往印尼巡演、交流和授课

图1-20 提线木偶书法展演 oJMWp/+gh18YU2s82plrSJKbbsNMB9aaZ3AbZ6nPaNZgrvZOdgGrncH4ihEQCY6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