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校广告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罗 静

摘 要: 新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尤其对广告设计来说,创新性必不可少。因此,广告设计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进行创意设计。然而,就目前的广告设计教育而言,教学理念和模式多侧重理论教学,并不注重创新能力培养。为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并加以贯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市场的需求。本文将针对高校广告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展开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广告设计 高等教育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逐渐成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广告成为吸引消费者从而实现企业预期商业目的的重要手段。诸多企业通过广告来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产品竞争力。但大量广告在市场中的投放造成了消费者视觉与审美的疲劳,对广告的免疫力明显增强,同质化的广告设计方案已难以快速吸引消费者注意力、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导致企业对广告设计的创新要求越来越高,对广告设计人才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广告设计教学中有必要针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论进行适时适当的改革,构建新型教学体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一、高校广告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广告为公众传播产品信息,促进产品销售,是当前企业公开而广泛应用的宣传手段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同类产品众多,企业不仅要提升产品质量,还要做好广告宣传。推广和销售都需要广告宣传,通过广告来增强产品的知名度 。因此,在某些方面来讲,广告设计是否成功会对产品的销量产生较大影响。然而,随着广告市场的快速发展,同质化设计越来越多,大众审美越来越高,铺天盖地的同质化广告难以再对消费者造成视觉刺激,无法产生较大的市场影响力。广告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一种艺术创作,不仅突出专业性,更突出创新性 。现如今许多企业越来越重视广告设计的创新性,希望通过不同的广告设计创意来给予消费者不同的视听效果,从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设计师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因此,在广告设计教学中非常有必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使其自主地去追求创新,形成创新思维模式。

二、高校广告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创新能力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往往更受到企业重视,更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通过前文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要性的分析可知,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广告设计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行业发展的未来需要。然而,当前高校广告设计教学中很少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多数时候采用教条式、苛严管束式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相对陈旧,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很少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过于强调考试成绩。这造成学生很少主动思考所学知识,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学习过程中很多时候以应试为目的,缺少学习兴趣,甚至存在一定厌学情绪,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不符合企业对广告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这也正是当前广告市场中设计同质化,缺少创意设计的原因之一 。从行业发展来看,广告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广告作为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之一。因此,我们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使其符合当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三、高校广告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鉴于当前高校广告设计教学中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缺失,实际教学中多依然沿袭传统应试教育模式,难以帮助学生形成良性创造思维的情形,下文将针对广告设计教学的情况,探讨高校广告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广告设计属于创作过程,自然离不开创新。因此,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要素,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才会形成学习动力,才能引导创新思维的发展,对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兴趣,就会对所学内容失去好奇心,更不会主动探索学习,产生相应的创新欲望。因此,在广告设计教学中,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从而用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对所学内容产生丰富联想,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具体来讲,教学过程应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引导性,在教材内容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扩展教学,通过精心编选教学内容,赋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展开具有灵活性、多变性、新颖性的教学,实施创新教育。例如,引入具有代表性的成功商业案例,加强教学与广告市场间的联系,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经验对展示内容进行创新,通过实践创新让学生养成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明确自身在设计中存在的不足,逐渐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真正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转变教学方式方法

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时代发展,传统范式化教学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革新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与形成。例如,在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情境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达到学习目标。在教学情境中学生往往能够产生更多自己的想法,能够保持一定的创作欲,产生的教学效果要好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另外,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思维模式不同、创作风格不同,采用统一的教学策略教学,教学过程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有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引入分层教学与合作教学,对不同层级学生采用差异化的教学引导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对各层级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并让不同层级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带动基础薄弱的学生,使学生在小组的帮助与带动下产生更大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产生创作欲望。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分层、分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避免偏颇的分组影响教学计划的开展和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实践证明,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把握好科学的分组标准,则非常容易对学生学习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起学生厌学情绪和反感情绪。因此,非常有必要保持分组的隐蔽性和科学性。

(三)改革教学考核评价模式

实际上,考核评价对学习积极性有较大影响。在以往单一的考核评价模式下,单纯根据作品设计进行评价,学生多缺乏积极性和学习动力,学习监督与检验效果并不理想,不能真正发挥考核评价功能。为了更好地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改革当前高校广告设计教学的考核评价手段,通过科学的教学考核让学生保持自主学习的动力。具体来讲,应积极展开“以赛促学”的新型教学考核评价模式,将广告设计赛事融入教学考核评价当中,从而促进学生提升专业技能,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以更加全面的形式展示出来。“以赛促学”的教学考核评价模式反映了就业导向,同时强化了学生职业技能,对学生的锻炼效果明显。参赛过程中对学生的实操能力、理论知识、心理素质都有一定要求,能让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了解广告设计市场的真实情况和企业真实的项目需求。大部分的创意都是在实践中积累产生的,学生为了取得一定成绩,会更加积极地进行作品创新,从而锻炼创新思维,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这种教学考核评价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是创新型人才,更是应用型人才,具有非常强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操作过程中,为实现“以赛促学”目标,可将技能大赛考核标准以及企业对广告设计人才的要求,融入课程标准与日常的考核评价标准中,根据实际情况更新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从而将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更好地联系起来。

四、结语

创新性已成为广告设计人才重要素质之一,很多企业对相关人才创新能力都有要求。在广告设计同质化的今天,为满足企业与市场的需求,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至关重要。针对目前高校广告设计教学中多沿袭传统教学教法,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过程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高校广告设计教学应积极采取改革措施,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改革教学考核评价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fZlI37txaRLN+2NYuUZtnGmMEZdyDag7PQf2ZTVXlAeqnAMEIqHMMzEfKJ8vFeC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