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年多前,我从广州来到韩山师范学院(简称韩师)工作,既是奉命而来,也是为了回归我的学术生命所系之潮汕方言与文化研究,还因为这所办学历史悠久、杰出校友众多的百年学府对我之感召。

从宋代韩山书院到 1903年改为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批、广东省第一所师范学校——“潮惠嘉师范学堂”,韩师经历了从初级师范、中等师范,到高等专科师范、本科师范的 110年发展历程,为粤东地区的基础教育与文化建设做出了广东省其他高校都无法相比的贡献。110年间,韩师为社会培养了70 000名师范毕业生。在粤东的汕头、潮州、揭阳等几个市的中小学,几乎找不到一所学校是没有韩师校友的,担任校长、主任,乃至教育局局长的校友也为数不少。有老校友说:“快解放的时候,汕头那些小学校长都是韩师出来的,要列举的话就太多太多了。饶平也一样,有的名校,从校长到教员全部都是韩师人。”在现在的潮汕地区,也还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韩师校友们,在朴素的三尺讲台上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工作着,为粤东基础教育的发展奉献着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当然,还有一些校友,在其他行业也干得很出色。

110年的韩师,艰难办学,历经坎坷,但成就卓著。1939年 5月,韩师在潮州沦陷前夕举校迁往揭阳古沟乡尾寨,是抗日战争时期粤东沦陷区唯一一所没有停办过的省立中学。而在这艰难困顿中,韩师勇于承担教育大任,不断收容各地失学师生,师范部与中学部并存,成为抗战期间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学校,在揭阳办学 7年所培养的毕业生占解放前 40多年韩师各类毕业生总数的 46%。韩师在揭阳古沟办学条件非常艰苦,据老校友回忆:“我们高一的教室条件最差:房子四面已经砌好墙但没有屋顶,就搭了个顶棚;地面没有铺水泥,就把土夯实,钉上木桩,铺上木板。高的是桌子,低的是椅子。”

老校友回忆那时的许伟余老师:“许老师那时年过半百,穿一袭长衫,戴一顶瓜皮帽子,拿着一根手杖,还留着胡须,胡子和头发都白了,清瘦的脸上呈现出一种慈祥庄重的神情。”

韩师对粤东地域文化的贡献,表现在对地方文化的研究传播、民风的教化等方面。从掌教韩山书院的丘逢甲,到民国初年的温廷敬、翁辉东两位校长,都是现当代粤东文化研究的先行者。宣统元年(1909年),翁辉东与黄人雄合编出版了石印本《潮州乡土地理教科书》、《潮州乡土历史教科书》(海阳剑光编书社),这是粤东地区最早的乡土系列教材。韩师的教师中有被誉为“澄海三才子”之一的学者许伟余,有潮汕民间文学研究先驱林培庐、丘玉麟,有编写《潮州志·药用植物》《潮汕植物图集》的杨金书、翟肇庄伉俪,有“名满天下”的画家王显诏,有美术教育家黄家泽,有“南詹北夏,一代词宗”詹安泰,有“潮汕文化百科全书”蔡起贤,以及后来成为国际汉学泰斗的饶宗颐教授,等等。他们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又是粤东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先驱。

韩师历史在老校友的口述中是如此生动、鲜活、具体,不同于档案文献里罗列的数字、人名和各类规章、报告。而两者相互比较、印证,也使我们对韩师的历史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尽管由于年代久远,记忆可能不够准确,表述可能不够客观,但是如果没有老校友的述说,我们可能会遗漏一些史实。同一时期的亲历者,不同的身份会有不同的经历和感悟,从不同角度和立场发出不同的声音,这给我们提供了多角度观察韩师历史的机会,扩大了我们研究校史的视野,有着其独特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因而,为了丰富韩师百年发展历程中的历史细节,补充校史资料的不足,更好地记录老校友们所亲历、亲见的韩师故事以及其自身的奋斗经历,学校在两年前启动了老校友口述历史项目。校友口述历史工作的目的首先是存史,是对老校友记忆中的韩师历史进行抢救性的挖掘,这些记忆在档案文献不足的情况下弥足珍贵。项目负责人陈俊华老师在学院校友办的协助下,在诸多同学、校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校庆前夕完成了这个项目,为韩师诞辰 11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当然,有着 110周年办学历史的韩师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史书,如果说每一位校友都是其中的一页,那么这本口述历史说出来的,还不足七万分之二十。因为校友不仅指曾在这里求学的学生,还包括曾在这里工作过的老师,学校的历史是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希望有更多的校友继续“说下去”,把韩师校史编写、研究得更加完善。

是为序。

林伦伦
癸巳年龙舟竞渡声中
写于 110周年校庆的韩师 ulwD+oiOWow9bjzn+I9JsN8rfTUzlOF/h41Rl8wrTS8oEvxWeluY1sB/zeFhtcx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