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番禺校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2014年9月正式启用,校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64.6万平方米。一期首批、二批已建成教学楼、图书馆、次体育场、学生食堂、后勤楼、医务室、W1生活服务区、学院楼、实验楼D组团、学生宿舍8栋、W2生活服务区、霍英东体育馆、主体育场、实验楼F组团等,建筑面积33.88万平方米。2017年,启动番禺校区二期征地,占地23.33万平方米。2018年3月,广州知识产权人才基地奠基,2019年7月开工建设,2020年11月主体封顶。2020年,国家发改委评审中心副主任黄阳发率专家评审团莅校,对番禺校区规划建设情况展开实地考察、调研座谈,并进行论证评审,《暨南大学番禺校区整体提升计划》取得实质性进展。
校区已进驻四海书院、国际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环境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药学院、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12个学院,以及光子技术研究院、环境与气候研究院、纳米光子学研究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耐磨蚀及功能材料研究院5个研究院。校区有全日制本科生11 249人、研究生2 405人。
按照学校关于番禺校区“统一领导,校区统筹,条块结合,职能延伸,综合服务”的管理模式,学校设中国共产党暨南大学番禺校区工作委员会和番禺校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党工委”和“管委会”),管委会下设党政事务办公室、后勤办公室、保卫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财务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6个职能办公室。主要负责番禺校区日常管理中的统筹与协调工作,对学校党委行政工作部署在校区的实施情况进行协调、督促、检查和调查研究。
(番禺校区供稿)
【概况】 珠海校区位于珠海市香洲区,2000年4月珠海学院正式成立,2009年4月珠海学院更名为暨南大学珠海校区。校园占地面积57.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25万平方米。校区图书馆有中外文图书65万册。
校区有人文学院、翻译学院、国际商学院、包装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国际能源学院/能源电力研究中心6个专业学院,轨道交通研究院、物联网与物流工程研究院、先进与应用化学合成研究院、能源电力研究中心4个研究机构,以及17个本科专业。有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人工智能(硕博)、包装工程(硕博)、国际商务(硕)、翻译学(硕)等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及电子信息、国际商务等专业学位硕士点。有教职工399人,其中专任教师209人,正高职称38人、副高职称86人。有各类学生5 757人(含外国留学生312人),包括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7人、全日制本科生5 465人、在职硕士研究生195人。学生在2020年各类竞赛中,获国际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优胜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75项,其中国家级23项、省级40项。
全年获批各类科研项目82项,总经费2436.9万元,其中纵向项目49项,总经费1 641万元;横向项目33项,总经费795.9万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0项。发表A类论文141篇,其中A1类77篇、A2类38篇、A3类26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3项。出版著作10部,其中专著9部、译著1部。获广东省科技合作奖1项、广东省专利优秀奖1项、民政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1项。
【完成校区道路改造项目】 由珠海市政府出资548万元的校区道路改造项目顺利完成。该项目对珠海校区校园总长约1.87千米的主要干道进行升级改造,包括道路沥青罩面加铺、人行道改造、侧石更换及井盖提升。
【与珠海市香洲区签订捐建暨大幼儿园合作办学协议】 7月,学校与珠海市香洲区签订《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政府捐建暨大幼儿园合作办学协议》,共建香洲区暨大幼儿园。幼儿园选址珠海校区西北角,占地面积约为4 973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6 097平方米,4层框架结构,总高15.6米;设12个班,可容纳360人。香洲区暨大幼儿园由香洲区教育局负责建设和管理,产权归暨南大学所有,合作期为30年。建成后优先保障珠海校区教职工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的幼托学位。该园预计于2022年9月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珠海校区供稿)
【概况】 深圳校区位于深圳华侨城,设有境内首家通过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的旅游学院。旅游学院原名中旅学院,1993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1996年建成并正式开学;2003年更名为深圳旅游学院;2020年实行校区化建设与管理。
校区设有旅游管理系、英语系、电子商务系、酒店管理系和旅游政策与法规研究中心、高尔夫与体育休闲产业研究中心、旅游开发研究中心、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中英会展与节事研究中心、旅游语用与翻译研究中心、物流与决策优化研究中心、金融工程与算法研究中心、城市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拥有旅游管理、旅游管理(高尔夫管理方向)、酒店管理、会展经济管理、风景园林、商务英语和电子商务7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旅游管理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
现有教职工136人(含实习酒店27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高级职称教师27人;“鹏城学者”2人。“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获广东省疫情防控阶段在线教学优秀案例二等奖1项,入选爱课程国际平台首批全球上线课程1门。全年获批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2项。发表B类及以上学术论文25篇,其中SSCI收录13篇。
【学校与深圳前海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1月28日,学校与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在前海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港澳台侨大学生青年实习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平台、交往交流平台、教育研究平台。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前海深港合作区党工委书记黄敏,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强,校领导林如鹏、宋献中、张宏、王兵等参加活动。
(深圳校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