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小学英语RLPR话题教学模式研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随着2003年以来全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广州市小学英语教学也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然而,在新课程改革后,教材难度加大,教学内容增多,这与编制教师偏少、课时量多(每位教师需承担4~5 个三至六年级班级的教学)、教学任务繁重形成矛盾。同时,根据《义务教育英语(1 ~ 6年级)教学指导意见》,一至二年级的终结性评价以口语测试为主,三至六年级则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导致课堂教学应试倾向明显,作业较多,学生兴趣不浓,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较差,自信心不足。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亟待一线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笔者构建了“小学英语RLPR话题教学模式”。

一、小学英语RLPR话题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阶段。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

关于教学模式的概念,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理论,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教学策略,还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教学结构。笔者比较认同章兼中教授的界定,他认为教学模式是用简单的语言、符号或图表等方式表达、反映特定的教学理论,并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比较稳固的各类教学活动顺序结构的程序及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系统的整合体。

(二)小学英语RLPR话题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小学英语RLPR话题教学模式的构建,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为依据。加涅认为,学习的典型模式是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在这一模式(见图1)中,外界环境中的刺激通过感受器转变为神经信息到达感觉记录器,其中部分被感觉登记了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里的信息经过编码储存在长时记忆里,当需要使用信息时,通过检索,将信息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信息被提取后,将有的信息直接导向反应发生器,有的又回到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对提取出的信息进行核实确认,合适的则通向反应发生器,反之回到长时记忆中进行再次提取。这些成功提取出来的信息最终通过效应器作用于环境。除此以外,该模式还包括执行控制和预期两个部分,它们影响着信息加工的整个过程,是信息加工模式中的重要结构,其中执行控制(认知策略)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预期(动机)起着学习定向作用。

图1 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

从信息加工模式中可以看出,学习是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加涅将学习的过程分为八个阶段(见图2),各阶段设有相对应的教学事件(加涅将每个学习阶段中发生的事称为教学事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外部环境的刺激进行内部加工。

图2 学习阶段与教学事件的关系

基于学习是在外部教学指导下的学生内部对知识加工过程的认识,加涅认为教学是一种外部事件,可以通过教学设计来影响学习的内部过程。因此,加涅依据其学习理论提出了教学设计的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九个部分:引起注意,告知目标、激发兴趣,刺激回忆先决条件,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出行为,提供反馈,评估行为,促进保持和迁移。

这九个部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分得太细,不便于教师记忆,因此不能很好地、广泛地被应用于课堂教学;此外,该模式仍只停留在知识的教学层面,没有落实到人的教育。结合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我国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设计的小学英语RLPR话题教学模式涵盖加涅的九个教学事件,并有所提升。

二、小学英语RLPR话题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教学原则与策略

小学英语RLPR话题教学模式分为四个程序:引起关注(Raise concern)—学习新知(Learn)/链接(Link)—练习实践(Practice)/准备发表(Prepare to report)—发表汇报(Report)(包含反馈与评价),每个程序取其英文的第一个字母,简称RLPR话题教学模式。这四个程序相互联系、相互融会、相互渗透,顺序也可根据需要而变换,如此循环往复,互为提高,组成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

(一)引起关注(Raise concern)

1.内涵

引起关注是指教师在上课的第一个环节就要想尽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并告知学习目标,从而引起学生的关心和重视,吸引学生去关注教师和教师要呈现给学生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包括加涅的引起注意,告知目标、激发兴趣等教学事件。

(1)引起注意。

教学要吸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的主要信息上,并用各种直观手段、现代技术、动作表情等引起学生的注意。

(2)告知目标、激发兴趣。

组织学习内容和使用策略方法要考虑到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告知学生学习目标能给学生指明努力方向,学生就能形成学习的心理定式和达到具体目标的期望。

而注意是对刺激的有意识关注,是将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到某些刺激的过程。对感觉记忆中的信息的加工是从注意开始的。注意是外界信息进入大脑的门户,只有受到注意的信息才能得到大脑的进一步加工。其他的加工都有赖于学生对学习环境中的适当刺激的注意程度。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认为人类有一种“自主性功能”,就是兴趣。兴趣是感情状态,而且处于动机的最深水平,它可以驱策人去行动。因此,在上课的开始,教师要千方百计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引起关注。

(3)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

如果一个人对某项事物没有认识,就不会产生情感,也不会对它产生兴趣。相反,认识越深刻,情感就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浓厚。认知心理学也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行为与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因此,教师在“引起关注”这一环节还要重新唤起学生对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的记忆,从而对新知识产生好奇。

教师还应坚持复现性原则,复习与本话题相关的旧知,唤起学生的记忆和兴趣,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为下一步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这一阶段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开展新的学习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以便新的学习任务能够顺利进行。

2.教学原则与策略

在这一阶段,遵循课堂练习设计的趣味多样性原则、目的性和针对性原则、复现性原则等,采用各种直观手段、现代技术、动作表情等引起学生的关注,如可采用小诗、歌曲、游戏、故事等内容形式,自由谈话、提问、思维导图、头脑风暴等教学策略,设计趣味性强且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练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关注,复习旧知,为下一步学习新知做好准备;同时培养与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年级下册(教科版)Module 4 “Activities”Unit 8 “What Are You Doing?”教学

在引起关注阶段,根据课堂练习设计的趣味多样性原则、目的性和针对性原则、复现性原则设计三个练习活动:

1.歌曲导入(Sing a song: I´m Having a Happy Time ),引起关注。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师生一起边演唱歌曲边做动作,活跃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关注;同时通过复习二年级已学的这首歌曲,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复习与本课相关的现在进行时的句型。

2.进行自由谈话(Free talk),教师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关注。

T:What day is it today?P1:It´s…

T: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P2:I usually…

T:What do you often do when you have free time?P3:I often…

【设计意图】问题引入,引起学生的关注与思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一般现在时的句型,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

3.快速反应(Give the fast response),关注游戏。

通过快速反应,迅速读出转盘上手指所指向的动词短语并正确做出该动词所表示的意义动作,引起学生的关注,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起到有效复习已学动词短语的作用。

T:Let´s play a game!Give the fast response. Please read out the expressions and do the actions.

P:Go running,listen to music,watch cartoons…

【设计意图】由自由谈话引入,复习Unit 4 至Unit 7 学过的动词短语,通过TPR教学加强学生对动词短语意义的理解,教师出示图片提醒是为了帮助后进生加强对这些动词短语的记忆。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将复习的内容设计成游戏,让学生参与游戏,激发兴趣,引起关注,有效复习动词短语listen to music、watch TV、email my friends、have a picnic、take photos等,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二)学习新知(Learn)或链接(Link)

1.内涵

教师引起学生的关注并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应马上教授新知。由于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其学习新的知识时易于接受信息,并进行编码、储存,学习效率高。我们将这一程序称为学习新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对新获得的信息进行编码,以将其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并储存在长时记忆里。这一程序实际上包含了呈现刺激材料和提供学习指导。

这个程序中原来只有学习新知,当笔者将这一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行检验时发现,该模式只适用于新授课。对于复习课来说,“学习新知”到底学什么呢?这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明确。一开始上复习课时,笔者在短文阅读或写作教学中,穿插一些与话题相关的拓展词汇或句型,当作学习新知,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觉得有些牵强。经过实践和思考,笔者认识到复习课中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新知,而是链接,是对该单元或话题的整个知识结构的回顾、梳理、归纳与综合运用,因此,复习课最重要的是要链接该单元或话题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有整体观并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至此,第二个程序最终明确为学习新知(新授课)或链接(复习课)。

2.教学原则与策略

在这一阶段,遵循课堂练习设计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原则、趣味多样性和情境性原则、循序性和层次性原则、学习策略指导性原则、高密度大容量和复现性原则等,可采取情境、微课、游戏、思维导图、以旧引新、探究合作、文本重构等教学策略;新授课学习新知,复习课链接与该话题相关的旧知,复习与拓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两种课型的练习活动设计和运用的目标与内容不一样,因此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形式与要求也不一样。

学习新知:What are you doing?I´m…

教师由上面复习动词短语的游戏直接引入现在进行时,学习新句型What are you doing?I´m…(引出课题)。

接着游戏中学生读出的最后一组动词短语,教师提问。

T:What are you doing?Are you taking photos?

(引导学生答)P:Yes,I´m taking photos.

T:Children,this class,we are going to learn (教师指课题,学生读)Module 4 “Activities”Unit 8 “What Are You Doing?”.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句子:“What are you doing?”边板书边让学生用此句型向教师提问。

T:Ask me:“What are you doing?”(引导学生问)

T (边答边板书):I´m writing.

教师板书完后出示PPT让学生读出write—writing.

T (继续问学生):What are you doing?

(引导学生答)P:I am having an English class.

教师出示PPT让学生读出上面的句型及have—having.

在这里,教师根据情境性原则,采取情境设置策略,设计了一个真实而自然的情境,让学生感知、领会现在进行时的表达、结构和意义。

(三)练习实践(Practice)或准备发表(Prepare to report)

1.内涵

新知识进入感知系统和记忆系统后,还需要进行交换、操作、检索,即控制系统,为下一阶段的提取和使用做好准备,我们把它叫作练习实践(新授课)或准备发表(复习课)。这一阶段包含引出行为(诱引行为),即通过学习指导,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说学生是否达到了之前所提出的教学目标,这必须通过具体的行为来判断,那就是练习实践。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习的是新知识,操练中肯定会有学生出现错误,如漏掉现在分词ing的读音或少了be动词等。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行为、反应提供反馈,肯定好的地方,纠正错误,鼓励学生流利地表达等;让学生知道学习结果,以检查自己当前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以及掌握程度如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还有利于学生培养学习自信心。因此,这一程序其实包含了引出行为(诱引行为)

和提供反馈两个教学事件。

2.教学原则与策略

在这一阶段,遵循课堂练习设计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原则、趣味多样性和情境性原则、循序性和层次性原则、学习策略指导性原则、运用性原则、复现性原则等,在新授课中可采取游戏、竞赛、谜语、小诗、歌曲、对话、小组操练等教学策略,设置趣味性强的练习活动进行练习实践;亦可采取竞赛、小组活动、调查、任务、评价等教学策略,准备发表,为下一程序“发表汇报”做好语言和情境方面的准备。

学生学习新句型What is he / she doing?He´s/ She´s…后,教师根据趣味多样性原则、复现性原则,采取游戏的教学策略,寻找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材料,利用班上同学和教师的照片,设置了一个猜测游戏,操练、巩固上面所学的新句型。

T:Let´s play a guessing game. Look at this one. Who´s he / she?

P:He´s/ She´s × × × .(班上同学或教师)

T:What is he / she doing?

P:He´s/ She´s reading/ eating/ dancing. (示范见图3)

教师设置了猜测图,最后引出学习dance—dancing。

图3 猜测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学生最感兴趣的同学或教师的照片,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引起关注(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程序中都能首先引起学生的关注,那么课堂教学自然高效),操练、巩固句型What is he / she doing?He´s/She´s…(运用知识)。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利用猜测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用,提高了学生的学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英语素养。

(四)发表汇报(Report)(包含反馈与评价)

1.内涵

信息加工的第四个系统是反应系统,即信息的提取和使用。学生只有做到学以致用,将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或实践中去,新知识才能内化为学生大脑里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这也是加涅所说的第八个教学事件“评估行为”和第九个教学事件“促进保持和迁移”。

(1)评估行为。

为什么要评估行为?加涅认为,不能因为学生一次的行为就简单地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新学习的内容。因为一次表现常带有偶然性,可信性不强,所以需要教师进行行为评估,以确定学生已经掌握了新学习的内容。教师一般通过要求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学习行为来评估学生对新学习的内容的掌握程度,如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验或平时的观察等来评估。

(2)促进保持和迁移。

促进保持是指对已经学习的信息加强复习、练习,使所学的信息能长期保持、储存于大脑记忆中。促进迁移是指学生能将所学的信息迁移到新信息的情境中加以运用。

针对加涅所说的这两个教学事件,很多教师布置家庭作业,以便促进新知识的保持和迁移,但教师难以及时提供反馈与评价,容易导致教学效率下降。为了使学生能在当堂课上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笔者将课堂教学的第四个程序设置为“发表汇报”,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汇报的平台,一方面给学生设置了新的任务和情境,让学生做到学伴用随、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保持和迁移,同时提供反馈与及时评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让学生上台展示汇报,长此以往,可以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大方说英语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特别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在发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提供反馈、评估与鼓励,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用英语表达出来与传播到世界,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毋庸置疑,这一程序自然也是对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与现在所提倡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相吻合,说明我们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因此,这一程序能够发展学生的素养,落实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这也是RLPR话题教学模式与加涅的教学模式的重要区别所在。

当然,课后我们仍然会布置家庭作业,继续强化记忆和促进迁移,下节课再次对学生进行评估与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同时,还会通过形成性评价测试和终结性评价测试加强复习、练习所学的知识。如此周而复始,便能促进知识的保持和迁移,使所学的知识能长期保持、储存于大脑记忆中。

2.教学原则与策略

在这一阶段,遵循课堂练习设计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原则、运用性原则、反馈性和评价性原则等,可采取个人讲述汇报或小组汇报(reporting)、复述(retelling)、角色表演(role-play)、书面展示(writing)、展示(show)、海报张贴(poster)等教学策略,发表汇报,教师及时给予反馈与评价,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在上述课例的第四个程序“发表汇报”中,教师根据运用性原则设置了一个书面展示的任务,让学生观看动画片《猫和老鼠》,然后根据图片(略)编故事(Make a story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此活动共分为四个步骤:

①Watch the video of Tom and Jerry

T:Children,do you like watching cartoons?

Ps:Yes,I do.

T:Now let´s watch the cartoon Tom and Jerry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喜爱的动画片《猫和老鼠》,为下一步的连环画故事的编写提供素材,激发兴趣。

②Lead to read the new words of this story.

fighting (打),fainting (晕倒),falling into the hole (掉进洞里)。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读出上面三个新单词和短语,既能降低学生编写的难度,又能保证故事编写的完整性。

③根据图片和提示词,四人小组合作完成故事的编写。(可自由选择下面的其中一篇完成编写)

Make a story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of the cartoons. (根据教师出示的连环画《猫和老鼠》编写故事)

Tom and Jerry

Tom is a cat. Jerry is a mouse. They are living in the same (同一个)house.

Picture 1. Look,Jerry is in the box. His friend is walking.

Picture 2. Tom is____. He wants to catch (抓住)the mouse Jerry.

Picture 3. The bird is____. He wants to help Jerry.

Picture 4. Look!He is____Tom.

Picture 5. Tom____on the floor.

Picture 6. Jerry is very happy. He____with the bird.

Picture 7. Tom is very angry (生气的). He__________.

Picture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icture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om and Jerry

Tom is a cat. Jerry is a mouse. They are living in the same (同一个)house.

Look,Jerry is in the box. His friend is walking. Tom is running after them. He wants to catch (抓住)the mouse Jerry.

The bird 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动画片《猫和老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编故事汇报的任务打下基础。看完动画片后,教师用图片展示动画片中的主要角色及故事情节,并给予提示词,引导学生读出新单词,减少学生运用的困难。教师给出任务,根据练习活动设计的层次性原则,小组自由选择其中一篇,讨论并完成故事的编写,学会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描述动画片,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达成目标。

④选出一组上台汇报,通过汇报,达到语言输出的目的,形成语言意识,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大方说英语的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根据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反映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各项指标为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标准如下:

(1)用词准确,合乎规范。 A. 4 B. 3 C. 2D. 1 ( )

(2)语句通顺,没有语病。 A. 4 B. 3 C. 2D. 1 ( )

(3)声音响亮,表达清晰。 A. 4 B. 3 C. 2D. 1 ( )

(4)说话流畅,连贯得体。 A. 4 B. 3 C. 2D. 1 ( )

(5)紧扣话题,观点明确。 A. 4 B. 3 C. 2D. 1 ( )

(6)举止端庄,大方得体。 A. 4 B. 3 C. 2D. 1 ( )

三、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的亮点

本研究经历了三年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同课同构与同课异构相结合、本地教学与异地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80 多节课的课例研讨活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上课教师包括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教师、广东省高小兰名师工作室成员及学员、广州市骨干教师、广东省三批骨干教师、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西藏地区英语骨干教师等。通过三年的课例研讨与实践,证实了RLPR话题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以活动为中心,以发表汇报这一任务为驱动,很好地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的能力。笔者的广东省名师工作室跟岗活动开展两年来,来笔者所在的学校上课或听课的工作室成员及省级以上骨干教师一致反映学生上课时表现得大方得体,综合能力很强,举手发言很积极。

每次课例研讨活动后,笔者会给上课和听课的教师各发一张调查问卷让其回答,以了解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调查问卷先后发出256 份,有效填写256份,调查结果显示:一是实用性评价,认为该教学模式很实用的占68.36%。二是创新性和启发性评价,认为该教学模式有创新的占78.91%,认为有启发的占68.36%。三是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认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的占80.86%,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的占82.42%,认为互动性好的占89.45%。四是任课教师使用该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认为任课教师使用该模式的教学效果令人满意或非常满意的占97.27%。五是教师教学设计评价,有87.11%的调查对象认为该模式对自己的教学或教学设计帮助很大,对教学效果满意,并表示会将该模式应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

另外,该模式实施以来,教师普遍反映其能很好地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表1是应用该模式上评比课获奖或开展示范课与讲座的情况:

表1 应用小学英语RLPR话题教学模式上评比课获奖或开展示范课与讲座的情况(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

(二)研究的局限性

虽然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迅速帮助青年教师掌握课堂教学的程序和要求,且该模式有自己的变式,各程序可以相互渗透,顺序可以互换,但是很多专家仍然不赞成教学模式化,认为模式容易让人僵化。任何模式都有优点和缺点,本模式重在关注学生的发表汇报,这是优点,但这一点也会给教学带来局限,即在关注学生的发表汇报的同时容易忽略对其他能力的培养,如何尽可能地弥补缺陷便是下一步深入研究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章兼中.英语教学模式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2]张攀,仲玉英.基于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框架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 (5).

[3]杨春艳.加涅[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高小兰.“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的行动研究案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1 (4).

[5]高小兰.小学英语练习的有效设计与组织运用[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6.

[6]王初明.学相伴用相随:外语学习的学伴用随原则[J].中国外语,2009 (5).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 (5).

(高小兰,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UzMM4a+vF5WDS1yLHRuDor3krymhm+XdHkLVp6BR1+rWWwZRKXQS8cNs21A2bmk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