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创新之处

(1)构建并测算福建省经济开放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对经济开放测算指标和方法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整合,并指出各类经济开放程度度量指标存在的缺陷,在评价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国际旅游开放度等各种度量经济开放的相关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福建省经济开放程度,克服了传统的衡量经济开放程度的单一指标的不足,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福建省经济开放水平的基本情况。更为重要的是,为结合宏观经济理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研究福建省财政农业支出规模问题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也为分析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规模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2)基于经济开放视域构建分析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规模效应的理论模型。相关学者在分析财政农业支出规模效应时,都是从财政农业支出绝对规模、相对规模以及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等角度来进行研究的,而没有从经济开放和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对农村价格的影响角度来进行研究。本书构建基于传统的AD-AS模型框架下的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规模效应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分析经济开放下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支出规模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这两种效应的内在影响机制。这是对已有研究领域的一种延伸和有益探索,也为本书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首次从经济开放这一新的角度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规模的变动及效应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以往研究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变动的影响,要么支持“效率假说”,要么支持“补偿假说”,要么支持“U”型特征论断。本书在实证分析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变动的影响时,打破了传统在“效率假说”和“补偿假说”之间非此即彼的选择,以期得出一些支持新型特征的论断。在实证分析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规模效应的影响时,与以往研究将财政农业支出规模效应局限于对农业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和城乡差距等方面的影响的视角不同,本书首次将规模效应分解为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两种效应的影响,并得到一些与现有研究不同的结论,从而为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支出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ImyMTiKPOuzLymjQYO349KXmby3CkGVYv9LEVAQ3p3TIpe1ze33bOFX+oy5Fq6P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