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从理论研究层面看,关于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规模的影响,本书的研究有助于摆脱传统观点在“效率假说”与“补偿假说”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判断。近来,有些学者为避免在这两者之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实证检验了经济开放与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之间符合先抑后扬的“U”型特征假说,即经济开放程度较低时,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减小,“效率假说”占据主导地位;而当经济开放程度超过临界值时,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增加,“补偿假说”则占据主导地位。“U”型特征假说虽然比以往的研究迈进了重要的一步,更好地描述了经济开放与财政支出规模之间的关系,但还是没有完全真实地刻画出两者之间的本质关系。本书将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理论运用于研究经济开放对福建省财政农业支出规模的影响中,找到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规模之间可能存在其他更为重要的特征关系。这为研究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本书把经济开放因素纳入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规模问题分析框架下,从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规模的变动及效应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是对现有研究内容的有益补充。

从现实意义层面看,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农村社会发展、农业经济增长以及农民增收必然会受到其影响。因此,本书的研究对于地方政府在开放经济下制定更加科学的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开放经济视觉下研究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规模问题,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和谐社会的构建。 JihtT21nVSoqZheG4NPYJuEhFmkghciZ8oQmPQAUN0CKR8SbSl0PFKB5gXhd1tP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