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艾草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中国自古就有用艾草烟熏、洗浴、驱邪避秽的习俗,“家中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艾叶烟熏、水煎液、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抑菌和抗病毒效果。

艾叶烟熏是一种民间用药方法。李小敏、姜文全等应用艾条熏蒸法净化母婴病房空气,空气中菌群数量均达到正常指标(空气菌数≤500CFU/m 3 ),且该方法对人皮肤、黏膜无刺激性,气味芬芳,不影响母婴休息,优于紫外线照射、过氧乙酸熏蒸等措施。赵红梅等进一步研究了艾条剂量、熏蒸间隔时间等对母婴病房空气净化效果的影响,证明1 根计时艾条可满足6m 2 的母婴病房空气净化要求,熏蒸最佳间隔时间为4 天;同时他们还发现艾条熏蒸对乙肝病毒HBsAg和HBeAg均有一定的灭活效果。李瑞红等在应用艾叶熏蒸净化家庭式病房空气时发现,艾叶熏蒸能有效降低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对预防流感有显著效果。叶春枚等通过艾熏抑菌实验发现,纯艾绒在无菌器皿中烟熏20分钟即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链球菌生长;烟熏30分钟后,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烟熏50分钟后可抑制绿脓杆菌的生长。李炎强等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GC/MS法在艾叶烟气粒相物中鉴定发现46 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有1,8-桉树脑、艾醇、龙脑、松油醇、香芹醇、反-石竹烯、大根香叶烯、石竹烯氧化物、斯巴醇、十六酸、叶绿醇和绿花白千层醇等。烟雾中的挥发油可能是艾叶熏蒸抗菌、抗病毒的主要成分。

艾叶挥发油的抗菌、抗病毒活性已得到大量的研究证实。刘先华、游思湘、甘昌盛等发现艾叶挥发油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在体外对炭疽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生长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水生生物常见病原菌鱼害黏球菌、荧光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菌、产酸克雷伯菌等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将艾叶挥发油分别腹腔注射给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感染的小鼠,艾叶挥发油对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Guan等进行了艾叶水蒸馏法和超临界萃取法两种提取方法获得的挥发油对植物病原真菌灰霉菌和链格孢菌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艾叶挥发油对二者均具有显著抑菌活性。吴生兵等将艾叶挥发油分别与白色念珠菌、絮状表皮癣菌、新型隐球菌等真菌及带状疱疹病毒孵育,结果证明艾叶挥发油作用30分钟可杀灭絮状表皮癣菌,40分钟可杀灭白色念珠菌,60分钟可杀灭新型隐球菌,对带状疱疹病毒也具有抑制作用。韩轶等证明艾叶挥发油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有显著抑制作用。赵志鸿等发现艾叶挥发油可抑制HepG2.2.15细胞HBsAg、HBeAg的表达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复制。

艾叶浸提物同样具有抑菌、抗病毒作用。曹仁烈等研究了艾叶水浸液、酒浸液、醋浸液抗真菌效果:艾叶水浸液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盘氏小芽孢癣菌、羊毛样小芽孢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酒浸液对同心性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盘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羊毛样小芽孢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醋浸液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盘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羊毛样小芽孢癣菌、石膏样小芽孢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K-W氏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刘巍、尹美珍等研究发现艾叶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土生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杆菌、白色念珠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赵宁等发现艾叶浸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生长也有抑制作用。孙红祥等检测了艾叶醇提液对16 种霉菌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Zhang等发现艾叶醇提物通过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抗性菌的生长,可减轻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抗性菌感染小鼠组织损伤,发挥抗菌保护作用。Guo等比较研究了艾叶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抗性菌和大肠杆菌的影响,二者对三种菌均具有抑制效果,水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尤其显著。艾叶水提物主要通过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的毒力相关因子的表达发挥抑菌作用。 k7g2A22+VyV9GGOBOTBfwB9anwKC7V6Y+Ykjd4+OX0lmIQNp0uCt8f7/9pbGzho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