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艾叶其他成分和分析方法

除了前文所述的化学成分外,研究者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联合GC-MS、HPLC、UPLC、UPLC-Q-TOF-MS/MS、RRLC-TOFMS等技术,鉴定出艾叶中含有微量元素、三萜类、桉叶烷类、甾醇类、有机酸类、鞣质等物质,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艾叶的药理作用提供了基础。

一 微量元素

1991年,梅全喜等利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蕲春艾叶、汤阴艾叶(北艾)、四川资阳艾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湖北蕲艾中Ca、Mg、Al、Ni、Mn 5种元素的含量较高,四川资阳艾叶中Cr、Co、Fe、Se、Zn的含量较高,而汤阴艾叶(北艾)中仅Cu元素含量较高,其余元素含量较低。靳然等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技术,检测了16种不同产地的艾叶(湖北蕲春、湖北襄樊、北京、陕西、江西、山西、安徽、甘肃、河北、辽宁、黑龙江、河南淅川、河南桐柏、河南郑州、河南固始、河南安阳),结果显示艾叶中微量元素含量较高的是K、Ca、Mg、Fe。上述各产地的艾叶微量元素含量差别不大,并且重金属含量没有超过国家标准。

二 三萜类、桉叶烷型倍半萜、甾醇类成分

三萜类、桉叶烷型倍半萜、甾醇类成分在艾叶中也有存在,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和发现较少。Tan等于1992年通过分离纯化和重结晶的方法,经过核磁共振进行结构表征分析,鉴定出艾叶含有甾醇类成分:β-谷甾醇、豆甾醇;三萜类成分:软木三萜酮、α-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4个桉叶烷型倍半萜:柳杉二醇、yomogin、1-oxo-4β-ace-toxyeudesma-2,11(13)dien-12,8β-olide和1-oxo-4α-acetoxyeudesma-2,11(13)dien-12,8β-olide。吉双从艾叶中分离得到甾醇类物质:胡萝卜甾醇和豆甾醇。Glut-5-en-3β-ylacetate、gultinone、α-amyrin acetate、木栓酮(friede-lin)、羽扇豆酮、lupenyl acetate、simiarenol、fernenone、cy-cloart-23-ene-3β,25-diol、cycloart-23-ene-3β,25-diol monoacetate、cycloartenyl acetate、24-methylency-cloartenone、24-dien-3β-ylacetate等三萜类物质也存在于艾叶中。

表2-3 艾叶中的甾醇类、三萜类、桉叶烷型倍半萜成分

(续上表)

(续上表)

图2-4 艾叶中甾醇类、三萜类、桉叶烷型倍半萜化合物结构式

三 苯丙素类

苯丙酸类和香豆素都属于苯丙素类物质,这类物质也存在于艾叶中,并且多种苯丙酸类物质是艾叶HPLC指纹图谱中的成分。

在艾叶中发现的香豆素类物质有东莨菪内酯、伞形花内酯和瑞香素。刘益红从艾草中成功提取出绿原酸,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含有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A、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滨蒿内酯等物质的艾草提取物具有抑制皮炎的药理作用。李玲等利用快速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RRLC-TOMFS)技术快速地鉴别出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等苯丙酸类化合物。于晓等利用70%甲醇萃取,通过HPLC检测得到艾叶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6种有机酸类成分含量。

最近的研究显示,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和HPLC技术可同时检测到艾叶中有机酸和黄酮类成分,并可以将这些成分的图谱应用于艾叶质量的鉴别中。

表2-4 艾叶中的苯丙素类成分

(续上表)

图2-5 艾叶中苯丙素类化合物结构式

四 鞣质

艾叶中所含鞣质属于综合型,目前检测出的有单宁酸类、儿茶酚类。易筠对不同产地艾叶中鞣酸的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蕲艾总鞣酸含量(13.29%)最高。鞣质在艾叶止血功效中发挥重要作用。体外凝血实验证明艾叶鞣酸和艾焦油凝血作用较好,而艾叶挥发油具有活血作用。传统中医常用艾炭作为止血药,推测艾炭炒制过程中,艾叶中的挥发油经高温去除,其他凝血成分得以保留,使艾炭具有凝血止血功能。此外,艾叶鞣酸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同时体外实验证明,艾叶鞣酸具有抗肿瘤活性。 6JAPN09sReIGmGKRx8TusynueDXtMqv8EKWA3we1xeFZ0e50YSEBqPeMXURBOLb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