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敬朴今年三十四岁,担任大学讲师,平时给大学生上哲学课。他留着八字胡,戴着一副圆框眼镜,脸上总露着笑容,讨人喜爱。
新年刚过,某个周末,史老师在自己家里开起一门哲学课。听课的学生不是大学生,而是两个不到十二岁的小学生:男孩叫李明哲,读五年级;女孩叫易学敏,读六年级。之所以开这门哲学课,是因为从他们的名字中各抽出一个字,合起来恰恰是“哲学”。
真的是这样,不是开玩笑的。
史老师和他们的父母相交多年,也见过这两个孩子几次。大人们平常都忙,趁着过年期间聚聚。话匣子一开,一如往常,两家家长聊起孩子的种种,还聊起当初是怎么为孩子取名字的,聊个没完没了。史老师没结婚,没有孩子,在这方面只能洗耳恭听。
聊着聊着,明哲的爸爸灵光一闪,对史老师说:“敬朴,既然我们两家孩子的名字中有‘哲’又有‘学’,你何不给他们开门哲学课?束脩(本义为成束的干肉,引申为学费)别担心,一定照规矩给!”
这个提议立刻获得其他人的同意,就算史老师想推辞也推辞不了。
这些朋友希望史老师能带这两个孩子多认识认识孔子、孟子等那些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要是能读点儿古文,那就更好,毕竟国学要从孩子小的时候打基础。孩子过去在学校里都背过《三字经》《弟子规》什么的,但比起那样的经典诵读,明哲和学敏的父母都相信,史老师的课肯定要精彩得多。
第一次上课,史老师在家里迎来两位年轻的朋友。
两个孩子第一次上门,有点儿认生。史老师发现明哲一直板着脸,于是他忙着招呼,又是倒饮料,又是递饼干,又是切水果,一心想用热情融化他们的拘谨。
课桌就用现成的餐桌。等两个孩子都坐定了,史老师对孩子说:“尽量让自己放轻松,因为我们要开始一趟哲学之旅了。”他发现自己讲这话的时候,不像平常在大学讲课那么从容,赶紧端起茶杯,喝了口水。
看到这情形,学敏忍不住扑哧一声,笑道:“史老师,要放轻松的是你啦!先擦擦汗再讲吧!”
史老师用手摸摸额头,发现自己果然出汗了。他在心里暗叫一声:天啊!我干吗这么紧张?他拿出手帕擦擦汗,定了定心情。为了消除紧张,他决定一开始就讲点儿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