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实现财务自由,才能安心养老?

“你当然可以在财务自由时选择退休。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即使等不到财务自由的那一天,退休日依然会准时到来。”

攒够××万元,够不够养老?

这类问题很吸引眼球,往往也能在评论区引发热议。当大环境浮躁而喧嚣,人人对本职工作毫无兴趣和追求,总想着“躺平”放松时,财务自由就会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财务自由甚至成为许多人逃避现实生活的一种语言安慰剂。

但平心而论,不管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人们讨论财务自由时,往往夹杂了太多的私货——高收入者喜欢鼓吹财务自由,以此确信自己比其他人更接近美好生活;中低收入者认为财务自由虚妄而空洞,不如内心平静更重要,希望通过淡化对它的讨论,让自己内心获得脱离世俗的片刻平静。

财务不自由,也能晚年富足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务自由?这不是本节想要讨论的话题。当我们讨论养老金问题时,恰恰需要摒弃对财务自由的讨论。否则在后续积累养老金的过程中,你的很多方法和行为都会跑偏,渐渐偏离积累养老金的初衷。

一个人长期沉浸于某个事业,最后不经意间收获巨大财富时,财务自由是非预期状态下达到的众多结果之一。即使你真的达到了内心预期的财务自由标准,也要确保资金可以永续、持久地供应自己的余生。养老金规划的第一原则就是悲观假设:假设我遇到罹患重病、企业破产、家庭成员变更等风险,我是否依然能保有终身可用的养老金储备?

你当然可以在财务自由时选择退休。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即使等不到财务自由的那一天,退休日依然会准时到来。没有被财务自由冲昏头脑的高净值人群,往往将一部分资金放入绝对安全、稳健的养老金资产包里,确保现金流的长期性、可持续性。

对于普通中产阶层来说,养老不是财务自由,养老是满足内心的需求,在忙碌半生之后,得以幸福地度过安详的日子。这件事当然取决于你的收入,但也不是完全由收入决定的。

养老金够不够花?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明确比较的对象。到底是拿你和别人比较,还是拿自己做比较?答案显然是后者。站在60岁的临界点,明天的你没有出现断崖式的收入下降,你就可以拍着胸脯说:“我是富足的退休者。”

如果你生活本就简单,开销可控,你的养老金积累压力相较于高需求群体就小一些。消费欲望本来就很强的人,退休后也不可能彻底进入清心寡欲的阶段,必然要预留一些消费资金,满足旅游、美食等个人爱好。

财务自由没有标准,但养老有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养老替代率。

养老替代率:衡量富足晚年的核心指标

养老要和自己比,不要和别人比。评估养老金够不够用,最值得参考的标准是“养老替代率”。它指的是退休时领取的退休金和退休前一个月收入的比值。通常来说,养老替代率达到70%左右,是最为理想的退休金标准。

退休群体基本不再有房贷等大额负债,对子女的抚养义务也基本完成,减掉1/3的收入,生活品质依然可以保证基本不变。但问题是:70%的替代率,可以实现吗?

在之前的举例中,槽叔退休时的养老金为12800元,退休前月收入为28000元,养老替代率仅为45%。而且别忘了,这12800元还是偏乐观的测算。分析养老替代率,依然可以从退休金公式入手。接下来的内容有些“烧脑”,如果你时间有限,可以略过此处,跳到第042页直接看结论。

养老金公式里的A和B都决定了替代率。

养老替代率=A/退休前月薪+B/退休前月薪

其中A/退休前月薪,可以经过下面一系列调整:

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退休时月薪

即:

① 这里我们引用的139是男性60岁退休时的计发月数。如果按女性55岁退休计算,由于个人账户储存额也相应减少,所以并不会显著影响测算结果。

公式看上去很复杂,其实很好理解:8%指的是社保个人账户的缴费比例;12个月,指的是全年个人账户缴费额之和;n指的是社保缴费年限;β稍微有点拗口,我称之为“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系数”。什么意思呢?

我在1.1里分析过,社保养老金的个人账户是你自己的“小金库”。现在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小金库里的钱,能不能钱生钱(产生利息或投资收益)呢?

不同地区,答案不同。对于养老金目前相对充裕的地区(比如北京),个人账户每年都会有投资收益或利息。举个例子,30年的职业生涯中,槽叔往个人账户里投入的本金是20万元,但由于利息的存在,退休时账户价值30万元,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系数——也就是β——是1.5(30÷20=1.5)。

请注意,β是一个计算替代率的指标,和内部收益率、年化投资回报率等金融学指标完全是两码事。如果你是会计、投资分析师、理财师,这句话我是专门对你说的,避免你如同发现新大陆一般地大喊一声:“槽叔,你理解错了!”别误会,接着读下去。

针对月薪这个指标,我们可以把公式里的这部分单独拆出来:

假设在你的职业生涯里,工资从来没变过,那么这个公式的结果直接就是n。如果工资整体呈持续上涨的状态,那么结果将小于n;反之,如果你的职业生涯出道即巅峰,后续月收入就掉头向下降,那么结果将大于n。

不管怎样,我们可以把这部分公式简化为可能大于n也可能小于n的变量N,于是大公式就变成了:

N×0.96×β/139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几个初步结论:

第一,在大多数人的职业生涯中,工资都是整体上涨的。回望二三十年的工作经历,几乎很少有人收入越来越低吧?在工资上涨的大趋势下,N会小于实际的缴费年数(n),最终降低了公式的结果,从而造成替代率的降低。而且尴尬的是,工资上涨得越快,替代率就越低。这个道理其实很好理解——工作前10年你的平均月薪是1万元,积累的个人账户金额少得可怜,根本无法产生足够的账户价值,用于替代退休前你3万多元的月收入。简而言之,一句话:收入低时的自己不争气,无法每月给高收入时即将退休的自己攒够钱。

第二,β这个数值肯定是大于或等于1的,但由于个人账户的投资限制,且多地区为空账(本金都不一定有保证),所以这个数值最合理的预估应为1到2之间,1.5是比较常见的,高也高不到哪儿去。

总之,在大多数演算情况下,N拉低了测算结果,β拉高了测算结果。为简化运算,N和β两者可以相抵,即假设工资不涨且收益率不存在,或两者的变动趋势相互抵消。最终,公式可以简化为:

0.96× n/139

0.96约为1,那么公式即为:

n/139

原来,影响A部分替代率的关键指标,就是缴费年限。你社保缴费年限越多,替代率就有可能越高。以30年缴费年限计算(如从25岁交到55岁),替代率为21.5%。如缴费期为20年,则替代率降为14%。

现在我们来看看B/退休前月薪。这部分可以经过下面一系列调整:

在这里,n代表的还是缴费年限。我们将公式进一步简化为:

由于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的区间是(0.6~3) ,公式进一步简化为:

(0.8~2)×n×1%/(0.6~3)

遂得出: (0.67~1.33)×n×1%

可以看出,最影响统筹部分替代率的指标,还是缴费年限。

如连续缴纳40年,退休时替代率就是40%×(0.67~1.33),介于27%~53%之间。

可以看出,收入越低的人,B部分的替代率就越高。0.6倍社平工资下,替代率可达到40%×1.33,即53%。换句话说,如果你的收入足够低,且一直这么低,社保养老金的高替代率会让你退休后的满足感更强。仔细想想,当我们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社保养老金新闻时,最常出现的词似乎正是公平、公正、调节贫富差距。这么看来,中低收入群体可以从社保里获得更大的满足感,感性认知和理性分析终于走到了一起。

但现实世界里,我们既不能保证长达40年的持续缴纳,更不愿意做那个永远达不到社平工资的人。更多时候,我们是竭尽全力寻找职业新机会的“打工人”,我们是辛苦工作每一天以期让自己比社平工资高一点的“搬砖人”。我们的缴费年限也许没有40年那么久,大多数人最多也就二三十年;同时,我们在(0.67~1.33)这个区间的取值也达不到1.33(没有人想通过低收入来达到这个指标),略高于社平工资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因此,一个交了20年社保养老金,月薪一直是社平工资1.5倍的“打工人”,最终的替代率可能是:

A替代率=14%

B替代率=1.25×20×1%/1.5=17%

两者相加,约为31%。

真实的替代率,要低得多

这几年,我身边很多65后的阿姨、婶婶开始步入退休。她们许多人在21世纪初步入35岁,恰逢职工养老金设立,第一时间参与。缴纳20年(55岁左右)就退了休,你会发现,她们的替代率基本在35%上下浮动。

街坊四邻口口相传的退休金数额,到底是如何被统计公式所影响的?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冥冥之中可能早已有了安排。

别急,故事还没完。刚才我算的这一大堆,其实依然是一种乐观估计。为什么呢?

第一,从数理统计上看,收入增长对A部分替代率下降的贡献幅度非常大,远远超过了“抵消β带来的增长”的程度。准确地说,收入增长这一客观事实,大幅拉低了A部分的替代率。所以我们对A部分的预测值是偏乐观的,实际上没有那么高。

第二,我们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现象:社保施行了近20年,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缴费基数低于实际工资的情况非常非常普遍。

打个比方,你的老板为了省钱,月薪10000元的员工的缴费基数可能只有6000。事实上你也并不反对,因为你只希望每个月到手的工资能多一点。20年过去了,你以为自己是月薪10000元的中产阶层,但在社保养老金数据库里,你只是一个月薪6000元的职员。相当于你在计算替代率时,用的是你自己的真实收入,无形中增加了分母的数字,最终导致真实的养老替代率更低——因为你觉得替代率的分母是10000,而社保认为分母应该是6000。

第三,还有一个魔鬼细节容易遗漏。社保养老金只锚定了月收入,不会关注你的年终奖。但在许多人的收入结构里,年终奖占年收入的比重高达20%,甚至更多。而这部分收入,没有任何对应的社保养老金,考虑到这个因素,替代率还会远低于预期。

总之,我个人对社保养老金的替代率一直是淡然处之的态度。替代率这个问题,绕不开,也无法预测答案。我的观点是:支持替代率逐步下降的理由实在太多,我们今天对替代率所有的预测可能都比较乐观。

如果你想在退休后尽可能地维持退休前的收入,使其不出现断崖式下降,单靠社保养老金是绝对不行的。在美国等个人养老金发达的国家,政府发起的养老金(社保养老金)替代率只能达到30%~40% ,如果想能提升至60%甚至70%,往往需要提早规划。

社保养老金到底够不够你养老?请你也来算一算,不正视这个问题,可能影响你几十年后的生活质量。养老金的规划也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一个人对现实最大的尊重,就是在穷尽努力、无限接近真相时,依然敢于承认自己的问题,甚至可以在内心平和地对自己说:也许,我可能统统都猜错。 EViVXPzqygqWvNQA+3cBz+zZdYz+SL6hiecN22ETEx7eBU0KTWjNsUe2DBVrOcl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