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灭莱

齐灵公十一年(前571)春,莱国向齐灵公的宠臣夙沙卫秘密献上一百头牛和一百匹马。夙沙卫履行诺言,劝齐灵公终止了对莱国即将发起的军事打击。

听到消息,晏婴如释重负,他向越傒先生表达感谢。越傒先生却忧心忡忡:“莱国暂时躲过一劫,可躲过此时躲不过彼时啊!”晏婴心中也一沉,按照齐侯的个性,莱国就是他嘴边的一块肉,不吞下去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想到这里,晏婴决定回临淄。

临淄城西南角有鹿门,鹿门内不远处就是晏氏的府邸,晏婴的父亲晏弱平时忙于公事,经常不在家。晏弱是政务官出身,办事认真,忠于职守,为人小心翼翼,这样的人一般都很累。

晏婴以前专心读书做学问,对官场上的事兴趣不大,父子之间缺少共同语言,也很少坐下来聊天。不过,晏弱发现儿子这一趟回来后,愿意主动跟他聊天了。

一天,晏婴从父亲口中得知,齐灵公突然召见莱国国君莱共公。

晏婴问父亲:“会不会是一个阴谋?”

晏弱说:“有可能,主君早就想吞并莱国,莱共公敢来,恐怕就回不去了。”

“齐侯是想把莱公扣为人质,之后要挟莱国投降?”

“我看是这样的。”

“如此显而易见,莱公岂敢赴约?”

“问题就在这里。莱公如果不肯来,又将惹恼齐侯,齐侯是多么要面子的人,怎肯罢休?莱国上一次侥幸躲过一场兵事,这一回想躲就难了。”

果然,莱公拒绝前来,齐侯下令再向莱国发兵,仍以晏弱为将。晏婴从父亲那里首先听到了这个消息,第一个念头是想把这个消息设法传给王舆,让莱国早有准备,同时设法做父亲的工作,看看这件事还有没有回转的余地。

但接着一想,晏婴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莱国有自己的消息来源,想必他送出去的消息还没有到,那边就已经知道了。而做父亲的工作,也几乎没有任何效果。

可晏婴还想为莱国做点儿什么,他对父亲说:“伐莱事大,弄不好齐国将有覆国之忧,我有伐莱之策,想当面呈予齐侯。”

齐宫位于临淄城的正中心,自西周初年姜氏封齐开始,齐国便在此筑城建宫,经过数百年经营,齐宫规模已经很大,高墙深池,宫室连绵,不输周京。

齐宫里有青室,齐灵公在此召见了晏婴。

齐灵公已继位十一年,尽管他有重振霸业的雄心,在对外关系方面也很活跃,但不知是因为策略失当还是齐国国力确实远非昔比,所以业绩乏善可陈。齐灵公之前听说过晏大夫家的这个儿子挺有才华,不过还听说这个年轻人有点孤傲,只做学问不愿意出来做官,所以对他的印象并不好。若不是晏弱主动请求,齐灵公实在懒得搭理这个年轻人。

齐灵公道:“听说你有伐莱的见解,请告诉我。不过,要简明扼要,我一会儿还要接见鲁国使臣。”

晏婴道:“好。我从邶殿来,那里与莱国相接,平时有不少莱人往来贸易,我从他们那里听到一些关于莱国的消息,所以不敢不陈。”

齐灵公有了兴趣:“请讲来听听。”

“我与莱人接触,发现他们保家卫国的意识特别强烈,他们说莱国早在殷商之际便已在此建国,世世代代栖居淄水、潍水,土地广阔,草场肥美,他们宁死也不会再放弃。”

“那又怎样?”齐灵公冷冷地说。

“我觉得这很可怕。莱人性情温顺,过去不治兵戎,所以屡战屡败,人们一直认为莱人不善战,容易征服,但我与他们接触,知道这是误解。莱人性格其实很倔强,一再忍让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被逼到最后,如果被逼急,一定会拼死而战。到那时,齐国虽胜也是惨胜,反而会因为伐莱而国力大减,晋、鲁各国如果乘虚而入,岂非得不偿失?”

“照你这么说,莱国就不打了?”

“不是,要打,只是用什么办法打。愚以为不能硬打,不能与莱国互相消耗,既灭莱,又不至于让齐国国力受损。”

“说说你的办法。”

“莱人退居潍水以东后,收入主要来自牧场、铁矿和盐业,农业并不发达,粮食是他们的薄弱之处。莱人富有,是因为用牛马、铁和盐与内地做贸易,除我齐国外,鲁、莒、宋、卫等国也是他们贸易的对象。如果断其贸易之路,莱人将不攻自破,到时候他们要么主动请降,要么失去战斗力,不堪一战。”

“这个办法虽然好,但怎样才能做到呢?齐、莱交界处有几百里,怎么能做到不让他们出来贸易?”

“这一点不难。齐、莱虽有几百里边境,但要害处在东阳,东阳以南有穆陵关,东阳以北有弥河,控制东阳就可以对莱人实施锁国。国君可以下令在东阳筑城,由北向南,用城墙建立一道封锁线,让莱人插翅难过。”

“好!寡人也头疼跟莱人拼个鱼死网破,你的这个办法解了寡人之忧,我这就下令,在东阳筑城!”

“国君,这个办法虽好但必须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一旦决定筑城就不可动摇,也许几个月,也许几年,都不可改变主意,否则前面所做的都白费了。要耐心等待,等到莱人不战而降的那一天。”

晏婴所献的这一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知道莱国现在不会投降,兵事一起,一定是一场巨大杀戮。筑城东阳,暂时可以避免这场杀戮。封锁莱国后,莱国将面临一些困境,晏婴期望的是莱人知难而退,到那时主动投降。

齐灵公十一年(前571)夏,齐国大夫晏弱率兵进驻齐莱交界处的东阳,在此沿南北走向修筑起一道很长的城墙,用以封锁莱国。

在莱共公和将军王湫的率领下,莱人坚持不降,但由于实力悬殊,也没有实施反击,而是被严严实实地封锁在胶东半岛东部。

莱人的反抗意志大大出乎晏婴的预料,这场围攻战一直持续了近四年,到齐灵公十五年(前567),莱人才坚持不下去,守卫边境的部队大量减少。晏弱率齐军向前推进,一路上没有遇到多少反抗。到莱国国都时,莱国将军王湫等人组织起一定的反击,但规模并不大。连年封锁让莱国国力大减,尤其是缺少粮食,让士兵们普遍没有战斗力。齐军没费多大力气就占领了莱国国都,莱共公逃往棠邑,王湫逃往莒国。

后来齐兵推进到棠邑,抓住了莱共公。此时莱国已尽入齐人之手,投不投降已无实际意义,但这个小国之君仍然保持了气节,坚决不降,齐灵公下令把他杀了。 D/mVex9d1Qu5R7TNWnMJzv96DTFwvuSSVY6TaPejYe/C5tuKs/XJ3NYx24KKs64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