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士人的夜宴

衣着华丽的贵族在豪华的大堂里,或在走廊的幽会中忙着把臂交谈,这样的场景不仅仅是路易十四(Louis XIV)时代的宫廷生活,在 9 世纪的唐代宫廷,恰也如是。宫廷的夜宴,即使是欢娱,也是有秩序的欢娱。显然,礼制下的宫廷夜宴并不能满足声色犬马的全部需求,于是唐代士人的夜宴粉墨登场。

唐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喜好文学的人群。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至次年十月,御定《全唐诗》共收诗人两千二百多人,日本人根据文献保存之逸诗,编成《全唐诗逸》三卷,又得诗人一百二十八人。而自清代末年敦煌发现遗书之后,从各种卷子之中又得不见著录之诗人多名,即以中华书局出版之《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合称《全唐诗补编》)而言,又得诗人一千五百人左右。翻开史书,就连李隆基的亲近宦官高力士都吟得了诗。

由此可知,夜宴吟诗是唐代士人最风骚、最不可少的一道节目。孟浩然《寒夜张明府宅宴》云:“列筵邀酒伴,刻烛限诗成。”一帮官员文人斗酒斗诗,酸酸臭臭,还要比个高低。就是在军中宴饮之时,这种借酒而诗的风雅之事也是司空见惯。姚合《军城夜会》中就说:“军城夜禁乐,饮酒每题诗。”一群被冲动压抑的糙爷们儿,拿着陌刀乱吟诗,大有“梦回吹角连营”之意。姚合是唐玄宗时宰相姚崇之孙,爱茶如命,曾经拿诗换茶:“嫩绿微黄碧涧春,采时闻道断荤辛。不将钱买将诗乞,借问山翁有几人?”得亏是在唐朝,今天谁要拿诗去换茶,非得被采茶的姐姐唾一脸雪花白。

夜宴中,人们还进行多种酒令游戏,酒令分雅令和通令。通令,就是划拳、猜码、掷骰子,捋拳奋臂,叫号喧争。唐代的夫子对此种通令鄙夷至极,认为有失风度,粗俗嘈杂,他们的高雅玩法叫雅令。雅令的行令方法是,先推一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续令,所续必在内容与形式上相符,不然会被罚饮酒。行雅令时,必须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席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有敏捷和机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项目。

现在能够知道的唐人酒令名目有二十多种,例如历日令、罨头令、瞻相令、巢云令。其中有些酒令放在今天看,无异于“真心话大冒险”,甚至有人为此命丧黄泉。

《资治通鉴》卷一九五载,李世民继位初年,“时太白屡昼见,太史占云:‘女主昌。’民间又传《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上恶之”。一天,李世民在宫中与诸将宴饮。酒酣之时,他颁下酒令,让各人行酒令,依次说出自己的小名。轮到职掌玄武门宿卫的左武卫将军李君羡时,他自报小名“五娘”。一员勇猛的武将,却有一个女子的小名,不由得引起哄堂大笑。而太宗听到“五娘”的“五”与“武”谐音,不禁愕然,触动了心病,不免格外留心。但太宗不露声色,也笑着对李君羡说道:“何物女子,乃尔勇健!”当太宗进而得知李君羡的籍贯武安、官职左武卫将军、封爵武连县公,无不带上一个“武”字时,内心就更震惊了,立刻就联想到《秘记》传言、太史卜象,以及太史令李淳风的一番话:“臣仰稽天象,俯察历数,其人已在陛下宫中,为亲属,自今不过三十年,当王天下。杀唐子孙殆尽,其兆既成矣。”尽管李君羡是武将,不是女性,更不是太宗的亲属,然而“五娘”“武安”“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应了“女主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女”与“武”;他又职掌玄武门宿卫,应了“其人已在陛下宫中”“其兆既成”。太宗心里对这个屡立战功且曾经受信任的李君羡深怀疑忌和憎恶,认为他就是威胁大唐天下的“嫌疑犯”。在宴饮后不久,太宗即将李君羡调离京城出任华州刺史。即使如此,太宗仍是耿耿于怀,之后,又以御史奏“君羡与妖人交通,谋不轨”,将李君羡杀死,并抄籍其家。

△ 夜宴图|明|唐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Oy8sByJbqv4D0UWlgz//oFTM/I6HUyCp15Hv1qt+SMFivcUBUunqV9gQGpq/Lc9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