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与安妮纯真相伴,一路成长

人世间的相遇,总有几分奇妙。初遇并无特殊感觉,多年后蓦然醒悟,反复回味,余韵悠长,比如我与《绿山墙的安妮》。

二〇〇九年,我曾驾车游历加拿大东部四省,听到过这样一个传说:上帝撒一捧泥土到大西洋,创造了“波浪中的摇篮”爱德华王子岛。这座岛屿是加拿大面积最小的一个省,总人口仅约十四万,却是广受人喜爱的“后花园”。浩瀚碧海、纯净蓝天、绵延的红岩、矗立的灯塔,还有静谧的沙滩和渔村,无不赏心悦目。

在路过卡文迪什的“绿山墙农舍”时,我遇到大批旅客,其中有中学生也有成年人。当时我并没读过长篇小说《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的第一个中译本在一九八七年问世时,我已读大学,专攻厚实沉重的俄罗斯文学,对“少女读物”似无兴趣。

后来,“作家榜”邀请我翻译《绿山墙的安妮》。据不完全统计,在此之前已有十几种译本,所以我在接受这项工作时惴惴不安。因为整日在电脑前工作,时常感觉眼睛疲累。为熟悉作品,我从图书馆借阅了有声版本,在许多个夜晚,闭眼反复聆听。

作者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笔下美丽的四季风光将我一次次带回爱德华王子岛。

海滨大道草木丛生,荒茫、静寂。右侧低矮的杉树林虽然被海风经年累月地吹打,但仍然茂密。左侧紧贴着一片红砂岩断崖,如果拉车的马不像栗色母马那么稳当,乘车人一定会心惊肉跳呢!悬崖下是大片被浪涛不停冲击的岩石,还有镶嵌着宝石般鹅卵石的沙滩。极目远望,大海呈现醉人的蔚蓝,波光粼粼。海鸥在水面上翱翔,它们的翅膀在太阳下闪耀银光。

于是,在海边的马车上,跳下来了红头发的女孩安妮。她穿过五月花密集绽放的原野向我走来,笑容率真、声音甜美。我为如此亲密地接近她感到幸运,仿佛重返童年和少女时代,并领悟到更多的人生真谛。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生长在爱德华王子岛,她在一九〇五年创作了《绿山墙的安妮》,在寻求出版时却屡屡被拒,只能无奈地把手稿放进帽子盒里。两年后再次投稿,被波士顿的佩奇公司接受,安妮才得以与读者见面。小说立即大获成功,在最初的几个月,销售了将近两万册,随后不断再版,从小村庄走向全世界,至今已持续发行约五千万册,被译成五十多种语言。其中在一九五二年到二〇〇二年间,仅日语版本竟然多达一百二十多个!小说还被多次改编成影视剧、音乐剧、舞台剧等,以安妮形象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更是数不胜数。

《绿山墙的安妮》无疑是一部少女成长故事。绿山墙农舍的卡思伯特兄妹马修和玛瑞拉决定领养一个男孩帮忙做农活,阴错阳差,孤儿院送来了喋喋不休、喜欢幻想的女孩安妮,故事由此开始。几年后,安妮成长为一位优雅灵慧的少女。

前人对这部作品的各种解读,从主题到思想,从故事到人物,均已透彻见底,连对服饰、饮食等的研究也细致缜密。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甚至以普通读者的身份给莫德写信,赞赏“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

安妮,这个“像一道彩虹,一出现就五彩缤纷”的女孩,充分施展了她与众不同的魅力。

大人遗落的天真

安妮一出场就先声夺人,显露率真性情。她因红头发、脸上长着雀斑而感到自卑,但在遭到邻居林德太太嘲笑时,这个无家可归的可怜小女孩,冒着被送回孤儿院的危险而大发雷霆,勇敢反击。

在后来的一系列事件中,她展现出孩子典型的天真特性,坦率直言,爱恨分明。

加拿大著名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说过:“孩子们认同安妮,因为他们常常感觉自己就是她——无能为力、被人蔑视误解。她反抗正如他们想反抗,她得到正如他们想得到,她被爱护正如他们也想被爱护。”

而成人读者在遗落天真之后对天真愈发怀念,也不由自主地被安妮所吸引。

不淹没于苦难的善良

安妮在来到绿山墙农舍之前,曾先后被托马斯一家和哈蒙德一家收养。她不停地劳作,照顾多个幼小的孩子,受尽欺凌。

后来,当她和玛瑞拉说起这段生活时,并没有控诉,反倒替托马斯夫人和哈蒙德夫人开脱,说:“她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她们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足见她的善良。

她在好朋友戴安娜的妹妹患重病时,竭尽全力抢救,赢得了戴安娜母亲的信任。在小说结尾处,因玛瑞拉的健康每况愈下,她为回报养育之恩,毅然放弃了优厚的奖学金和读大学的机会,选择留在玛瑞拉身边。

给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安妮热爱大自然,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能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诗意。

她执意给周遭万物起一个浪漫的名字,比如把自己房间窗旁的樱桃树称作“白雪皇后”,把林间小路称作“恋人小径”,还有“垂柳池”“紫罗兰溪谷”等,也出自她的创意。她热爱春花,说五月花是“去年夏天落花的灵魂”,而“伊芳里”是“它们的天堂”。

即使在严酷的冬季,她也捕捉自然之美。比如她在白沙镇大酒店朗诵后出了门,随即忘记成功的喜悦,只注意到“晚霞满天,白雪覆盖的山岭和圣劳伦斯湾的深蓝海水壮丽辉煌,宛如珍珠和蓝宝石镶嵌在硕大的碗中,还被注入了葡萄酒和火焰。雪橇的铃声和远处的欢笑声,听起来像森林中小精灵们的嬉戏打闹声,在四面八方回响”。

爱与被爱的能力

小说中动人的篇章是关于安妮与马修、玛瑞拉之间感情的描写。玛瑞拉在了解安妮的身世后,暗自感叹:“这个女孩以前过的是怎样凄惨无爱的生活啊,只有劳役、贫困、漠视。难怪她对拥有一个真正的家那么全心向往。”

安妮在绿山墙农舍找到了自己渴望多年的家,而且,因为她的出现,玛瑞拉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从呆板严厉变得开朗温柔。当安妮获准去参加向往已久的野餐会时,“便欣喜若狂地投入了玛瑞拉的怀抱,亲吻她黯淡的脸颊。玛瑞拉平生以来第一次被一个孩子心甘情愿地亲吻,一阵甜蜜的战栗霎时传遍全身”。那个瞬间,玛瑞拉恢复了爱与被爱的能力。

马修去世后,玛瑞拉不再压抑自己的情感,终于向安妮敞开心扉:“我过去对你也许有些严厉,似乎不像马修那么爱你,现在我想告诉你,安妮,我爱你,就像爱自己的亲骨肉。从你来到绿山墙的那天起,就一直带给我欢乐和安慰。”

承担错误的勇气

安妮自从来到绿山墙农舍后,就不停地犯错,但她说“每犯一个错就治好我的一个严重缺点”。比如,“闹鬼的森林”事件教育她不可以放纵想象,“染头发”的蠢事治好了她的虚荣心等。

她面对错误酿成的后果,勇于承担,并吸取教训,这使得她的心灵健康成长。而她的勇气与快乐的天性密不可分。即使时间把热情掩盖,把童趣收回,也抹不去她快乐的天性。

当世界令你失望,就用想象力去补偿

苦难大致造就最悲观的和最乐观的两种人。

在贫寒、辛苦、孤独的日子里,安妮向往友情,幻想出“壁橱女孩”和“回声女孩”,和她们交谈,支撑自己的精神,熬过了孤儿缺少友爱的艰辛岁月。她的想象力异常丰富,通过幻想营造出独特的精神世界。

她虽然陶醉于幻想,但保持着对现实生活的热爱。比如她向往生活在华屋里,但在老巴利小姐富丽堂皇的豪宅做客时,却想念朴实温暖的绿山墙农舍。

幻想并不影响她对世界的好奇心。她认为,如果对万事万物都一清二楚,生活就会失去一半的乐趣。因此,对于她来说,每一个日子都会带来新盼望、新惊喜。

每一个女孩都应该拥有的独立

安妮拥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她在十一岁时,对教会牧师的评价已很客观,并不人云亦云。她还凭聪明和勤奋,在短短的一年里完成了两年的课程,取得了教师资格证,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在小说中,安妮和吉尔博特之间的关系多年来牵动无数少女的心弦。令人惊讶的是,两人之间的相互吸引是在竞争中逐渐发展的。

安妮从不想成为一个“花瓶”式的女子,她对吉尔博特的想法,“并没有掺入傻乎乎的感情成分……如果在下火车后回伊芳里时,能和吉尔博特一起沿着广阔的原野和长满三叶草的小路回家,畅谈新生活和理想抱负,难道不是很美好吗?”

她喜欢吉尔博特,是因为他“聪明智慧,善于独立思考,立志汲取人生精华,为社会奉献”。生活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安妮,拥有如此独立的意志和争取性别平等的态度,令人惊喜、敬佩。

当然,《绿山墙的安妮》并不完美,比如对安妮的童年苦难经历在其性格和心理上留下的阴影缺乏挖掘,故事中也有矫情的成分,包含不必要的说教,在艺术上叙述略嫌重复,但瑕不掩瑜,也不会阻止千百万读者的阅读热情。连作者莫德都连呼意外:“安妮那么受大人们欢迎,太让我吃惊了。本来不过是想为孩子们写一个有趣无害的故事,想不到成年读者却那么爱读它。”她后来一鼓作气,出版了七部以安妮为主要人物的长篇小说。此外,她还创作了其他十三部长篇小说、五百篇短篇小说、两本诗集。在一九二三年,她成为英国皇家艺术学会第一位加拿大籍女性成员。她还获得过大英帝国最优秀勋章,还被《多伦多星报》评选为“加拿大历史上的十二位伟大女性”之一。她曾是妻子、母亲,更是作家,是加拿大女性中当之无愧的典范。

回顾历史,世界各国的女性都在寻找幸福的过程中走过一条漫长的路,享受喜悦,也流下眼泪。

安妮曾面临的挑战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比如对偏见和欺凌的愤懑,对亲情和归属的渴望,对平等和独立的要求等,都极具现实意义。这也是《绿山墙的安妮》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

谨以此译本向露西·莫德·蒙哥马利致敬,并向同时代所有维护女性的真善美和平等权益的人们致敬。


于加拿大多伦多 qG64zB1WbYjY7w484SuPbol6lpmMtlz1/MVsLY+lzmI0cODJD3ZHnJb4i3INsYy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