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
冉有问子贡:“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有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这一章,我们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第一,孔子为什么敬佩伯夷、叔齐?第二,求仁得仁是什么意思?
这段话一直没有什么歧义,因此钱穆、李零、李泽厚、鲍鹏山的翻译与上述大同小异。李泽厚说他不了解历史背景,所以抄引杨伯峻的。
唯一不同的是南怀瑾的:
孔子周游列国时,各国都排斥孔子,生怕他有意夺取政权,唯有在卫国的时候,卫灵公、南子、一般大臣,都对孔子很好,尊敬他,照顾他。所以当时大家都怀疑他,甚至孔子自己的弟子,听了太多的谣言,也起怀疑,像冉有,有一天就说,我们老师真想做卫国的国君吗?……子贡问了当皇帝的话没有?
这个解读是错误的。第一,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孔子都没有想做卫国国君;第二,皇帝的称谓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卫国国君只能称呼卫君或者卫公。
钱穆和李零都是很清楚这段话的背景的。
当初卫灵公的太子蒯聩因为图谋杀害卫灵公夫人南子,被卫灵公驱逐出境。因此,卫灵公死后,国君的位置传给了太孙,也就是蒯聩的儿子姬辄,即卫出公。蒯聩知道儿子当了国君,回来争夺宝座,在晋国赵简子的帮助下,占领了卫国的戚地作为据点。卫出公坚决不给父亲让位,派重兵防范。而此时孔子正在卫国。冉有想知道孔子会不会帮助卫出公,于是问了这个问题。冉有这个时候是孔子的管家,性格细致谨慎,不轻易说话,口才一般。所以,一定是卫出公自己或者派人来问过冉有,看孔子是不是愿意在卫国出仕,帮助自己。冉有拿不准孔子的想法,不敢直接去问,就请口才一流的子贡帮忙。子贡很狡猾,他知道孔子对于卫国父子争位这件事情非常反感,如果直接去问,很可能被训斥。所以,他拐了个弯去问伯夷、叔齐的事情,获得了答案。
那么,孔子是怎样看待父子争位这件事情的呢?很容易推导出来。从君臣关系来说,蒯聩是在谋反;从父子关系来说,卫出公是不孝不敬。所以,父子两个都不是好东西。
这段话,如果弄不懂事件背景、人物性格、人物关系,怎么解读?
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和第三子,父亲去世之后,都不愿意继位,因此双双逃离孤竹国。后来,周朝取代了商朝,伯夷、叔齐认为周朝是反叛,坚持不肯吃周朝的粮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不食周粟”这个成语,就是来自这里。
下面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孔子为什么敬佩伯夷、叔齐?
钱穆认为是因为“伯夷、叔齐的孝悌”。南怀瑾认为“伯夷、叔齐信守仁道的节操,饿死不食周粟”。李零说:“伯夷、叔齐属于‘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一类,宁可饿死,也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对自己的遭遇,毫无怨言。”鲍鹏山和李泽厚都认为是因为“伯夷、叔齐的兄弟礼让”。
伯夷、叔齐兄弟相让,这一点确实难得。但是,类似的例子并不是没有。而孔子为什么独独这样敬佩伯夷、叔齐呢?
我赞成李零先生所说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孔子的意思是伯夷、叔齐为了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连生命都付出了,难道自己要为了出仕、做官而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吗?
所以,子贡判断他不会去帮助卫出公。
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求仁得仁”是什么意思?钱穆释“仁”为“心安”;南怀瑾释为“仁道”;李泽厚释为“仁”;鲍鹏山释为“仁德”;李零没有解释。
什么是仁?什么是仁德?什么是仁道?似乎大师们都没有说清楚。反而是钱穆的“心安”更实在一些。
解读一段话,首先要联系上下文。所以,要明白这个“仁”是指什么,首先要弄懂“怨乎”是怨什么?
伯夷、叔齐这辈子就是做了两件事,第一是放弃了国君的位置,第二是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其中第一件事是自愿的,第二件事是被迫自愿的,而且后果严重。所以,子贡所说的“怨乎”很显然是指不食周粟这件事。
而对于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这件事情,孔子并不赞成,甚至反对,因为孔子是支持周朝取代商朝的。孔子所赞赏的,只是伯夷、叔齐为了价值观而付出生命的精神品格。
既然“求仁而得仁”这句话是指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这件事情,所以这个“仁”就不是“仁德”“仁道”。孔子所赞赏的是“求仁得仁”这件事,而不是其中的“仁”。这个“仁”不专指任何概念或者任何事情,而是泛指,就像数学里的未知数X一样。如果一定要给个中文定义的话,那就是“什么”“啥”。
所以,“求仁而得仁”也能解释成“求啥而得啥”或者“求什么而得什么”。这个“仁”并不等于就是好的、对的,而只是本人心甘情愿的选择。
譬如隔壁老王就喜欢攀岩,结果摔死了,可是死得其所,这就是“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譬如名将马援就说了,身为将军,最大的愿望就是死在战场。所以,如果在战场上战死,他一定不会抱怨,这也是“求仁而得仁”。
那么,这句“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想要表达什么呢?
孔子的意思就是他们既然自己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坚持了自己的价值观,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至于他们的选择是否正确,那是另一回事。
而孔子在赞扬肯定他们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说自己。自己也和他们一样,不论结局怎样,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所以,自己不抱怨。
这一段,实际上呼应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那句话。
到这里,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孔子的话:自己做出的选择,不论什么结果,不能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