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7·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
孔子说:“人的天性是相近的,(但是在后天的环境影响下)习惯可以相差很远。”
这一章经常被引用。上述是我的译文。这一章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这段话的主语是什么?第二,这一章想要说明的是什么?
先来看看大师们的翻译吧。
钱穆:人的天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惯而相远。
南怀瑾:人的性质相近,但是各人兴趣不同,习惯也不同。往往本性是相近于道,习惯越来越坏,把自己变得远于道了。
李零:人和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他们的主要不同是后天培养的习惯不同。
李泽厚:人性本相接近,习俗使之遥远。
鲍鹏山:人性是相近的,不同的环境和后天习得又使人和人相距很远了。
钱穆、南怀瑾、李泽厚和鲍鹏山的译文看上去是不是很别扭?他们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呢?李零的表达是清楚的。
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段话的主语是什么?
李泽厚和钱穆一样,把人性当成主语,问题是,人性怎么会“遥远”呢?
鲍鹏山的译文前半句的主语是人性,后半句的主语大概是人。他要表达的意思是人性是相近的,人是相远的。
那么,这段话的主语究竟是什么?是人。人的天性相近,人的习俗相远。所以,只有李零是对的。
之后,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这一章想要说明的是什么?
李零又是对的。不过,后天培养是怎样培养呢?
我想,孔子是在强调礼的教化作用,礼能塑造人们的习惯,改变人们的习惯。人类的本性是相似的,但是在有礼和无礼的情况下,在不同的礼的教化之下,人的习性会差很远。所以,这句话的主语不是指个体的人,而是指整体的人,或者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