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我为孔子卸黑锅

4·4(8·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

孔子说:“当百姓可以使用的时候,不干预他们;当百姓无法使用的时候,教他们懂得规则。”

这一章,有三个问题要解决:第一,为什么说历来的断句是错误的?第二,孔子是愚民思想吗?第三,“知之”是知什么?

上述断句和译文都是我的想法,传统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传统译文为“老百姓可以用来支使,但是不可以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被支使”。

那么,大师们是怎样翻译的呢?

钱穆:“在上者指导民众,有时只可使民众由我所指导而行,不可使民众尽知我所指导之用意所在。”

南怀瑾:“对于老百姓,叫他做就是了,不可以叫他知道理由。”

李泽厚:“可以要老百姓跟着走,不一定要老百姓知道这是为什么。”

鲍鹏山:“可以让老百姓听从指挥,不要让他们知晓国事。”

可以看出,无论遣词造句有什么区别,大师们的意思其实是一致的。再来看看解读。

钱穆:具体文字不录,总之引经据典,力证这不是愚民思想。

南怀瑾:孔子的话绝对地对,那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愚民政策。事实上对于一般人,有时候只可以要他去做,无法教他知道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有些人的头脑、程度、才具只能够听命于人,当然有些人是天生的领导人才。

李零:“批林批孔”时期,这话是批判对象,他们批别的冤枉,批这话没错。

李泽厚:这在古代并不奇怪,不足为怪,不足为病。

鲍鹏山:这两句是对愚民政策的最好说明,这一类话,就是孔子思想的阴暗面和历史局限性。

基本上,钱穆竭力为孔子洗白,南怀瑾力证孔子说法正确,李泽厚表示不足为病,李零和鲍鹏山一口咬定就是愚民思想,就是孔子的污点。

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历来的断句是错误的?大师们的译文翻译回去是这样的:“民可使之,不可知之。”就传统断句而言,“使由之”和“使知之”也根本不是春秋的语言。

接着,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孔子是愚民思想吗?

首先,如果按照正确的断句,大师们关于孔子愚民思想的根据就不存在了。

其次,在孔子的言论中,谁能找到其他例证来佐证他的愚民思想?没有。相反的例证却很多。

再次,孔子是干什么的?民办教师,他做的事情就是“知之”,就是把知识、周礼教授给普通百姓。如果他是愚民思想,那就等于否定自己,这是不应该的。

我们再来解决第三个问题:“知之”是知什么?

这段话是讲治理国家,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跟学生主要讲做人,跟统治者主要讲治理国家,所以这段话大概率是在和鲁国国君或者季孙讲。

那么,孔子治理国家的理论是什么?以礼治国。什么时候民可使?百姓知礼。什么时候民不可使?民不知礼。

所以,知之是知什么?知礼。礼是什么?就是贵族社会的规则。孔子这里强调的是规则,是让百姓懂规则、守规则。人人守规则,这是贵族社会的一大特征。人人守规则,社会就发展就安定。 TmyesXYwl9Ub6NXSceZLQvHu/HzBN751XQFl3X7My9XDm3UTZCsePB36ejS3Vai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