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没有朋友是可耻的

3·3(14·1)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译文】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这一章算是对前一章的解说,助纣为虐获取富贵是可耻的,可是死守道德甘于贫困就是对的吗?这一章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什么是“仁”?第二,为什么孔子不认为原宪做到了“仁”?第三,孔子在这段话里犯了什么错误?

这一章的译文历来没有争议,不赘录。这一章的前半段与上一章的意思相同,也没有必要再去讲解。我们重点来说说下半段。还是先看看大师们的解读。

钱穆:四者贼心,遏抑不发,非能根绝,是犹贼藏在家,虽不发作,家终不安,故孔子谓之难。其心仁则温、和、慈、良。其心不仁,乃有克、伐、怨、欲。学者若能以仁存心,如火始燃,如泉始达,仁德日显,自可不待遏制而四者绝。颜渊从事于非礼勿视、听、言、动,乃以礼为存主,非求克、伐、怨、欲不行之比,故孔子不许其仁。

南怀瑾:由此可知孔子所称的仁,中国文化所标榜的仁的道体,就像道家、佛家所谓“得道”那样,不可知、不可测,是非常高、不可思议的一个境界。

李零:克服这四大毛病,难,但都属于不为不善,而不是善。所以孔子说他够不上仁。

李泽厚:孔子将“仁”与其他的美德善行区分开来,显示了“仁”的积极性主动性的情感方面,不只是克制、化解消极面而已。

基本上,钱穆、李零、李泽厚的意思相同,是说原宪所能做到的那四点境界还不够高。要多高才行呢?南怀瑾说要达到“不可思议的一个境界”。如果真的如此,孔子也就不用整天去讲“仁”了,因为根本没有人能做到,讲它干什么?

顺便说一下南怀瑾解读的两个不恰当的地方。

第一,南怀瑾这样解说:“原宪问什么是可耻的事情,孔子说,国家社会上了轨道,像我们这一类的人,就用不着了,我们不必去占住那个职位,可以让别人去做了……其次,社会国家没有上轨道,而站在位置上,对于社会国家没有贡献,也是可耻的。”按照这个解说,就是甭管邦有道邦无道,都不应该出来做官。如果孔子真是这个意思,那可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因为不仅他做过官,他还鼓励弟子们去做官。

第二,南怀瑾说在孔子当司寇的时候,原宪担任过总务长一类的职务。实际上,原宪小孔子三十七岁,是孔子第三代学生。孔子做大司寇的时候,原宪只有十七岁。

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仁”?“仁”就是好的人际关系,或者叫高情商。大家可以去看看《论语》,把所有的“仁”找出来,这样的定义足以解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仁”,至于剩下的百分之二十,那是孔子晚年把“仁”进一步虚化之后的结果。

下面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孔子不认为原宪做到了仁?

原宪是宋国人,熟悉春秋历史的人都知道宋国人是出了名的又倔又迂,认死理。原宪就是这么个人,品德高尚,仅次于颜回,可是能力一般,情商更加一般。办事缺乏变通,跟师兄弟们的关系处得都不好,可以说没朋友。

这次对话发生在孔子回到鲁国之后,这个时候冉有在季孙家做管家,而孔子家里的管家就是原宪。原宪的各方面都很像颜回,孔子曾经很喜欢他。但是一做了管家之后,孔子发现他的能力不足,因此对他并不满意。

原宪问什么是耻,孔子指桑骂槐,骂的就是冉有,说这小子在季孙家助纣为虐,太无耻了。然后原宪说的克伐怨欲,是在拐着弯表扬自己,因为他已经觉察到孔子对自己不满意了。

孔子对原宪的人品满意,可是能力不满意,所以,孔子不肯顺着原宪的话去肯定他,而是给了一个“马马虎虎”的评语,算是告诉原宪“你能做到这个也算不容易了,可是为人处世不够圆滑,缺乏变通,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因此谈不上仁”。贵族精神不仅包括品德,也包括情商。原宪所具备的只是品德的部分,在情商的部分则有很大欠缺。品德和情商是两回事,每当遇到一个情商不高的道德先生问仁的时候,孔老师的回答一般是“那我就不知道了”。不是不知道,是假装不知道。

后来的事情发展证明了这一点。

孔子去世之后,子贡、冉有等人主持料理孔子学校,有若出任校长,曾参主管教学,原宪等于是被炒了鱿鱼,因此被迫辞职去了卫国,因为情商不高,混得穷困潦倒。后来子贡经商回卫国,特地去看望原宪。虽然两人关系一般,但想来子贡看在老师以及同学多年的分上,想要拉原宪一把,谁知道反而被原宪羞辱一番。原宪最终死于贫病交加。

最后来解决第三个问题:孔子在这段话里犯了什么错误?

孔子其实都是针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来回答问题、因人施教的。按照孔子的风格,原宪来问耻的时候,孔子应该说“没有朋友可耻,养不活自己可耻,不懂得变通可耻”,让原宪去提升自己的情商,改善和同学们的关系。

可是,孔子这个时候一门心思就想着冉有怎么助纣为虐了,因此啥也没想,开口就是“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这下好了,原宪牢牢记住了老师的教导。老师去世之后,子贡、冉有主持孔子学校的日常事务,原宪一看,这不就是“邦无道”吗?我走。走到哪里,都发现邦无道,结果就只能穷困潦倒了。

虽然孔子在这次对话中一不小心犯了错,不过为了帮助原宪避免颜回同样的结局,可以说也是煞费苦心的。《论语》中还记载了另一件事。

原宪做了孔子的管家之后,孔子给他非常多的粮食(粟九百)作为年薪。原宪对老师说太多了,不要。孔子就对他说:“不,多的你拿去给你的街坊四邻亲朋好友吧。”为什么?就是希望原宪能够因此搞好与周边人的关系。

一个多么好的老师啊!

而原宪呢?作为孔子的前任管家,最终却死于穷困潦倒,还有比这更羞耻的吗?

所以,不仁是可耻的。通俗一点说,没有朋友也是可耻的。 V407jRcu8+4d9zeDywzroGNm0OkHvhkbB4tLl8/CxeMmbCxNuCwhmp81rFi9hw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