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我为什么要解读《论语》

首先我想说说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我们知道,从古至今,解读《论语》的人成千上万,各类因《论语》而成的大师也是不胜枚举。既然有了这么多解说,为什么我还要来凑这个热闹?因为我要讲的是《论语》的真相。

先来说说我对《论语》了解和理解的过程。

从前我对《论语》毫无兴趣,不过还是买了几本解读《论语》的书来装模作样。不看还罢,看了几眼之后,对《论语》平添了几分厌恶,感觉满篇絮絮叨叨的仁义道德都是骗人的把戏,感觉孔子就是一个骗子。

后来写《说春秋》,第七部是“孔子世家”,不得不硬着头皮去研究《论语》。这个时候,因为时代背景已经很清晰,所以对于孔子的言行多了许多理解。到写完“孔子世家”,《论语》的背景就都了然于胸了。

到这个时候,对孔子的印象就是一个邻家大爷,是一个看上去严肃,实际上很和蔼、慈祥、博学、幽默的老师。《论语》并不枯燥,也并不说教。也是这个时候我发现,历来的解读者九成以上根本不了解《论语》的时代背景,也不了解孔子的个人背景。

我决定重新解读《论语》,于是,就有了《说论语》的出版。

《说论语》以时间、人物、概念为线索,对《论语》所有章节重新排序。于是,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论语》中每一章的事件背景、孔子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孔子的思想变化过程。

可以说,《说论语》给出了《论语》绝大多数章节的背景和真相,这是此前的同类书所不具备的。

当时我很得意,我认为《论语》不过如此,不过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后来的若干年里,我接触并且感受到世界上各种文化的差异。文明程度越高,人们就越是懂得守规则、反思、包容、自尊、自信等。我猛然发现,其实这些东西一样不少都是《论语》所强调的。

我用了很长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最终我明白了一点:孔子生活在一个贵族的时代,他所宣扬的周礼就是贵族的规则。

我们知道,孔子生活在贵族社会的时代。可是,从秦朝开始,中国进入了皇权专制社会。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所以我恍然大悟,为什么历来的解读者们无法正确解读《论语》呢,因为他们与孔子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下。

孔子强调反省、包容、自尊、守规则、礼仪礼节、情商、统治者以身作则,反对忠君思想,践行言论自由思想自由……而绝大多数解读者的解读原则只有一个:忠君爱国。

有人说了,大师们强调的不是忠君爱国,而是仁义道德。不错,可是,强调仁义道德的目的就是要忠君爱国。

可以说,他们的解读与孔子的本意南辕北辙。

孔子和《论语》被误解很多年。

循着这样的思路,我开始整理《论语》中所要表达的贵族精神,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的精神。最终,我得到了贵族精神十八条标准,并依此对《论语》进行了重新排序和解读。

到这个时候,我感觉自己才算真正理解了《论语》,感受到孔子的伟大。他为这个国家、民族留下了一份最为宝贵的财富,让我们有机会、有可能重拾贵族精神,在骨子里留下一点贵族的血脉。

我希望这部书能够让读者重新认识《论语》、孔子。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大家重新了解贵族精神,重新成为一个贵族、一个走到全世界都受尊重的人。那时,我们才有资格说我们的文化复兴了。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语》,我决定采取对比的方式解读《论语》。所以,我在这里挑选了几位大师的解读来进行对照,他们都是我尊重的学者。

这几位大师和他们的著作就是:钱穆先生和《论语新解》、杨伯峻先生和《论语译注》(用于本书第二册)、南怀瑾先生和《论语别裁》、李零先生和《丧家狗:我读〈论语〉》、李泽厚先生和《论语今读》(用于本书第一册)、傅佩荣先生和《傅佩荣解读论语》(用于本书第二册)、鲍鹏山先生和《论语新读》(用于本书第一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如有得罪之处,还望大师们海涵。当然,如果你的手头还有其他人的《论语》解读,不妨自己拿来对照,择优从之。 Ithbfy+S2ieaCJdYwB98og2/nXLXtZg7Zcq5k6VU3wpN47dvrWp3dCkVY4VvEJr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