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篇
贵族精神标准之三 知耻

其实,知耻应该排在贵族精神的第一位。只是因为要把《论语》开篇第一章放在第一篇,所以才将知耻放在了第三位。

为什么知耻应该放在第一位呢?因为贵族精神的基础就是知耻。

为什么知耻如此的重要呢?我们来看看管子的论述。

管子曾经说过“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对于“礼义廉耻”的解读,此前都是含糊的,甚至错误的。“礼义廉耻”实际上是一个递进的关系,耻是基础,礼是目标。

具体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人们首先要知耻,知耻之后就不会觊觎不应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会廉洁自爱,这就是廉。当人们廉洁自爱之后,就会互相尊重、谦让、爱护,这就是义。可是,义会造成混乱,譬如两辆车在路口相遇,互相谦让,于是谁也走不了,造成交通混乱。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制定行为规则,这个规则就是礼。有了礼之后,人们就都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社会就有序而和谐了。由于礼的执行是基于义,人们是自觉自愿地去执行的。在礼没有规定到的地方,人们依然会按照礼义的原则去处理。

所以,即便是礼崩乐坏,只要知耻这个基础还在,一切就还大有希望。

管子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节是礼的一个部分,荣辱就是知耻。按照管子的主张,要让人们知耻懂礼,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所以,管子在齐国大力发展商业和农业,减免各种税收,使得齐国直到被秦国灭亡之前都是最富足最文明的国家。

孟子也对知耻非常看重,他写道:“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O4bJSi7Kwu9aMGt93/44cd6v74ZQZJ2B1cdcpqjJcyp6dpHAOSik2kF0eN4SNX6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