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2·7(15·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要踏踏实实不断地提升自己加强自己,不要对别人要求太多。这样,就能远离怨恨了。”

对经典的解读,往往看上去越简单的,就越容易出错。这一章字数很少,所以我们重点来解决字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躬”是什么意思?第二个问题:“厚”是什么意思?第三个问题:“责”是什么意思?

这一段的翻译历来是这样的:“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大师们全部采用传统译文。来看看大师们的解读。

钱穆:责己厚,责人薄,可以无怨尤。

南怀瑾:躬就是反躬自问,自厚并不是对自己厚道,而是对自己要求严格。

李零:“躬自厚”是“躬自厚责”的省言,和“薄责”相对。

李泽厚: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很少责怪别人,怨恨自然就少了。

鲍鹏山: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能避开怨恨了。

按理说,说文解字是大师们的长项,可是他们对这段话的说文解字并不成功。下面,我们就以同样的方式来解读。

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躬”是什么意思?

从字形看,“躬”就是身如弓,也就是弯腰、俯身的意思,就是躬身。当然,有的时候也意为自己。大师们都把“躬”当成自己来解释,那“躬自厚”就应该是“躬厚”。

所以,这里的“躬”,应是躬身的意思,表明的是一种谦恭、踏实、低调的态度,就是放低身段。放低身段干什么呢?自厚。

现在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厚”是什么意思?

每个大师都把“厚”解释成厚责,就是严厉责备的意思。

在中文里,有一类字词是专门搭褒义词,另一类是专门搭贬义词的。大家可能觉得这不好理解,譬如说大力,可以说大力表扬、大力支持,但不能说大力批评、大力反对,只能说严厉批评、极力反对。

从语感上来说,“厚”是褒义的,搭出来的词应该是好词,譬如厚待、厚礼、厚遇,根本不可能搭“责”。那么“厚”是什么意思?就是厚实、充实的意思。

最后再来解决第三个问题:“责”是什么意思?

大师们的统一说法是责备。

这个“责”在春秋时期更多的意思是要求,也就是“责成”里这个责的意思。那么,为什么说这里是要求而不是责备呢?这要从整句的意思来推导。

躬自厚,就是放低身段,踏踏实实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增强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对应的,当然不是少责备别人,而是对别人的要求不要太高。

解决了这三个关键字之后,整句话的逻辑就成立了。

孔子说做到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个“怨”,是谁怨谁?还是互相怨?大师们谁也没说。孔子的意思,是双方的怨气都会减少。为什么呢?

因为怨恨多半出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别人的期望和要求太高,因此当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抱怨、怨恨。另一个是别人对自己的要求过高,自己感到无力完成,就会有怨恨。因此,按照孔子的说法去做,自强不息,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对别人不要苛求,这样,双方的抱怨、怨恨都会少。

一个人要踏踏实实,不断地提升自己、加强自己,同时不要对别人要求太多。这样,就能远离怨恨了。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自省是基础。 NRWe8H0JSnHDuB2MujcLzJ7zPsLdnI5g1SfgArq5o09DnmHqt4Tyl9ztemMtiSc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