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好学生为什么没有好结果?

2·4(11·19)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译文】

孔子说:“颜回难道注定只能是个平民了吗?他(出仕)总是落空;子贡没有按照老师的意愿出仕,选择了经商,总是赚大钱。”

如果孔子喜欢谁,就每句话都是在表扬他吗?孔子喜欢谁,就是从头喜欢到尾吗?孔子讨厌谁,就每句话都是在讽刺他吗?这一章就反映了这样的问题。

这一章,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这一章是在表扬颜回吗?第二,孔子为什么要说这段话?

以上是我的翻译,学术界此前通常采用的是钱穆的译法。

下面,来看看大师们的译法。

钱穆、李泽厚、鲍鹏山:孔子说,回啊,差不多了,可惜他屡在空乏中。赐没有受公家之命而经营货殖,他猜度物价总是猜中。

南怀瑾:“屡空”这两个字按照禅的意思,就是只有颜回才能常常做到空的境界,对于任何事情,无论得意或不得意,都可以把它丢掉,摆得下。

李零:“庶”可能是“度”,“度”与“臆”同义,“屡空”与“屡中”相反,前后正好对称,意思是说,颜回命舛,度事屡空,子贡相反,臆则屡中。

什么是空乏?说白了就是穷。钱穆的意思,孔子是在表扬颜回的学问已经接近完美,就是运气不好。子贡经商,运气好,因为他做生意都是靠猜的嘛。

除了李零,大师们都认为这是孔子在夸奖颜回。不过,李零的说法似乎也站不住脚,如果“庶”是“度”的话,原文不应该是“回也其庶乎”,而是“回也其度也”。所以从文法上说,李零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一章是在表扬颜回吗?

这段话其实毫无难度。可是,大师们大概认为孔子不可能说颜回不好,所以一定是好的。于是乎,花样就来了。

现在我来把这段话翻译一下。

先解决几个字的问题。庶,就是平民的意思。钱穆所说的“差不多了”,那不是“庶”,那是“庶几”。空,就是落空的意思。屡空,就是屡次落空。干什么屡次落空?出仕,也就是做官。所以,“屡空”的完整说法是“屡仕屡空”,屡次想当官都没有实现。

在所有的学生中,孔子寄予最大期望的就是颜回,认为他能够最忠实地执行自己的治国理念,自己的理想最有可能由他来实现。因此,孔子一定多次推荐他出仕。可是,颜回到死也没有当上官。此外,这段话对比的意味很浓,后面说子贡不愿意当官而去经商,结果很成功。前面自然应该是说颜回想当官却当不成。

“亿”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亿则屡中”的意思自然就是说子贡经常赚很多钱。当然,大师们一定要把它说成是臆的通假字,也就是瞎猜乱蒙的意思,我也没办法。不过退一步讲,就算是臆想的臆,翻译过来也应该是推测,而不是猜、蒙。做生意要是靠猜,不破产才怪。孔子非要说自己的得意弟子做生意靠蒙,非要贬低子贡来抬高颜回吗?所以,这一章并不是在表扬颜回,而是进行一个无奈的对比。

之后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孔子为什么要说这段话?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这段话的背景。

孔子周游列国回到卫国之后,改变了从前反对学生做家臣的态度,积极推荐自己的弟子们出仕,有的推荐去做国君的大夫,有的推荐给卿大夫们做家臣。子贡对当官一向没兴趣,不过在孔子的多次劝导下,还是很勉强地做了一段时间的家臣,之后辞职经商去了,结果发了大财。

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按照孔子的推荐顺序,颜回应该和子路并列第一的。子路早早就去卫国上卿孔圉家做了蒲地宰,相当于蒲地的县长。那么颜回呢?虽然没有记载,但是可以推断孔子一定是屡次推荐他,不仅在卫国,回到鲁国之后也继续推荐。可是,孔子的学生们陆陆续续都出去做官了,颜回依然没有成功。为什么呢?史书没有记载,不过我们可以想一想。

不管是国君还是卿大夫,他们需要的人是来干活的,而颜回就是个死读书的,缺乏应变能力和实践能力。他没有冉有的干练,没有子贡的口才,也没有子路的果敢。试想一下他去某个大夫家面试,人家问他怎样管理,他的回答永远是“非礼勿听非礼勿视,用夏朝的历法,坐商朝的车子,穿周朝的衣服,坚决不听流行歌曲”。

孔子七十岁的时候,颜回死于贫病交加。这对于孔子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自己最欣赏的学生这样凄惨死去,孔子的心情可想而知。

这个时候,孔子开始了反思和比较。所以,就有了这一段话。他在反思为什么一切听从自己的颜回最没有出息,而没有听从自己安排的子贡却很成功。是自己错了吗?孔子并没有认错,所以他说,“难道颜回注定就是个平民吗?”他没有说,“难道是我教错了吗?”

必须承认,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懂得因材施教。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要求所有学生都去当官,而忽略了每个人的天分。颜回根本就不是做官的料,他会是一个好老师。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颜回就是入错了行,孔子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这一次的反思看,孔子的反省并不彻底。但是,如果我们看一看孔子对第三代弟子的教导,就会发现,孔子其实一直在反省颜回身上发生的事,他一直在改变自己、改造自己,最明显的就体现在他对子夏的喜爱上。子夏学业的优秀甚至超越颜回,可是他不盲从孔子,遇事有主见。关于子夏,会在后面详述,这里不多说了。 HIrZiCoXKaLT+LAxKIqvODr1mwTjwFr0RUK8ugRH4tOvmghBql3f8z5CqJWEQpT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