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小结
抱怨,你就输了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不抱怨”。

当你遭受挫折、面对困难、彷徨无助的时候,不要抱怨。抱怨,你就输了。

因为,抱怨是缺乏自信的象征,是寻找退路的借口,让你失去反省的机会,耗费你寻找办法的时间,使你失去朋友的支持,除了让你懊恼、愤怒、伤心、颓废,没有任何好处。

知易行难。要做到不抱怨并不容易,可是,我们有《论语》,孔子给出了一些方法。第一,求仁得仁,自己做出的决定,无论是怎样的结局,都没有抱怨的理由。第二,要建立自信,要有“山川其舍诸”和“知我者其天乎”的信心。第三,要学会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考虑问题。第四,要懂得正视自己,要有合理的目标。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越大,抱怨的冲动也就越强。最后,要学会反思反省,从自己的身上去探究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下一篇要讲的内容。

现在我们来结合现实。

当今的时代空气中弥漫着抱怨,之所以网络世界充斥着吐槽,是因为这不是一个独立的时代。老一辈的人依赖组织,或者叫单位。当组织或者单位不再可以依赖的时候,他们开始抱怨。下一辈的人被长辈宠坏,所以当长辈们无法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的时候,他们也要抱怨。各种抱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抱怨娱乐化是这个时代的一大特点,体现为段子文化。人们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选择了段子这个方式来承载抱怨。

也许,这样一个小故事会有所帮助。贾题韬是当代中国象棋名家,家在成都,跟南怀瑾一样喜欢佛学。“文革”的时候他被批斗、关牛棚,可是他没有怨言,始终保持乐观心态。他的一个女同事平时也喜欢佛学,此时也正面临跟他一样的遭遇,内心痛苦悲伤,怎么也想不通。贾题韬于是悄悄地塞给她一张纸条,写着七个字:此时正是修行时。

女同事豁然开朗。把苦难当作修行,把挫败当作磨炼,把劳动当作健身,把失恋当作积累经验。有了这样的心态,你还会抱怨吗?

所以,南怀瑾的禅学虽然不是解读《论语》的正确方法,但是在解决“不抱怨”这个问题上,确实有良好的效果。

抱怨其实还有两种变形,一种是策略性抱怨;一种是闷在心里的抱怨,俗称幽怨。前者通过抱怨给对方施加压力,譬如足球比赛中,有的球队就很擅长利用公开的抱怨给裁判施加压力。现实生活中,策略性抱怨常常可以见到。从本质上说,策略性抱怨并不是真的抱怨,而是一种表演。不说出来,但是通过其他方式发泄出来,这就是幽怨。譬如通过音乐的方式、通过喝酒麻醉自己等。 rW7zGlUTOjfAA7lcx9JpyE3QLTewOUhDOBW3qTSJFhcwScQBkRfRp0xW8RFKwCf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