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章
若想上进别抱怨

1·9(14·10)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

孔子说:“贫穷而能够不抱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孔子说的都是对的吗?很多大师就犯这样的错误,似乎孔子说的都是对的,整部《论语》都是真理。结果呢,很多地方解释不过去,就只好敷衍了事,或者强词夺理。这一章就是这样。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第一,孔子说这话的背景是什么?第二,孔子的话对吗?

因为所有大师的翻译都与以上译文相同,我们来看看大师们的解读。

钱穆:颜渊处贫,子贡居富。使颜渊处子贡之富则易,使子贡居颜渊之贫则难。此处见学养高下,非孔门之奖贫贱富。

南怀瑾:富而无骄和贫而无怨,两者之间,还是无骄容易一点。

李零:穷人,穷则思变,急于致富,当然有强烈冲动。但富家子看破钱,还容易一点;苦孩子看破钱,就难了,因为他没见过钱。

李泽厚:今日各种“暴发户”宜三诵之,因为也并不容易做到。

鲍鹏山:贫穷之时,心理极不易平衡,所以,无怨难。富贵了,心平气和,容易宽容世事。

基本上,除了李泽厚稍稍表示了异议,其余都是无条件赞成孔子的说法的。但是,孔子说的就是对的吗?

我们首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孔子说这话的背景是什么?

其实钱穆对这话的背景是很清楚的,这话就是在对照颜回和子贡,当然是在表扬颜回。在孔子的眼中,子贡就是富而骄的典型,家里有钱就不好好学习,整天吊儿郎当谁都看不起。后来,在孔子的教导下,子贡改正了自己的缺点,不再像从前那么骄傲了。于是,子贡很得意地来问孔子自己做到了富而无骄,是不是很了不起?孔子说你啊,要做到富而知礼才行。如果不知礼,你实际上还是富而骄,譬如你现在说你不骄傲了,本身就是骄傲的体现啊。这段对话,《论语》也有。

相反,颜回从来没有抱怨过。有感于此,孔子说了这段话。

现在解决第二个问题:孔子说的对吗?

孔子的前半句是对的,一个人能做到不抱怨确实是不容易的,尤其是生活艰难的人。可是孔子的后半句并不对,他没有做过富二代和官二代,所以对于富而无骄的难度并没有太多的体会。孔子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除了太喜欢颜回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弟子中真正有钱的人不多,只有南宫敬叔、子贡,后来还有一个公西华。这三个人,最后都做到了富而不骄。所以,孔子觉得这挺容易。

还有就是,孔子在卫国的时候所交往的都是贵族精神很纯粹的人,他们的家庭教育做得很好,谦恭得体,这也给了孔子一个错觉。

其实,富而无骄一点也不比贫而无怨简单。

当初楚霸王项羽就曾经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项羽就是富而骄的典型,所谓衣锦还乡,无非就是炫耀。

孔子的这段话并不全对,但是这不影响它的价值。它告诉我们,贫而怨和富而骄是人类常见的恶习,都是有害的。

那么,贫而无怨和富而无骄的好处是什么?就是无怨的人更有机会脱离贫穷,无骄的人更有可能保持富贵。贫穷却喜欢抱怨的人,往往会永远贫穷;富贵却骄横的人,他的富贵保持不了多久。 PysLVFelKkcms/tQIPJoFn3ksU0A0JZ+9+kaxkTwqAT3qyH/Vy0Rlq58lCWPY/X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