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奔赴西方的伟大旅程和世界宗教议会

这趟旅程实际上是一次惊人的冒险。年轻的斯瓦米闭着眼睛随意地进入了冒险,他模模糊糊地听说美国的某时某地要举行一次世界宗教议会,并决定参加,但他本人、他的弟子、他的印度朋友、他的学生、学者、大臣和王公都没有费心去打听清楚。他一无所知,既不知道确切的日期,也不知道入场条件。他没有携带任何凭据。他以十足的信心勇往直前,仿佛那足以让他在合适的时候——神才知道——展现自我。尽管凯特里王公替他买票上船,尽管他的反对者们给了他一件美丽的长袍(对美国闲人的魅力不亚于他的雄辩),然而没有人考虑过气候条件和习俗:当他穿着他的印度盛装抵达加拿大时,差点冻死在船上。

1893年5月31日,他离开孟买,辗转锡兰、槟榔屿、新加坡、香港,然后参观了广东和长崎。在长崎,他徒步去往横滨,参观了大阪、京都和东京。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但凡所到之处,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一切有可能证实他的假设或确信——古老的印度对远东的帝国和亚洲的灵性统一性具有宗教影响——的事物上。 同时,他无时无刻不想到他的祖国正在遭受的病痛,眼见日本取得的进步,他的伤口又被撕开。

他从横滨到温哥华,然后从温哥华坐火车抵达芝加哥,当时临近7月中旬,他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迷惑的境地。他在人群中是如此地显眼,远远就能看到!起初,他像个孩子般在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四处游荡,目瞪口呆。一切都是新的,让他惊讶万分、呆若木鸡。他从未想象过这个西方世界的力量、富有和创造才能。比起泰戈尔或甘地,辨喜更有活力,对力量之吸引力更加敏锐,前两人被整个欧洲—美国机制疯狂的活动与喧嚣所折磨,而辨喜则在这个机制中感到安心,至少起初是这样;他听任它的极度兴奋,他的第一感觉是孩子般的接受感;他的赞美没有边界。在十二天里,他如饥似渴地观看这个新世界。然后,他想起自己要去世界宗教议会的咨询处……多么令人震惊啊!他发现宗教议会要到9月中旬才会开幕,而且现在进行代表登记为时已晚,再者,如果没有官方推荐函,就不能登记。他没有官方推荐函,他在这里是个陌生人,没有来自任何知名团体的凭据,他的钱包快要空了,形势不容他等到大会开幕……他不知所措。他给马德拉斯的朋友们发越洋电报诉说他的苦恼,期待某个官方宗教协会给他授权。然而,各个官方协会并不宽容胆大妄为地离开队伍的独立个人。某协会的会长答复道:

“让这魔鬼冻死吧!”

这魔鬼既没有冻死,也没有放弃!他和命运赌了一把,取代什么也不做地节省剩下的几块钱,他把钱用来参观波士顿。命运帮了他。命运总是帮助那些知道怎么帮助自己的人。真正的辨喜从未路过而不引人注目,甚至在他尚且寂寂无名之时。在波士顿的火车上,他的相貌和谈吐打动了一位旅客——一位富裕的马萨诸塞州女士,她询问他,然后对他产生了兴趣,邀请他到家中做客,介绍他认识哈佛大学教授——希腊文化研究者赖特(J. H. Wright);赖特立刻被这个印度年轻人的天才打动,并为他操持一切;他坚持认为,辨喜应该代表印度教参加世界宗教议会,并写信给委员会主席。他为这名身无分文的旅人买了去芝加哥的火车票,并写推荐信给委员会要求提供住宿。简而言之,辨喜的所有问题全部解决了。

于是,辨喜返回芝加哥。火车很晚才到,这个茫然的年轻人弄丢了委员会的地址,不知该去哪里。没有人会屈尊俯就地为一个有色人种之人带路。他看到火车站角落里有个大空箱,就睡在里面。早上,他起来寻路,作为桑耶辛挨家挨户地乞讨。然而,他身在一个班努赫鸠般(Panurge-like)的城市,它知道一千零一种赚钱方法的城市——唯独不懂上帝的流浪者圣方济各的方法。必须补充说明,他发现自己身在一个只说德语的地区,没人听得懂他说话,他们对待他就像对待黑人,当着他的面关上大门。游荡许久之后,他坐在街边,筋疲力尽。对面窗户里的人注意到了他,问他是不是参加世界宗教议会的代表。他被邀请进屋,又一次,命运为他找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后来成为他最忠实的美国追随者之一。 休息过后,他就被带到了宗教议会,开会期间,他一直住在这位恩人家里。

差点悲惨告终的冒险之旅这次带他进入了港湾,但不是为了让他休息。行动在召唤他,既然命运已经将他置之死地而后生!昨日的无名之辈、乞丐、因肤色而被乌合之众鄙视的人——这些乍看起来似乎要强加在他的尊贵才能之上。

1893年9月11日,星期一,世界宗教议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坐在中间的主持人是红衣主教吉本斯,从右到左环绕着他的是东方代表团:梵社首领、辨喜的老朋友玛祖姆达(Protap Chunder Mazoomdar) 和孟买的纳伽卡(Nagarkar)一起代表印度有神论者;达摩波罗(Dharmapala)代表斯里兰卡佛教徒;甘地 代表耆那教徒;查克拉瓦提(Chakravati)和安妮·贝赞特(Annie Besant)一起代表神智学会。然而,在他们中间的这个年轻人既不代表什么,又代表一切,这个人不属于任何教派,而是属于作为一个整体的印度,他吸引了在场上千人的目光。 他的迷人脸庞、高贵身形、华丽衣着 ——增强了这道来自传说中的世界奇景的效果——遮盖了他自己的情绪。他无意隐瞒。这是他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由于代表们不得不一个接一个地在公众面前发表简短的热烈演说,辨喜一个小时接一个小时地等到了这一天的最后。

就在那时,他的话语如同火焰燃起。在冷冰冰的学术演讲的灰色荒野中,他的话语点燃了这群听众的灵魂。他几乎还没讲完异常简单的开场白:

“美国的兄弟姐妹们!……”

就有人站起身来鼓掌。他纳闷自己是否真的出于自身意志在讲话。他无疑是第一个放下大会的形式主义,以大众正在等待的语言对他们说话的人。寂静再次降临会场。他以世上最古老的修道会——吠陀的桑耶辛修道会——之名问候这个最年轻的国家。他把印度教描述为诸宗教之母,她教给诸宗教一个双重训诫:

“彼此接受,彼此理解!”

他从圣典上引用了两段美妙的话语:

“无论是谁以何种形式来到我这里,我都伸手拥抱他。

“人们都在各自的道路上奋斗,这些道路最终全部通向我。”

其余每一个演说者谈的都是自己的神,自己教派的神。他,唯有他,谈的是他们所有人的神,并以普世的存在者(universal Being)拥抱他们所有人。这是罗摩克里希纳的呼吸,借助这名伟大弟子之口打破一切障碍。世界宗教议会对这位年轻的演说者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又讲了十次或者十一次。 [1] 每一次,他都以不同的论证但却同样的确信力量重复他的论题:一种普世宗教,不受时间或空间的限制,统一人类精神的整个信条——从野蛮人那被奴役的拜物教到现代科学那最自由、最具创造力的断言。他把这些协调到一个综合体当中,该综合体绝对不让任何个人的希望破灭,而是帮助所有人实现希望——根据自己的本性获得成长与繁荣。 除了相信人与生俱来的神圣性和无限演化的能力,没有其他教条。

“提供这样一种宗教,所有民族都将跟随你。阿育王的集结 是佛教信仰的集结。阿克巴的集结 ,尽管更切题,却只是个室内会议。我们需要美国来向全世界每一个地方宣告,主在每一个宗教里。

“愿他,印度教徒的梵,琐罗亚斯德教徒的阿胡拉·马兹达,佛教徒的佛陀,犹太教徒的耶和华,基督徒的天父,赐予你们力量……基督徒无须成为印度教徒或佛教徒,印度教徒或佛教徒也无须成为基督徒。然而,每一宗教都必须吸收他者的精神,保留自身的特征,并根据自身成长规律来成长……世界宗教议会……已经证明……神圣、纯净和慈悲并非世上任何教会的独有之物,每一体系皆产生了具有最崇高特质的人……尽管会有……阻力,但不久,每一宗教的旗帜都将写上:‘要帮助,不要争斗’‘要吸收,不要破坏’‘要和谐与和平,不要纷争’。”

这些强大话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们盘旋在宗教议会官方代表们的头顶,它们针对所有人,并吸引外部思想。辨喜立刻声名鹊起,而作为整体的印度受益匪浅。美国媒体赏识他:“他无疑是世界宗教议会上最伟大的人物。听完他的演说之后,我们感到,把传教士派往这个博学的民族是多么地愚蠢。”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告白在基督教传教士们听来并不悦耳,辨喜的成功在他们当中激起了苦涩的憎恨,这种憎恨不惜利用最卑鄙的武器。它同样激起了某些印度代表的嫉妒,他们看到自己身在这个既无头衔也无关系的“云游僧人”的阴影中。特别是神智学会,辨喜对它不依不饶,它也从不原谅他。

辨喜如何看待自己的胜利呢?他为之流泪。这个云游僧人明白,他与神自由独处的生活结束了。任何真正虔诚的灵魂难道不会同情他的遗憾吗?虽然胜利是他自己所渴望的……或者毋宁说,他被命令他来传道的这种未知的力量所渴望……然而在他的内部,始终存在着另一个声音,它对他说:“弃绝吧!活在神之中!”他从未能够做到满足一者,又不部分地否定另一者。因而,这个风暴般的天才一次次地度过周期性的危机,其中的折磨(看似矛盾其实合乎逻辑)无法为单调的心灵所理解,那些人的头脑中只有一个念头,他们把自己的贫乏变成一种义不容辞的“美德”,把过于丰富的灵魂为了走向和谐而进行的强大又可怜的斗争称为混乱或欺骗。辨喜是并将始终是那些怀有恶意的解读之靶子,对于那些解读,他崇高的自尊心并未试图去饶恕。

然而在当时,他所面对的复杂性并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复杂性是形势本身所固有的。成功之后,亦如成功之前那样(或许更甚),他的任务是艰巨的。以前,他几乎被贫穷压垮,现在,他陷入了被财富吞没的危险当中。美国的势利扑向他,在其第一次泛滥中威胁着要用奢靡和虚荣让他窒息。对于实在过多的金钱,辨喜几乎在生理上感到恶心。夜晚,他在卧室发出绝望的呼喊,并在地上打滚,心里牵挂着快要饿死的同胞。

“哦,母亲啊!”他呻吟道,“我该怎么对待名声,当我的同胞正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服务于他那不幸的印度的事业,并且为了让自己从富人保护者的监护中脱身,他接受了一个演说局提供的美国之旅:东部和中西部,芝加哥,艾奥瓦州,得梅因,圣路易斯,明尼阿波利斯,底特律,波士顿,剑桥,巴尔的摩,华盛顿,纽约,等等。但这是个冒险的办法,因为想象他会像许多演说者那样,通过在美国公众的鼻子底下焚香去圈钱圈掌声,则是个错误。

这个年轻合众国的巨大力量最初对他的吸引力已然消退。辨喜几乎立刻撞上了野蛮、残忍、精神的渺小、狭隘的盲信、巨大的无知,以及——对于凡是和人类的这个“模范”民族所思、所信、所活不同的人——如此露骨与自负的压倒性的不理解……他没有耐性。他毫不隐藏。他指责西方文明的邪恶与罪行,及其暴力、掠夺和破坏的特性。有一次,在波士顿,他正要讲一个美妙的宗教话题,这个话题对他而言特别珍贵 ,然而他一看听众就感到如此地厌恶,厌恶这些矫揉造作、冷血无情的人,以致他拒绝把自己圣殿的钥匙交给他们,并唐突地改变了话题,转而猛烈地抨击由这些虎狼之辈所代表的文明…… 公愤相当可怕,数百人吵闹着离开会场,媒体沸腾了。

他对虚妄不实的基督教和宗教伪善极其不满。

“你们就自吹自擂吧,你们的基督教在哪个地方不是靠着刀剑发迹的?你们的宗教是个以享乐之名布道的宗教。我在这个国家听到的全是伪善。这全部的繁荣,这来自基督的全部!那些呼喊基督的人,只关心敛财!在你们当中,基督连块用来搁脑袋的石头都找不着……你们不是基督徒。回到基督吧!……”

他的轻蔑训斥招来的是愤怒的爆发,从那一刻起,他的后面总是跟着一帮教士,对他进行谩骂和指责,甚至到了如下地步:在美国和印度散布有关他的生活与行为的无耻诽谤。 敌对社团的某些印度代表的行为同样可耻,那些人被辨喜的荣耀冒犯,不惜散布由心怀恶意的传教士发动的卑鄙指责。这些基督教传教士又转而利用那些嫉妒的印度人提供的武器 ,以几乎滑稽的热情指控这个自由的印度桑耶辛,因为在美国,他不再遵守正统印度教规定的严格的饮食起居制度。 辨喜厌恶地看到,由狂热分子掀起的恶意波浪之沉渣通过弟子们的惊恐信件从印度返回给他。他是以怎样的轻蔑当着那些诋毁者的面把指控扔回的啊! [2]

他的美国弟子之一斯瓦米·克里帕南达(Swami Kripananda) [3] 追溯他在美国遭受的磨难时这样描述道:

“这伪宗教怪物——妖精、幽灵、超人、假先知——的温床[对畸形之物、神秘之物、异常之物的病态渴望(由此产生一种无知的轻信,导致许许多多团体的散播)将它吞没],这各种肤色外国人的避难所,在辨喜看来是个可憎之地。他觉得自己一开始就有必要清扫这个极其肮脏的马厩。”

他把涌入他的最初几场演说的懒汉、丑角、浑水摸鱼之人、轻易受骗之人交给魔鬼。他立刻从阴谋家、爱管闲事者和宗教骗子那里收到结交书、承诺、威胁和敲诈。我们无须说明他们对他这样一个人物的作用。他不会容忍哪怕最轻微的控制。他拒绝与任何教派为伍去反对另一教派。不止一次,他抓住机会在任何地方从事公共斗争,以反对想要利用他为自身目的服务的“联盟”。

为了美国的荣誉,我们必须在此说明,他在道德上的不妥协、他强健的理想主义、他无畏的忠诚,为他从各方吸引了一群精选的保护者和倾慕者,这群人将形成他的首批外国弟子,以及他的人类复兴工作最积极的代理人。


[1] 他都在世界宗教议会的全体会议和附属的科学会议上讲话。他的主要演说针对如下议题:
(1)“我们为何产生分歧”(他谴责不同宗教观点的偏狭,那是盲信的根源);(2)“宗教不是印度的迫切需要”(而是面包;这是在呼吁人们帮助他将要死去的同胞);(3)9月22日,“吠檀多哲学”;(4)9月23日,“正统印度教和印度现代宗教”;(5)9月25日,“印度宗教的本质”;(6)9月26日,“佛教——印度教的实现”;加上另外4次讲话。但最著名的讲话是:(11)9月19日的讲话,这是有关印度教最著名的论文,尽管他是大会上唯一的普世代表,不分教派;我们后面在考察辨喜的思想时会回到这个话题上来;(12)9月27日在大会最后一场会议上的讲话。

[2] 对于印度的虔诚者们震惊的抗议书(他们惊恐地听闻他们的斯瓦米在异教徒的餐桌上吃不洁之食),他反驳道:
“你们是想说,我天生就要像你们只能在受教育的印度人中间发现的那些被种姓支配的、迷信的、无情的、虚伪的、不敬神的懦夫那样生活和死去吗?我讨厌懦弱,我跟懦夫没什么关系……我属于印度,同样属于世界;这不是胡说八道……哪个国家对我有特殊权利呢?难道我是任何国家的奴隶吗?……我看到一种比人、神或者我背后的魔鬼更加强大的力量。我不要求任何人的帮助。我的一生都在帮助他人……”(此信写于1895年9月9日的巴黎,写给他的印度弟子们。)

[3] 克里帕南达是里昂·兰斯伯格(Leon Lansberg)拜辨喜为师时所起的名字。里昂在出身上是个俄国犹太人,后加入美国国籍,他是一家很大的纽约杂志的合伙股东,是辨喜收的第一批西方弟子中的一个。我在后面会谈到他。
我概述的这封信写于1895年,发表在马德拉斯杂志《梵论》( The Brahmavadin )上。 oUAeqo2Ixc3jPEITpofPRh48s2Cf5ZkXsbT8VMoJ7tVYlivyzzAXUi3X3Fza/Qo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