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谁要听疯狂布道者的厌世箴言?

《七宗罪》( Se7en

导演:大卫·芬奇

编剧:安德鲁·凯文·沃克(Andrew Kevin Walker)

主演:布拉德·皮特(Brad Pitt)、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

摄影:戴瑞斯·康吉(Darius Khondji)

美国新线影片公司出品,1995年

故事梗概

摆在即将退休的黑人探长萨默塞面前的是一桩棘手的案子,萨默塞和他雄心勃勃的年轻助手米尔斯警探似乎陷入了一个智力超群、手段残忍的连环杀手刻意布置的难局。他们只能被动地追随着凶手故意留下的线索,他们逐个发现了那些残忍的连环凶杀。而那个凶杀者杜约翰却以审判日的姿态惩罚着他判定的“罪人”:他不断喂贪吃的胖子,直至撑死他;把“懒惰”者绑在床上整整一年,却一直供养着他,“砍下手指,用来制造指纹,还为他插尿管”;将爱美的“骄傲”的女明星毁容,使之因无法再见世人而服药自杀;让“淫荡”的妓女死于卖淫的过程;将“贪婪”的律师捆绑起来,但让他的右手获得自由,借用《威尼斯商人》中关于“贪婪”与“公平”的典故,给他一把屠刀,让他割下一磅肉,并让他慢慢决定先割哪边。萨默塞发现凶手是以天主教的七宗大罪作为他实施惩戒的依据,并且将米尔斯设计成他施刑的助手和另一个触犯大罪的罪人。这时,萨默塞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杜约翰让自己犯下“嫉妒”之罪杀害了米尔斯的妻子翠西,也使自己死于米尔斯的枪下。这样,自信的警官米尔斯按照凶手的意志和精心安排犯下最后一宗“愤怒”之罪。

一、他知道自己是疯子吗?

《七宗罪》没得过什么重要奖项,但它与《唐人街》《冰血暴》《老无所依》等影片一样,是黑色电影新经典。

本片那个绝妙、惊人的设计是:连环杀手成功地激怒警察并借警察之手把自己击毙,完成了“作品”。

如果不是一等一的作者,就算你走狗屎运想到这么绝的创意,也写不到这么细致,这么有力。安德鲁·凯文·沃克是一流作者,《七宗罪》是他写出的绝妙好辞。

本片有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震撼力量,我欣赏它的次数越多,就越是不想看它的结局。这种主动寻求的难受与我们从恐怖片里体验的那些恐惧和惊声尖叫体验一样,是艺术体验,是一种美感。

与许多黑色电影一样,《七宗罪》里的邪恶主角也写得非常恶,非常美。就他们在叙事结构中的分量和作者塑造刻画他们所显示出的刀法功力而言,许多这类人物应该被认定为故事的一号主角。想到《老无所依》,我们总先想起硬币杀手齐格而不是埃德警长;谈到《唐人街》,我们会先琢磨一下魔鬼祖父诺亚,而不是私家侦探杰克;赞叹《日落大道》,焦点总聚集在永远风华绝代的诺玛,而不是故事的叙述者,那个好莱坞二三流编剧。

影片的广告画体现出影片的叙事特征(两个由冲突走向合作的正面警察形象)和视觉风格(大光比、强调照明部分和暗部的对比)。其实本片的另一个成功之处是塑造了杀人者的形象,杜约翰这个角色仅仅出现几场就将一个愤世嫉俗、振振有词的杀人狂形象塑造得十分立体。这应该更多地归功于剧作,而凯文·史派西(Kevin Spacey)在本片中的表演完全能压得住两位正面角色。反面邪恶角色的彻底胜利也是许多黑色电影的重要特征,看看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其中那个杀人狂角色更能体现这一点。

《七宗罪》中的杀手也是这样,他让人细思极恐,让我们对人这个东西再次久久沉思。

本片中写得最强大、最终赢得全局的角色是杀手杜约翰,但是他居然在影片快结束时才露脸!然而,仔细回味,我们发现这个角色一点都没有写丢了,他一直在场。那一个个可怕的杀人现场,那一件件充满“创意”的杀人案件,都是在写这个人。最终,他出场了,极其震撼,极有冲击力:他浑身是血,高举着两手走进警察局,而警察局里居然没人注意他。他连连高喊“警长!警长!”。曲终奏雅,疯狂凶手成功激怒警察枪杀自己,完成了他的意志,彻底赢得了全局!这个结局把影片的黑色主题强化到令人震惊的地步。

其实,这个人物早就出场了。与片头字幕同时,观众看到一组短促剪辑的视觉形象:一个男人用剃刀割下自己的手指尖,这只手划掉一本书上关于性的描写,匆匆忙忙地在空白处书写评语。这只手拿着一张大眼睛小男孩的照片,用墨涂掉他的眼睛,然后涂掉整个面孔。这只手又小心翼翼地刻掉一张美钞上面的“上帝”这个词……演职员表的字幕是手写体,书写十分粗糙,晃来晃去,又有许多乱七八糟的划痕,好像是一个情绪纷乱的人在奋笔疾书。

这些古怪而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预告了一个混乱而又激情燃烧的人格。这是一个意志力超强,计划极其严密而又耐性极高的凶犯。他是个精神变态的连环杀手,他承认自己是一个性无能的男人。

他与警察玩起智力游戏。他早就切掉了自己的指纹,在每个案子中都抹去自己的痕迹。同时,他又精心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让警方破解,引导警探发现下一个案件。“贪吃”案中,他逼迫受害人吞下他拖动冰箱时刮擦塑料地板落下的碎片。而他拖动冰箱是为了在后面的墙上留下“Gluttony”(贪吃)的字样和一张字条,字条上写有弥尔顿《失乐园》中的一句诗:“路途漫长而艰辛,地狱一出即光明。”从这句诗,警官萨默塞推断出凶犯是在传教,命案中蕴含着他的讲道主题。

杜约翰经济富裕独立,智力超群,文化程度很高。他的语言如同十四行诗一样美丽而富有哲理。他有完美、坚定的理论自信:“想要人听你说话,拍拍他肩膀是不够的,你必须用重锤敲醒他们,这样人家才会仔细听你所说的。”他用诗意的狂想来宣讲自己的教义和信条,用自己残酷、血腥的“作品”来警戒世人。这哥们是个愤怒中年,他认为这世界是个“肮脏的人世”,“只有在这肮脏人世,你们才能义正词严地说他们(受害者们)无辜”。

凭借着智慧和不懈努力,萨默塞和米尔斯找到了杜约翰的家,这里是杜约翰的创意罪行孵化园和犯罪起跑点。一个血红色的十字架,两千多本笔记本,写满各种话语的纸片记录了他的精神状态。罪案现场的照片和下一个作案目标的照片是他的施工图纸。对于今天的世界,他愤世嫉俗,很有些看法:“人是可笑的傀儡,在破舞台上起舞、跳舞、做爱、作乐,完全不关心世界,不知道自己毫无价值。”

杜约翰的独白自有其逻辑,很有魅力。可怕的是,杜约翰这种“讲道”方式还就是他引起世人注意的有效方式。与闯进幼儿园和小学砍杀儿童的罪犯一样,以这种方式来吸引注意和进行自我宣传,此人必须在心理上抛弃迄今为止的所有文明成果和公认的交往伦理。

扮演杜约翰的是凯文·史派西,他的名字本来应该放在片头字幕头一个,但他为了让观众对凶手的身份感到惊奇而坚持不让自己的名字出现。作为补偿,制片人将他名列片尾字幕第一名。

二、退休探长与接班人的彼此侧目和永久情谊

邪恶角色写得绝,他的对手也必须写得立体、让人信服,这样角色之间才能彼此抗得住。

作者没有完全让我们跟随杜约翰,完全昏庸被动地认同他那自说自话的黑色呓语,他设置了萨默塞的形象与之抗衡。我们看到一个冷静悲观、即将退休的老警探,他独自一人居住,靠节拍器催眠才能入睡,他再不会积极地去接案子。

萨默塞眼里的世界与杜约翰几乎差不多:世界是杂乱无章的,人性的邪恶和冷漠让他极度惊讶和失望。只不过,萨默塞是理性和法治的维护者,他看破红尘,极度无力、无望,但他依然选择挺身抗恶。他不能坐视杜约翰疯狂滥杀,虽然退休在即,他也不想管这个案子,但他还是跟米尔斯一起去追凶。作者描写这个人物所使用的笔触也跟这个人物的性格相匹配,那是一种温文尔雅的笔触,往往并不把自己的意图解释清楚。萨默塞提醒米尔斯从宗教文学的七宗罪入手来考虑问题,但只是不显山不露水地暗示。后来他们找到杜约翰的家还就是通过图书馆的阅读人员统计名单。

在犯罪现场外面,萨默塞拒绝了米尔斯给他带来的咖啡,找到线索开车奔赴现场时,他看到米尔斯在喝咖啡也没吱声,这些无言的行动写出了一个老警察和新警察的区别。米尔斯大概没仔细想过,在进犯罪现场之前,你最好不要灌得满肚子咖啡,因为你不知道在现场会看到什么恶心东西,你不敢保证自己的胃不被血污和肢解的尸体刺激得翻江倒海。在影片中,我们多次与米尔斯一起在犯罪现场看到这些极度恶心的污物和血腥。

在本片的前面部分,米尔斯与妻子的爱情铺垫得十分自然而顺畅,萨默塞进入了小两口的关系中,成为妻子翠西的倾吐对象。但是我们谁也没想到,怀孕的翠西被杀成为推向本片高潮的决定性因素。

青年警探米尔斯由布拉德·皮特扮演,他自信、勇敢。他不会读法国作家萨德的名字,不相信老警察萨默塞能够在图书馆找到犯罪动机。

米尔斯与妻子的爱情也写得温馨而顺畅,编剧把萨默塞也自然地引进了小两口的关系中,成为翠西的倾吐对象。而怀有身孕的翠西被杀害成为打垮米尔斯的最后一击,那是本片走向高潮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真感叹《七宗罪》中有些看似无关的笔触编剧是怎么写出来的。这些情节之外的闲笔既具有极其重要的戏剧功能,又坚实地踩在人情事理上。翠西跟萨默塞谈论自己怀孕,这是很奇怪的一次交心。照一般道理,翠西跟丈夫的同事说不上这些纠结烦恼。但是仔细回想他们两人在餐桌上会心的大笑,仔细想想翠西这时的境遇,她在这个陌生、阴冷、潮湿的城市就只会也只应该跟这个黑人老警察絮叨一下自己的焦虑。如果再琢磨这段对话的戏剧功能作用,那又有不知多少前铺垫后索引的功能。这里编剧还顺笔一带,写出了萨默塞的前史。难怪这个剧本安德鲁·凯文·沃克要写两年。

萨默塞这个人物在主题观念上对压倒性的黑色构成了些许调节与抗衡。

结局段落中,杜约翰引诱萨默塞和米尔斯去旷野实现自己的最后疯狂。这里有一场精彩的汽车内景戏,总长7分50秒,共121个镜头。这段汽车内景戏中三人镜头的调度和剪辑绝对漂亮,视角丰富,各有意味。在这段哲学意味浓厚的辩论中,萨默塞充分表现了自己的理性力量。杜约翰振振有词,句句富有哲理,而米尔斯的反驳却不那么有力。这时,萨默塞开口,他用富有坚硬逻辑的反诘顶住了杜约翰的邪恶宣讲:既然你自己“没得选择”,你只是“被神选中”来实行警世措施,为什么还会这样欣赏自己的杰作,还会对“世人记住我”这样耿耿于怀?

萨默塞的行动提供了与强大横行的邪恶相抗衡的东西。这是剧作法设置对抗元素的需要,也是一个理性的人和向善的个体面对这个世界必须坚持的坚硬逻辑。

三、滂沱大雨中的视觉炫技

视觉处理是黑色电影的重要特征,诸位大家名师在这一领域竞相炫技,每每飞出些华彩乐段。我们看到《公民凯恩》《色·戒》《双重赔偿》《邪恶的接触》和科恩兄弟的《缺席的人》这类通篇都注意营造黑色视觉风格的作品,也看到诸如《落水狗》《低俗小说》《冰血暴》这样用血腥作为重要视觉元素的黑色电影。就摄影造型看,本片自觉地使用了黑色电影的成规,它既有光影处理方面的黑色风格,也十分强化地使用了血腥主题作为视觉元素。

在使用这些成规时,它又有独特处理,形成了创造性的破格和翻新,推进和革新了传统黑色电影的视觉系统。

本片中有一些营造黑色视觉风格的新方法,这个镜头是用手电筒在封闭的屋子里晃动,将一个黑暗、幽闭的空间分割。在这个截图中,手电筒光具有戏剧功能。萨默塞命令米尔斯出去查访邻居,顺便把验尸官叫进来。米尔斯对萨默塞让自己去干杂活很不满,他很不礼貌地用手电筒照射萨默塞警官。

导演和摄影师为我们制造了一个千疮百孔的黑色世界。画面中大面积的阴影和逆光拍摄的主体决定了全片的影像风格,大光比的硬调子营造出典型的黑色电影的黑色气氛。在本片中,分割的空间和大光比时常是用侦探在昏暗的犯罪现场的手电筒光照造成的,晃动的白光与幽暗的环境形成了明暗对比。这种晃动中的黑色空间加强了视觉上的不稳定感,给观众心理上形成一种幽暗的印象。这种幽闭的恐怖和近乎偏执狂的绝望气氛,构成了影像自身的社会评价,配合杜约翰这个黑色人物,更增添了影片的黑色意味。充满雾气的街道、大雨滂沱的城市街道,这些都是黑色电影的固定视觉元素,但本片中一场连绵不停的大雨居然下了一个星期。这给本片的摄影造型造成了更强化的视觉效果,推进和革新了传统黑色电影的视觉系统。

这种继承中的革新也许对以后的电影创作提供了营养。在杜琪峰的黑色强盗片《文雀》中,我们看到了大雨中盗贼们在街道上炫技和决斗;在娄烨的抗日战争题材的作品《紫蝴蝶》中,我们也看到了持续的大雨滂沱意象。本片最后一场,摄影造型又变成视觉开阔的沙漠空地。这里的视觉处理笔触一反全片前面的阴雨灰暗,沙漠旷野与城市中的封闭空间形成了对比。这个空旷的、一目了然的空间使得杀手的诡计安排更加玄妙,使观众更加感受到两个警探的莫名紧张心理。

同时,本片画面中出现了许多大面积的阴影和逆光拍摄的主体,大光比的硬调子营造出典型的黑色电影风格。片中许多地方用了底光照明,让人脸显得有点怪异。许多画面都用警车的铁网、栏杆、窗户等来构成构图分割的画面。

四、黑暗阴影中,我们认识自己

米尔斯最终被这个黑色的世界所吞没,经验丰富、深谙世事的老警官萨默塞也没能掌握局势,杜约翰牵着侦探的鼻子,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虽然黑色电影这个概念曾经与“硬汉侦探片”关系密切,但它跟福尔摩斯、马普尔小姐为主角的侦探片绝不是一回事。在黑色电影中,侦探总是在一个荒诞的、几乎找不到意义的世界中寻求解决之道,他总是失败,总是被打得头破血流,一败涂地。

《七宗罪》的两个主人公形象极为丰富饱满,两人关系的变化很大,但编导将其写得步步为营,具有完美的章法。从这幅两人刚见面的剧照我们可以看出两人彼此关系中那种不信任和争风头。从这幅剧照也可以看出,摄影师在拍摄这个场景时也是注意找分割的、明暗对比强烈的画面背景。

影片的结局是米尔斯得知妻子遇害,终于控制不住愤怒射杀了前来自首的凶手,这就让凶手得以实现他的“七宗罪”构想。本片投资方新线影业的主席认为这太过黑暗,不允许用这个结局。布拉德·皮特为此跟投资方叫板,说如果要改结局他就退出拍摄,最终投资方不得不让步。

导演大卫·芬奇说:“这部电影描述处于完全失控状态的世界,是一个被涂黑的世界。”萨默塞说“怎么能把孩子带到这种世界来”,他“无法理解这一切”,要“离这儿越远越好”。他的感叹让我想起《老无所依》中的埃德警长,这两个法制维护者都是再也看不懂这个世界。

作者展示了一个肮脏黑暗的世界,展现了人性中那些隐藏在理性外衣之下的邪恶本能。杜约翰有一种疯狂的激情和快感,有一份带着狞笑的自信和得意。

对于这种激情和诗意、自信,我们必须坚持文明社会那似乎平庸、无奇的正常,我们只能告诉杜约翰之类的天才:你是个疯子,如果听任你这样独特的诗意天才挥洒自如,我们人类社会就会有很多人死去。

人类社会总会有权力和压迫,有凶杀、暴力、色情和尔虞我诈、相互倾轧。淫雨霏霏,连绵不断,纽约有八百万种死法,这个世界和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那不敢面对的黑暗一面。暴雨荡涤后的世界也依然有罪恶横行,也还得靠理性和正义来支撑这个世界。

“七宗罪”案在罪犯的胜利中结束,米尔斯被警车带走。在这黑色世界中摸爬滚打、饱经沧桑的萨默塞在落日的余晖中说:“海明威曾写道,‘世界是美好的,值得为它奋斗’。我同意后半句。”

这部作品是以凶手大获全胜为结局,我们再次品味艺术处理的悲观与绝望。

或许,我们去电影院不仅仅是汲取某种道德营养液,同时也通过欣赏形式主义的华彩乐章来再次确定人的自信和共同伦理的力量——人类必须面对邪恶和荒诞。杜约翰那令人不寒而栗的罪行制造了黑色电影的又一个幽暗篇章。表现这种幽暗让我们看到人能够黑暗、残忍到何种程度。这让观众能够对人性有一个更加严肃的、丝毫不回避的拷问。

作者在提醒人类,“认识你自己”。也许,这就是黑色电影的“善之中心”。 yIawdWaiEuPqIkBvYs96OUnCfUozrlY/cNO9SinQYjDwwg6ojz7CofpcGFYC3r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