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从1962年开始的产业升级经常被描述成一个飞雁追赶的好例子。 其制造业占GDP的份额从1953年的仅9%上升到1988年的30.1%,同时农业和采矿业的份额在20世纪90年代下降到了个位数。在产业升级的这个阶段——由出口导向型产业所引导——经济的后发收益凭借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有序结构转型而得到发掘。截至20世纪80年代早期,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是木材制造和服装,二者合起来占到总出口的约60%,贡献了出口的大部分。从1983年起,资本密集型的机械和运输设备产品开始迅速增长,逐步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90年代中期之后,它们的份额超过了总出口的一半。
我们认为韩国的成功部分归因于它始终遵循着自己的比较优势,其随着要素禀赋的变化而演进,呈现出飞雁追赶的模式(图2.7a展示了产业内和产业间维度)。 韩国一步步地向价值链的高端移动,从服装出口到纺织品出口,再到合成纤维生产(Lin,2011)。在电子产业,由净出口指数所记录的比较优势揭示出从简单产品到更复杂产品的产业升级(Lin and Chang,2009)。从进口原件组装收音机开始,韩国经济在家电产业中获得了比较优势(World Bank,1987)。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国开始在在电子元器件(晶体管和半导体)中获得比较优势,随后在90年代,又在信息、通信和工业电子方面获得了比较优势(见图2.7b)。
图2.7a 韩国的显性比较优势产业
RCA=一个产业在经济体出口中的份额/它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额
注:基于SITC Rev.1的2位码。
资料来源:UN Comtrade数据,来源于WITS数据库,作者计算。
图2.7b 韩国的电子产品贸易专业化指数
注:每个产业的贸易专业化指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
资料来源:Korea Electronic Association.
沿着产业间维度,直至20世纪60年代末,该经济体在服装出口方面维持了高度的显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随后到80年代是鞋业。在90年代,它在电子产品出口上迅速发展了高度的RCA,直到最近被运输设备出口所替代。
韩国的飞雁追赶也具有国际维度,涉及产业的国家间转移。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其鞋业的RCA获得了激增,部分归因于当地企业和日本企业的制造联盟与技术合作,这是由日本工资上升从而削弱了日本在该行业的竞争力所推动的。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RCA的急剧下降表明韩国更高的工资致使工厂迁移到中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The Committee for the 60-year History of the Korean Economy,2010)。自80年代末自由政策被采纳以来,来自韩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对外投资增加,而主要目的地就是亚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