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大一统形势下的文化复兴

以士补官 以教辅政 整理古籍 复兴学术 文化发展与新学科兴起 大一统文化观的形成 人本主义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曾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百家争鸣”的局面已经消失。西汉初期,民间虽有少数老学者口授某些先秦学术,但其影响甚微。主政者自高祖刘邦至于文、景二帝,均以黄老、刑名之言为是。朝廷虽置学官,但“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至武帝时,情况大变。他初登皇位,即表示对长期礼坏乐崩的情况甚为伤悼。于是下令招天下方正贤良文学之士,以听取意见和建议。此时,春秋公羊学家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的建议,主张以“春秋”之说为经典,在政治思想上实现“大一统”。他还建议,在京师长安兴太学,置明师,培养人才,以选拔官吏。他批评了原有的选官制度,如任子和赀选 ,认为高级官吏的子弟和有钱的人“未必贤”,主张从太学生中选拔“英俊”。他强调说:“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 董仲舒的建议反映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的需要,为汉武帝所接受。建元五年(公元前136),置《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博士均为今文学家,这在政治上确立了以今文经学为代表的儒学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元朔五年(公元前124),丞相公孙弘又建议“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又置“如弟子”若干人,这些学生都要由太常及郡国县道邑选拔推荐而来,每年考试一次,选拔优秀者补为中央及地方官府的下级官吏,可逐步升迁。司马迁说:“自此以来,则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士之士矣。” 这些士人以儒者为主,奠定了儒政结合的政治规范(图0-7)。

015-01

图0-7 伏生授经图,传唐王维作

关于古籍的收集,汉武帝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汉书》卷三〇《艺文志·序》曰:“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这当是包括了刘邦初入咸阳时,萧何收秦图籍及少数人从老儒学《诗》《尚书》等事。武帝即位,下诏曰:“礼坏乐崩,书缺简脱,朕甚闵焉。” 他为了收集、整理古籍,“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又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命众多学者分类整理校订收集的古籍,由刘向负责对每部古籍写出提要,后来其子刘歆编成《七略》。其《辑略》为总论,下分《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部,为全部古籍的总目录。其中战国时期的原著不多,由西汉前中期的老儒转口传授的较多,西汉人的研究性著作及新著更多。此目录由班固改写为《汉书·艺文志》,计“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 。这些古籍的收集整理,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典籍,也为此后的学术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西汉学术以儒学为经学。经学由于始传底本的不同,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今文经学被列入学官,由今文经学家任博士,以传授弟子,久之形成学派。至宣帝时,太学中的学官,《易》有三家,《书》有三家,《诗》有三家,《礼》有一家,《春秋》有二家,共十二博士,东汉初,增至十四博士。古文经学亦在民间流传,研究者不很多。东汉的古文经学家贾逵、马融、郑玄等兼通今文经。郑玄破除各家传统,广采众说,遍注群经,得到今、古文两派经学的推崇,号称“郑学”。贾逵的学生许慎为了反对今文经学派根据隶书经典,穿凿附会,曲解经文,用了22年的时间,写成《说文解字》一书,收小篆9353个,古文(战国文字)、籀文(西周、春秋文字)1163个为重文,每字标明字形,注出音读,推究字义,全书分为540部,全部解说13.3万多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辑完善、内容丰富的字典。其他各学派也有很大发展,各立门户,传其学说。如董仲舒大讲“天人感应”,东汉王充则讲“天道自然”。魏晋兴起“玄虚淡泊,与道逍遥”思想。而后又有《无君论》《神灭论》等。道教兴起,佛教传入,思想文化更加丰富。

两汉时期的文学也很发展,《汉书·艺文志》所著录者,为“诗赋百六家,千三百一十八篇” ,绝大部分为西汉人之作。此时的辞赋最为兴盛,诗歌有新的发展。汉武帝设立乐府采集民歌,配乐演唱,影响极大,其中有不少诗歌反映了人民的悲惨遭遇以及妇女不幸的命运。《古诗十九首》是东汉后期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作品。这些知识分子在黑暗社会中,为求功名利禄,背井离乡,四处奔走,他们将对社会的感触,倾注到作品中,有些作品反映了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或走投无路、忧愁苦闷的心态。这些诗歌改变了赋体的呆板形式,真实地抒发了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

汉代以后的新兴学科很多,重要学科之一是历史学。其代表著作有西汉司马迁撰的《史记》,东汉班固撰的《汉书》,刘宋范晔撰的《后汉书》 ,西晋陈寿撰的《三国志》等,后代合称之为“前四史”。《史记》之前亦有史书,如《春秋左氏传》《国语》《世本》《战国策》,贾谊撰《楚汉春秋》等。只有《春秋左氏传》的史观尚算明确,其他只是一些史料而已。“前四史”则不同,如《史记》,在司马谈临终前,执其子迁之手而泣曰:“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这番话启发了司马迁形成了“大一统”的历史观,并渗透入《史记》的写作中。此后的主要史书继承了这一观点并发扬光大。如《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及《魏书·地形志》等都载录了当时国家的全部郡县、户口,以及山川、关隘、历史、风俗,还有已经内属或尚未内属的周边民族及其地区。至于《史记》所开创的“纪传体”编写体例,有相当的科学性,为历代史家所继承,成为两千年来史书的主要体例。

新兴的“地理学”也很重要。代表著作有北魏郦道元撰的《水经注》。此书以东汉桑钦撰《水经》所记全国137条水道为纲,补以支流小水1252条,逐一探求源流,述其变迁,详记所经郡县、山陵、原隰、城邑、关津及地理、历史、名胜、古迹等,对有关史事多所考证,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名著。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秦汉大一统的政治、经济形势改变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时期的狭隘的文化观,而促使大一统的文化观迅速形成(图0-8)。秦汉的大一统不是简单、暂时的军事统一,而是长期、稳定的政治统一,其内涵包括了行政的统一、民族的包容与人格的尊重,这在文化中都有反映。史书中具有大一统的思想内容者,前已述及。这一思想在其他著作中亦有很多。如秦始皇碑文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西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东汉王充《论衡》曰:“今上即命,奉成持满,四海混一,天下定宁……周时仅治五千里,汉氏廓土牧荒服之外。” 西汉扬雄《甘泉赋》曰:“东烛仓海,西耀流沙,北晃幽都,南炀丹崖。” 东汉张衡《应间》曰:“今也皇泽宣洽,海外混同,万方亿丑,并质共剂。” 上述所引,不仅反映了国家在政治上的统一,也已包含有多民族(“亿丑”)的意义在内。

015-01

图0-8 秦峄山刻石北宋拓本

由于大一统思想已深入人心,在一些人的政见、言论中,时有流露,即使在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下也是如此。如三国时期,占据中原地区的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荡平天下,不辱主命” ,表明了他有统一全中国之志向。又占据今四川、云南、贵州的蜀国丞相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曰:“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临近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也深受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如世代居住在东北地区,过着狩猎、游牧生活的鲜卑族拓跋部,在其内迁河套一带建国时,首领拓跋珪(道武帝)即命部众“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 ,即所谓“息众课农” 。此举推动了鲜卑族在文明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孙太武帝拓跋焘,“制定文字”,“起太学于东城,祀孔子,以颜渊配”,并加强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又征请卢玄、崔绰、李灵等汉人贤俊为谋臣。对内尽力政事,劝农平赋,抑富济贫,平政理讼。对外平乱征暴,开疆拓土,励志“廓定四表,混一戎华” 。经过他十余年的奋斗,终于在太延五年(439)最后结束了十六国120余年的混乱局面,实现了北部中国的统一。地理学家郦道元曰:“绵古芒昧,华戎代袭。” 可见在他看来,汉族与少数民族互换统治地位是正常之事。

在文学作品中有不少诗歌表现了民族间互相包容的情况。如东汉明帝时,汶山郡以西的白狼、唐菆等部约130余万户、600余万口,请求内属。他们作歌三章,计44句,每句4字,共176字,献给明帝,备述“慕化归义”之意。歌词译成汉文,题为《远夷乐德歌》《远夷慕德歌》《远夷怀德歌》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歌包括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歌,亦有不少汉族民歌,多以反映社会情况、北国风光为主要内容,以慷慨爽朗为其特色。著名的如《敕勒歌》,原为鲜卑语诗歌,后译为汉语;又如《木兰诗》,是汉族民歌。这些诗歌的词句通俗,叙事生动,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人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并有初步发展,孔子、孟子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倡导者。不过那时仍是在封建贵族的统治之下,这种思想要见诸法律,付之实施,很不容易。可是到西汉时期,情况大有不同。汉武帝初即位时,曾以“天人之征”策问董仲舒,仲舒详细阐述了“人之所以贵”的道理,他的主要理论根据是孔子的“天地之性人为贵”。他说:“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明于天性,知自贵于物。” 这就是说,即使奴隶,也不能视同牛马。他又主张:“去奴婢,除专杀之威。”颜注引服虔曰:“不得专杀奴婢也。” 在封建社会中,尤其是封建社会前期要完全消除残害奴婢、略卖奴婢等情况是不可能的。能使奴婢在法理上获得“人”的地位,已是进步的表现。西汉末,王莽代汉,在变法时,曾批判了当时对奴婢的不合理处理,拟用朝廷命令的办法,取消“奴婢”之名,从而提高、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所下诏令曰:“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兰,制于民臣,……,逆天心,悖人伦,谬于‘天地之性人为贵’之义……今更名……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 对王莽改革的全面评价,这里不谈;但改革奴婢制度一项的进步性不能否定。

东汉初,光武帝即位的次年,又下令解放奴婢。从建武二年(26)至十四年(38),共下令六道。解放奴婢的范围,包括了因贫穷而被“嫁妻卖子”者,王莽时没入官者,被略者等。有违抗命令而不解放奴婢者,以“略人法从事”。刘秀还在建武十一年(35)二、八、十月中,三次下令禁止残害奴婢。如诏令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所举事例,有“敢炙灼奴婢论如律,免所炙灼者为庶民”,“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 等。

上述解放奴婢、禁止残害奴婢的政令、政策的规定、推行,反映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的进步性。这些政策、法令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经济、文化,都有积极的作用。 wyvSBH9fO2nOZJP2v7EJb+FSfv3GfstVZsfBa0OameAtwjtMpXd8niu1n2R70Mb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