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畿辅地区的府城

第二节已经交代过,明帝国的整个版图是由两套系统进行管辖的,即行政系统和军事系统。对于军事系统的卫所制度,我们用了很大篇幅做描述,基本上已经交代清楚了。而对于行政系统,则前面涉及得很少,下面我们就用不太长的篇幅来考察一下明代畿辅地区的城市情况。

明初,取消了元代的行省制度,在全国设13个布政使司,相当于13个省级行政区域。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改北平为京师,再加上被称为“南直隶”的南京,共有15个省级行政区域,习称两京十三布政使司。“终明之世,为直隶者二:曰京师,曰南京。为布政使司者十三:曰山东,曰山西,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湖广,曰浙江,曰江西,曰福建,曰广东,曰广西,曰云南,曰贵州。其分统之府百有四十,州百九十有三,县千一百三十有八。” 这15个省级行政区域又管辖140个府,193个州,1138个县。明代的州分为两种,一种是直隶州,直属于布政使司,相当于府;另一种是散州,为府所管辖,介于府、县之间。

明代京师也被叫作北直隶,领8府、2直隶州、17属州、116县。所领8府,即顺天、保定、河间、真定、顺德、广平、大名、永平等8府;所领2直隶州,即延庆直隶州、保安直隶州;17属州,即顺天府属通州、昌平州、涿州、霸州、蓟州等5州,保定府属祁州、安州、易州等3州,河间府属景州、沧州等2州,真定府属定州、冀州、晋州、赵州、深州等5州,大名府属开州,永平府属滦州。 与本书的写作主题相匹配,下面主要介绍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永平府以及通州。

一、保定府沿革及其基本情况

保定府,元代称保定路,属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属河南分省。洪武二年(1369年),改属北平行省。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属京师。明代,保定府治清苑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领3州、12县。所领12县分别是清苑县、满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安肃县(今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定兴县(今河北省定兴县)、新城县(今河北省高碑店市)、雄县(今河北省雄县)、容城县(今河北省容城县)、唐县(今河北省唐县)、庆都县(今河北省望都县)、博野县(今河北省博野县)、蠡县(今河北省蠡县)、完县(今河北省顺平县);所领3州分别是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安州(今河北省安新县)、易州(今河北省易县)。其中,祁州领深泽(今河北省深泽县)、束鹿(今河北省辛集市)等2县;安州领新安(今河北省安新县)、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等2县;易州领涞水县(今河北省涞水县)。

保定原名保州,是随着军事重镇发展起来的地域性政治中心。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18年),始设保州。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改保州为顺天路,辖7州(14县)、8县,成为地区性的政治中心。 此后,大兴土木,建衙署、民居、庙宇、道观、酒楼、园林、学校,成为燕南一大都会。元至元十二年(1276年),改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始,盖取“永保安定”之意也。

清同治年间《清苑县志》所载保定省城图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大宁都指挥使司迁至保定,保定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提升。嗣后,明正德十年(1515年),设保定巡抚;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设保定总督,同时置保定总监军。明代中前期,有蒙古族人的扰边之患;后期,又有农民起义军进犯京师之忧,保定的军事意义不言而喻。“拱卫神京,为天下第一要镇”,“保定”更加名副其实。 但在明代,保定始终是一座府城。

这里要解释一个历史地理名词的含义,这个名词是“附郭县”。所谓“附郭县”,是指中国古代没有独立县城而将县治附设于府城、州城的县。历朝历代都不少见,尤其是明清时期,内地各省的绝大多数府城至少有一个附郭县。明代,保定府治清苑县,清苑就是保定府的附郭县。也就是说,保定府的府衙和清苑县的县衙都在同一座城里。

二、河间府沿革及其基本情况

明代的河间府是由元代的河间路更改而来,属河南分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属北平行省。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属京师。河间府治河间县(今河北省河间市),领2州、10县。所领10县分别是河间县、献县(今河北省献县)、阜城县(今河北省阜城县)、肃宁县(今河北省肃宁县)、任丘县(今河北省任丘市)、交河县(今河北省泊头市)、青县(今河北省青县)、兴济县(今河北省沧县兴济镇)、静海县(今天津市静海区)、宁津县(今山东省宁津县);所领2州分别是景州(今河北省景县)、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其中,景州领吴桥县、东光县(今河北省东光县)、故城县(今河北省故城县)等3县,沧州领庆云县(今山东省庆云县)、南皮县(今河北省南皮县)、盐山县(今河北省盐山县)等3县。

河间,古称州。宋大观二年(1108年),改州为河间府,元至元二年(1265年)改府为路,属中书省。明代河间府是一个很繁华的城市,因为它是当时北方贩运贸易的一个中心。“河间行货之商,皆贩缯、贩粟、贩盐、铁、木植之人。贩缯者至自南京、苏州、临清;贩粟者至自卫辉、磁州并天津沿河一带,间以岁之丰歉,或籴之使来,粜之使去,皆辇致之;贩铁者,农具居多,至自临清、泊头,皆驾小车而来;贩盐者至自沧州、天津;贩木者至自真定;其诸贩瓷器、漆器之类,至自饶州、徽州。” 可以看出,河间行商经营的大宗商货主要有6种,涉及13个地区,跨州连郡,畅通全国。因而,才有了河间的繁华。终明一代,河间始终是一座府城。

三、真定府沿革及其基本情况

元代,真定府称真定路,属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真定路为真定府,属河南分省。洪武二年(1369年),改属北平行省。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属京师。真定府治真定县(今河北省正定县),领5州、11县。所领11县分别是真定县、井陉县(今河北省井陉县)、获鹿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元氏县(今河北省元氏县)、灵寿县(今河北省灵寿县)、藁城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栾城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无极县(今河北省无极县)、平山县(今河北省平山县)、阜平县(今河北省阜平县)、行唐县(今河北省行唐县)。所领5州分别是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冀州(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晋州(今河北省晋州市)、赵州(今河北省赵县)、深州(今河北省深州市)。其中,定州领新乐县(今河北省新乐市)、曲阳县(今河北省曲阳县)等2县;冀州领南宫县(今河北省南宫市)、新河县(今河北省新河县)、枣强县(今河北省枣强县)、武邑县(今河北省武邑县)等4县;晋州领安平县(今河北省安平县)、饶阳县(今河北省饶阳县)、武强县(今河北省武强县)等3县;赵州领柏乡县(今河北省柏乡县)、隆平县(今河北省隆尧县)、高邑县(今河北省高邑县)、临城县(今河北省临城市)、赞皇县(今河北省赞皇县)、宁晋县(今河北省宁晋县)等6县;深州领衡水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

真定之名,始于西汉,后虽多次更名,但真定这个名字使用的时间最长。明宣德五年(1430年),置真定卫,与真定府同城分治,驻军约七八千人。 由于真定设府时间很长,再加上明代军卫的设置,真定的城市经济职能获得了很大发展,从集市的密集程度上可窥见一斑:“每月一日西关集、二日小十字街集、三日县前集、四日阳和楼前集、五日南关集、六日顺城关集、七日东关集、八日北关集、九日北门里集、十日龙兴寺前集,凡十集,每十日一轮,周而复始。” 真定城内一日一集,反映出真定城区域经济中心地位的提升。

四、永平府沿革及其基本情况

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元代的北平行省平滦府为永平府。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直隶京师。明代,永平府治卢龙县(今河北省卢龙县),领4县、1州。所领4县分别是卢龙县、迁安县(今河北省迁安市)、抚宁县(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昌黎县(今河北省昌黎县);领1州,即滦州(今河北省滦县);滦州又领乐亭县(今河北省乐亭县)。后来,永平府的辖域虽然屡有变化,但名称、建制至清末一直未改、撤,直到民国成立,改称“津永道”。

永平府“西接蓟门,东达渝关,负山阻海,四塞险固” 。因此,明初在这一地区设卫8个,合计军士有44800人。 山海卫即在其境内,永平卫、卢龙卫与永平府同城分治。

五、通州城的兴起

明代,通州属顺天府管辖,但它本身又领4县,治所在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通州所领4县分别是三河县(今河北省三河市)、武清县(今天津市武清区)、誋县(今北京市通州区誋县镇)、宝坻县(今天津市宝坻区)。

通州是伴随着运河繁华起来的城市,在元代以前并不存在,“相传元以前无称城,元末……始编篱为城” 。元代,通惠河开通,漕运大兴,在此建通州仓,在通惠河南岸修筑篱城,始有通州城的雏形。明洪武元年(1368年),在元代篱城的基础上重筑新城,即今天的通州旧城。增筑后的新城正处于通惠河与北运河的交汇点上:从通州到北京的水道是通惠河,由通州到天津的水道是北运河,通州就成为南北漕运尾段上最后一个转运中心。由此可见,通州城的兴起,完全是漕运、仓储的需要所致,后来慢慢变成富商大贾的聚散之地。明正统十四年(1445年),又在通州旧城的西门外修建新城。新城周长仅“九里十三步” ,新旧二城加在一起有4平方千米左右。

明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十万大军在皇太极率领下,绕道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当时通州积粮数百万石,谍报入京,据说敌军要占领通州这个大粮仓。朝廷大惊,欲焚仓廪,后群臣反对,朝廷下令在京军校预给一年之粮,令其各自支取。 由此可见,通州对于明代京城的重要性。

【本章小结】

黄金百如意,但向燕市趋。燕市何所有,燕市何所无。

这是明代诗人黄景窻描写北京庙市的一首诗中的前两句。庙市虽属于平民性质的交易场所,却也商品云集,种类繁多。明代,北京的城市商业区不断扩大,并形成了同类商业区相对集中在一定城区的格局,如米市、煤市、猪市、羊市、缸瓦市、灯市等,至今北京仍存留着地名上的痕迹,像米市大街、缸瓦市、灯市口等等。专业市场的形成,表明北京的商品流通十分发达。

在明代以前,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倾向就已很明显。明成祖迁都北京,远离了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必须依赖大运河的南粮北运,方能满足北京的巨大市场需求。因而,运河沿线的城市获得了很大发展,京津冀地区就有天津、通州、沧州等运河沿线城市的兴起与发展,这是以前朝代所没有的现象,说明商业因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开始显现。

通观明代北京周边城市的兴起,基本上都是为了满足北京的各方面需求。属于军事堡垒性质的城市,最初完全是出于军事防御而由朝廷设立的,但有些后来也借助于商品与人员的流通而发展起来;属于区域中心城市的府州县城,也承担着卫护京师的重任,军事防御功能不输行政职能;属于文化辅助城市的府城与州城,分担的也是京师的文化职能,最明显的是保定和涿州。可见,自明代北京成为都城以后,北京的需求就成为周边城市发展的唯一动力源。 /pWuQEpHiy5s5dUNKUPg+6marOiF27He1Qpwe+7G55u98dZvuHQbV3frzvzeKRN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