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把关人模式
(Model of Gatekeeper)

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决定信息中转或中止的把关人;把关人的行为包括对信息的抑制和疏导(筛选与过滤)两个方面;从整个社会系统的角度看,传播媒介起着关键的把关作用,是信息流通渠道中的主要把关人。

5.1 怀特的把关人模式

美国传播学者大卫·怀特(David M.White)在文章《“守门人”:新闻选择的事例研究》(“The‘Gate Keeper’:A Case Study in the Se-lection of News”)中改进了勒温的把关人理论,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过滤和筛选的。他发现:

●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是从新闻信源中选取一部分进行的报道;

●大众传媒组织形成一道“关口”,即“门区”(Gate Area),某些新闻得以通过“门区”,而另一些新闻则被挡在门外从而被舍弃。

因此,怀特提出的公式是: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也就是说,信息所经过的路径是:输入信息→门区→输出信息。

图3—4 怀特的把关人模式

(图解:N:新闻源;N 1 、N 2 、N 3 、N 4 :新闻事件;N 1 、N 4 :没有被选中的新闻事件;N′ 2 、N′ 3 :被选中的新闻事件;M:受众)

互文参阅:第三章词条4把关人(守门人)

5.2 麦克内利的新闻流动模式(Intermediary communica-tors in the Flow of News)

约翰·T.麦克内利(John T.McNelly)在1959年发表的文章《国际新闻流动中的中介传播者》(“Intermediary Communicators in the International Flow of News”)中提出了新闻传播模式。这个模式指出,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从新闻事件到最终的接收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中介传播者,即守门人(C 1 、C 2 、C 3 、C 4 、C 5 等),如记者、编辑、总编等,并且最初的接收者也经常为其他人充当守门人。把关人将经过他们的大量信息一层一层地加以筛选,而不只是简单地选择或拒绝,因为中间人经常改变那些在运转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如删节、修改、与其他信息合并等),最后分别发出S 1 、S 2 、S 3 、S 4 、S 5 、S 6 等互不相同的信息。而反馈(图中用虚线表示)通常很少发生而且不及时。

图3—5 麦克内利的新闻流动模式

这一把关模式修正并完善了怀特单一化的把关模式,揭示了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信息经过了一系列的守门过程。但它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它认为,每个把关人都是平等的,他们所发挥的作用也都相同,这使人们无法分辨哪道关口最关键、最重要。

5.3 选择性守门模式(Model of Selective Gatekeeping)

乔汉·盖尔顿(Johan Galtung)与马瑞·鲁奇(Mari H.Ruge)在他们1965年发表的论文《国外新闻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News”)中提出选择性守门模式。他们指出,原始新闻事件的某些主要特点影响着事件在最初是否被把关人选取。通常,编辑在决定一则新闻是否进入下一步的流通领域时,主要审视新闻是否具有如下特点:

●时间跨度(Timespan):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符合媒介的时间表,它受到注意的可能性就更大,例如一个在几个小时或更短时间内发生并完成的事件,适合于日报或广播、电视,而一个要历时几天的复杂事件就适合于周报。

●强度或阈限价值(Intensity or Threshold Value):重大的事件或重要性突增的事件更有可能受到注意。

●明晰性(Clarity):含义越清晰、模糊性越低的事件越适合于报道。

●文化相近性(Culture Proximity):与目标受众的文化和兴趣越接近的事件,越可能被传播媒介选中。

●一致性(Consonance):符合某些既定期望和预想的事件更可能被选中。

●出乎意料性(Unexpectedness):根据上一条的意义,在具有同样一致性的事件中,越不平常或越难预料的事件,越容易引人关注。

●连续性(Continuity):一旦某个事件被确认为有新闻价值,就会引起对该事件或相关事件的持续关注。

●组合性(Composition):某些新闻事件的选择,是出于媒介内容的整体构成或平衡性的需要,例如有些事件是作为对照性事件而被选中的。

●社会文化价值观念(Socicultural Value):社会或守门人的社会观念和文化价值也对选择有影响。

5.4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Double Action Model of Inter-nal Newsflows)

亚伯拉罕·Z.巴斯(Abraham Z.Bass)在1969年发表的论文《重新定义守门人概念》(“Redefining the Gatekeeper Concept:A U.N. Radio Case Study”)中提出了“双重行动模式”,它是对怀特模式和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完善。这个模式强调了虽然在信息流通中有诸多把关环节,但是其中最关键的把关人还是传播媒介。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或两个步骤,即双重行动:

●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在这个阶段中主要的把关人是记者。记者并非有闻必录,而是进行取舍和加工。

●第二个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这一阶段的把关活动(编辑)比第一阶段的把关活动(采写)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双重行动模式指出,经过新闻媒介的双重把关之后,一幅人造的现实图景便呈现在受众眼前,而这幅图景同世界的本真面貌并不完全一致。

图3—6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互文参阅:第七章词条18.3拟态环境;第十章词条19沃尔特·李普曼

5.5 盖尔顿·鲁奇选择性把关模式(Galtung and Ruge’s Model of Selective Gatekeeping)

约翰·盖尔顿(Johan Galtung)和马里·鲁奇(Mari H.Ruge)的选择性把关模式将新闻流动或把关行为看作是一个连续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选择标准是用来确定某一事件是否为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标准。他们指出,新闻流动中的新闻过滤因素包括:

图3—7 新闻流动中的新闻过滤因素

Ⅰ.时间跨度: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符合有关媒体的时间流程,它受到注意的可能性就更大。

Ⅱ.强度或界限值:一个事件如果非常重要,或者其重要性突增以致引起了特别关注,它便有可能受到注意。

Ⅲ.明晰:事件的意义越清晰,就越可能被当作新闻。

Ⅳ.文化接近性或相关性:一个事件越接近目标受众的文化和兴趣,它就越可能被选作新闻。

Ⅴ.一致性:一个事件如果符合既定的预期或看法,就可能被选中。

Ⅵ.出乎意料:在具有同等一致性的事件中,越不同寻常或难以预测,就越可能被选作新闻。

Ⅶ.连续性:一个事件中出现某种惯性趋势,并不断变化,就会引起动态关注。

Ⅷ.整体构成:在对新闻事件进行选择时,也会考虑它们与媒介总体(报道)之间的平衡。

Ⅸ.社会文化价值观:所在社会或把关人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会影响选择。

以上新闻因素的共同作用基于三项主要假设:(1)附加性假设(additivity),即当特定事件中体现出的相关新闻因素越多时,该事件就越可能成为“新闻”;(2)补充性假设(complementarity),即一个事件在某一因素上表现不明显,但可能因为在其他因素上表现明显而得到补偿;(3)排除性假设(exclusion),即如果一个事件在所有因素上都表现不明显,将不能成为新闻。 PIs95ZMn0yJLbL9JdZ73SlwDarb/UiD8MP3IMGWv0jkvM2+HkhyumwpvnDoKAKv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