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联版前言

《书法的形态与阐释》在三联书店的出版,得到许多朋友的帮助,至为感念。

新版各篇文字均有改订。部分插图做了修改,添加了说明。

本书出版以来,我对有关问题不断有一些新的思考。

《字结构研究》是此书形态部分重要的补充。它与笔法和章法演变的研究汇合在一起,成为对书法形态整体的描述。历来对字结构的论述多按书体进行,基本上都是对经验的概括,但此文把书法史作为一个整体,论述字结构技巧的演变。笔法、章法、字结构三篇文字,构成了一种研究复杂现象的方法。

我对书法的研究,计划从视觉层面开始,心理、社会、哲学、语言等,一步步做下去。最初的层面不说清楚,后面的工作是没有意义的。一遇到有关作品的问题,又必须援引前人对作品和构成的陈述,研究永远不会有可靠的推进。

由于各种书体汉字的书写状态极为复杂,《字结构研究》断续思考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它的完稿,意味着书法形态学的基础业已铺设完毕,深入、拓展,便是另一层意义上的工作了。

书法的阐释与视觉研究有所不同。对于书法这样一种复杂的艺术现象、文化现象,阐释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工作。对书法现象的深入研究,不断给阐释带来新的主题;当代思想在各领域的任一成果,都给书法的阐释带来新的可能性。

我的两篇文章与此有关:《神居何所》与《“人书俱老”:融“险绝”于“平正”》。《神居何所》讨论作品中“神”的存在问题,《“人书俱老”:融“险绝”于“平正”》讨论人生感受如何融入作者晚期的作品中。它们是书法阐释中新的方面。

《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作为一部文集,篇幅有限,以上文章皆未能收入文集中;“形态与阐释”作为一个主题,寄托着关心当代书法理论的人们——也包括我——深深的期待。

谨以相关主题的进展,奉告所有读者和同人。

希望不断见到学术界在有关研究中的推进。

邱振中
2021年4月30日 3VzHFgpqbL0DMHLuKmNeAkh4h1zHQiUU1VDOXQzo3669sGqJUsykPOiJGI8OGCc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