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问题的提出

形式问题,是艺术史的重要研究对象,亦是艺术史的重要目标。艺术史有关形式的研究,并不仅在于呈现和归类,更在于解释潜藏在艺术形式乃至风格背后的成因和意义。具体到陶瓷,例如器物的造型,除了功能因素外,各种器物形制的前后变化,亦必然有各种文化因素的左右和影响。陶瓷的造型演变包含着难以想象的丰富信息,既涉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演变,又承载着历史发展中的文化传统的变化和延续,甚至更映现出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汇与融合。从这个角度上讲,陶瓷器的形式发展过程本身,即是一个文化演进的缩影。所以,陶瓷的造型问题可以也应该纳入艺术风格学的层面来加以观察。这一视角目前还是艺术史研究中一块亟待开掘的处女地。

本书选择中国陶瓷发展的三个重要历史阶段来进行考察,即新石器时代至秦汉、隋唐以及两宋。选择这三个时段的陶瓷器作为研究案例的理由如下:

第一,古代陶瓷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形式,是融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于一体的生产性创造。除了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悠久的发展历史之外,它本身作为实物标本,能够使我们复原相应时代的社会等级制度和社会习俗好尚等多种文化信息。

第二,这三个历史时段的陶瓷器皿,首先具备了各自鲜明的时代风格,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陶瓷器皿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的一个纵向坐标。这三个历史时期从历史环境上展现了三种不同的文化交汇现象,有助于扩大文献及出土文物的搜集范围,为对陶器造型产生影响的多种文化因素的相互印证提供了较丰富的材料。

第三,这三个时期的瓷器,在造型、装饰上都同金属器及其他贵重材质器皿的造型和工艺有着密切甚至是直接的联系。通过器物间的相互比较,为探讨作品样式的文化归属及各个时期的陶瓷造型在文化交汇中的变化、发展与创造,提供了直观的视觉图像。

本书所涉及的三个历史阶段,正是中国陶瓷器从萌芽发展至成熟的重要历史时期。对于这样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历程,本书要追问以下一些问题:早期陶瓷造型形成的依据和参照是什么?原始青瓷的发展与青铜器的关系在社会生活的等级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隋唐时期陶瓷造型多元变化的动力又是什么?这种略显浮躁的多元变化的背后究竟暗含着怎样一种文化心态?宋代何以能够成为中国陶瓷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此期间陶瓷在造型方面究竟注入了哪些元素,才使得它更能体现中国人的精神与情怀?在本书中,笔者将通过返回到这几个不同时段的历史文化原境的方式,来对上述问题进行一次尽己所能的还原性考察。

本书不是考古学与古器物学的研究,也不是陶瓷史与工艺美术史的研究 。本书意在达成以下三个目标:其一,客观地证明、揭示出所选时段陶瓷造型艺术中的三个阶段性特征;其二,从这几个基本特征入手,探讨陶瓷造型的创造与多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以及不同文化的交汇对陶瓷造型风格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其三,借助上述历史观察,厘定出艺术创造学中“模仿”“融合”“创造”三个概念之间的历史逻辑,以期用以审视和指导在东西方文化交汇背景下当代艺术创作的取向与定位。 0iTLCnED7OSYehJ759COB0b/EaW3IBFjvMXWWdg1bjKUqJwiv5UxDby4S3ccvq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